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两博物院见圆明园宝物令人伤心(二则)
康有为:《法兰西游记》
(一)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日,游法国欹规味博物院。此院一千七百年路易十四所开。来游此乎,则伤心处矣!郜鼎入于鲁庙,大吕移于齐台。中国内府图器珍物在此无数,而玉玺甚多。则庚子之祸也。呜呼!观内府玉印、晶印无数,其属于臣下者不可胜录。今摘御玺录于下:
1、“乾隆御笔”白玉方玺:
白玉方玺,高、广二寸,篆文。二龙争珠纽,雕镂极精。呜呼!高庙雄才大略,每日必作四千言。想下此印时,鞭笞一世。君权之尊,专制之威,于是为极,并世无同尊者。昔在北京睹御书无数,皆盖此玺文,而未得见,又岂意今日摩挲之。
2、“保合太和”碧玉玺:方二寸半,龟纽,篆文。
3、“烟火长春”汉玉印:壶芦样,长二寸,篆文。
4、“圆明春山”绿白玉玺:方广寸半,篆文。
圆明园毁于庚申之役,是役法国与焉。此玺或庚申流落。嗟乎!京邑两失,淋铃再听而不之戒,岂非安其危而利其灾耶。苟不若此,国安得亡。睹玺凄然。记十年前曾游圆明园,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寿山福海,尚有无数亭殿,有白头宫监守之,竟日仅能游其一角。有白石楼一座三层,玲珑门户,刻划花卉,并是欧式,盖圣祖所创。当时南怀仁、汤若望之流所日侍处也。圣祖疏通知远,早创此式,以广鲁于天下。孔子之为明堂制也,上圆下方,三十六牖,七十二户,皆为今欧美之先河。惜后世不善读书,误守屋卑污方之,而今为欧人所轻也。
附:巴黎观睹“圆明春山”玉玺思旧游感赋
官苑深深老柳卧,荷花开尽无人过。
苇桥渡入福海中,白石台殿倚白松。
白头宫监犹守护,凄然僵柏起长风。
蔓草荒烟堆瓦砾,玲珑白阁犹奕奕;
门户万千尽欧式,圣祖手作著象历。
忆昔霓旌幸苑时,畴人南汤来侍值。
寿山春日饶物华,辇路繁花好颜色。
罗刹远遣图理琛,荷兰贡入量天尺。
当时威廉始入英,人民不及五十亿。
欧土文明未开化,惟我威灵照八极。
百年之间新世变,汽船铁轨通重译。
惜哉闭关守长夜,竟尔绝海召强敌;
阿房一炬光亘天,热河三年泪沾臆。
小臣步履伤怀抱,手抚铜驼叹荆棘。
岂意京邑两邱墟,玉玺落此无人识!
雨夜淋铃几度闻,追思旧苑满春云。
春宫莺啭春天落,玉泉飞落闲池阁。
晋阳已败猎一围,燕子重笺恨十错。
五凤楼头胡马来,秦晋西行日色薄;
素衣敝尽豆粥无,归来歌舞又重作。
逋臣万里游巴黎,摩挲遗玺心凄凄。
尚想承平春苑道,千官拥从豹尾麾。
黄屋龙旗绕朝晖,八校无■万马蹄。
(二)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日,又游乾那花利博物院。此院1879年开,亦伤心地也。院为圆式,内府珍器陈列满数架,亿百余品。皆人间未见之瑰宝,精光射溢,刻籀精工。有碧晶整块,大五六寸。一白玉大瓶,高尺许。一白玉山,亦高尺许,所刻峰峦楼阁人物精甚。其五色玉盘、玉池、玉屏、玉磐、玉罗汉、玉香椽皆精绝。亦多有刻字者。玉瓶凡十一,大小不一,皆华妙。有玉刻绮春园论十简,面、底皆刻龙,精绝……皆中国积年积世之精华,一旦流出,可痛甚哉!
文章自中国圆明园学会主编《圆明园》第二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