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明园公益系列讲座第三十九讲

(2009-10-26 11:11:46)
标签:

杂谈

            圆明园公益系列讲座第三十九讲

10月23日,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民间圆明园研究者杨春林先生在圆明园管理处做了题为“圆明园的五行之劫”的专题讲座。这也是中国圆明园学会主办的“圆明园公益系列讲座”的第三十九讲。
    杨先生半生痴迷于对圆明园的研究,从七十年代起便在各大报纸刊物上发表圆明园研究文章,并实地走访过圆明园工匠的后人,其对圆明园工匠的研究更是代表着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其专题论文已经在圆明园学刊中发表。
    本次讲座杨先生以“圆明园的五行之劫”为题,历数了圆明园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以来所遭受的各种破坏。其中尤以“金”、“木”、“水”、“火”、“土”之劫为甚。杨先生的讲座延续了赵光华老师圆明园“金木火土”之劫的提法,以“五行之劫”总结了圆明园遗址150年来的人为破坏情况。
    1860年,圆明园焚毁之初,遗址上所残存的建筑尚有相当面积,最能反映园林风貌的山形水系依然完整,清室仍然将圆明园列为皇家禁地,间或有外国人闯入拍照。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圆明园遗址遂沦为无人管理的状态,一时间,当地民人、土匪、军阀争相进园,拆盗园内建筑旧料,挪运假山石料,进而发展到开掘建筑基址的地步。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圆明园遗址已经变成了一片地面文物几乎绝迹的无人荒地。文革时期,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破坏,驻园单位挖山填湖极大地改变了遗址上最后保存的山形水系的旧貌,一代名园的园林骨架惨遭破坏,令人颇为惋惜。

 

            

                                                         来源:中国圆明园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