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明园海外遗珍的追踪整理(五)

(2009-12-15 08:53:34)
标签:

杂谈

      圆明园海外遗珍的追踪整理(五)     圆明园海外遗珍的追踪整理(五)

          枫丹白露宫藏圆明园青玉山子              1861年2月23日,马尔桑楼展室内景

 

山水人物青玉山子

    山水人物青玉山子,现藏枫丹白露宫中国馆。青玉质,上雕松石人物故事,底部曾托有木质底座,1860年从圆明园劫掠后底座即已散失,1861年马尔桑楼展室照片中我们亦能发现此件青玉山子的踪影。即为献给法皇的“战利品”之一。

  清代玉山雕琢受清初“四王”画风影响很大,山石布局讲究均衡、稳重,层林叠起,意境清淡,因而在雕造时力求古朴庄重,用刀平稳,转折圆润,不同于民间玉器裁花镂叶的装饰作风。

  清代的山子盛行于乾隆时期,多是以山水人物及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场景。如“秋山行旅”、“南山积翠”、“会昌九老”等。小型的玉山子也较常见,亦是以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为题材,雕刻出一幅幅淡雅宁静的山水风景。有的运用巧作手法,利用玉石本身的颜色差别,分别雕出白云、流水、苍松翠竹、古道夕阳等景物,形成高低错落、深浅对比的特殊效果,韵味极强。山石表面以长条棱边,似披麻皴,山石边沿、人物衣褶以及树木轮廓都雕琢得棱角锋锐,类似今天的盆景。

 

 

                                                                          来源:中国圆明园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