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果的后人首次参观圆明园

(2010-05-30 07:06:38)
标签:

雨果

后人

圆明园

杂谈

分类: 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

    2010年5月29日,圆明园遗址公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她是法国文豪雨果的后人玛丽雨果(MARIE HUGO)。她虽然在北京停留只有短短的二天时间,却提出一定要看看祖先在149年前笔下写过的圆明园。1861年,雨果写下了著名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一封信》,愤怒遣责英法二个强盗闯进圆明园,将世界上最壮美的皇家园林焚毁劫掠,向全世界揭露鞭挞强盗的行径,极其赞美圆明园是东方园林的典范。在圆明园被焚毁的150年后,雨果的后人站在这块曾经被祖先无比赞美过的园林的遗址上,玛丽雨果的愿望实现了。

    在展览馆雨果写的信前,玛丽雨果摸着用小石子拼成的一个个汉字,让翻译念给她听,反复拍照,她指着信中写的落款地说,这个地方在英国和法国之间的一个小岛上,1926-27年间,由她的爷爷送给了法国政府,做为展览地。看到西洋楼遗址区的残垣断壁,玛丽雨果很少说话,只是默默的走着、拍着、听着介绍,走到海晏堂遗址前,她问,可以到那些大石头的遗址上去吗,其实那里已经站着很多的中国参观者,玛丽雨果第一次要求在这里给她拍照,并提出和学会陪同的段宇红一块合影,在展览馆和大水法遗址前,她曾摇头,没同意拍照。站在福海的东岸,夕阳照着水面泛起一片金色,远处的西山在兰天白云的衬托下,连绵起伏象一条巨龙,玛丽雨果在这里站的时间最长,她的思绪可能在时空中穿梭,也可能被眼前的景色深深打动。

    短短的二个小时参观结束了,在分手前,玛丽雨果说,今年10月18日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活动时她还会来,并想办法把已送给法国博物馆的她的祖先雨果的那封信的原件复印件带回中国。她希望世界永远没有战争,永远和平,中法人民友谊长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