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说圆明园"博客大赛优秀作品选登(二)

(2008-05-07 16:16:06)
标签:

杂谈

优秀作品选登(二)

 

           还今天的圆明园一分宁静,好吗? 
                                                    秦颖
   

    2008年2月18日,在一片争议声中,浙江横店集团拟斥资200亿元的圆明园异地重建工程正式启动了。与此同时,北京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正悄然动工。九州清晏、正觉寺等景区将会在2008年奥运会前“胜景再现”。近日,看到这些消息,我心里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圆明园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历史象征意义,因此不可以随便篡改和颠覆。”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壮美恢弘的圆明园已在大火和抢劫中死亡,如今的断壁残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因此,不管在哪里重建,价值都不大。
    先来说说“异地重建”。享有“世界园林之王”美誉的圆明园,当年是皇家调动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耗资数亿两白银建成,其工艺水平之高,后人难以企及。浙江横店集团这样一家民营机构无论如何努力,制造的也不过是个“赝品”。如果我们要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壮丽,去寻找真实的历史图片看好了,“赝品”永远取代不了它独一无二的原貌。
    归根到底,浙江横店集团的行为是出于商业目的,既然如此,就不要把自己的动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建成之后,更不要将这件“赝品”冠以诸如“浙江圆明园”之类的字眼,因为仿建绝非真正意义上的重建。
    试想,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后代流连于其中,恍然间误把浙江横店当作了圆明园原址所在地,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再来谈“北京圆明园的重建工程”。据报道, 这项耗资近9000万元的工程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前完工,届时,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可望部分再现当年胜景。尽管重建工程一直在低调进行,对我来说,这个消息却比“异地重建”更为震惊和痛心。
    第一次对圆明园的感性认识源于上初中时,偶然读到的一篇参观圆明园的文章,文章写得非常感人。从此,那片残垣断壁、那份凄楚的忧思,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近两年几次去北京,曾经很想去圆明园看看的,却一直未能成行。我想,或许是当年文字的感觉记忆犹新,骨子里的我,不愿触及那种痛吧。
    然而,此时此刻,当我得知北京圆明园正在重建的消息,我突然痛悔不已——为至今还未拜访它,更为没能早一些拜访它。
    我以为,那片见证历史的残垣断壁,会一直安静地立在那里等着我的。没想到,我还没曾见到它,就已经失去它了。因为,它已经今非昔比,被迫“整容”了。
    如果说浙江横店集团的“异地重建”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荒唐行为的话,那么北京圆明园的“重建”就是一种破坏行为了。
    早在1999年全国“两会”时,“主修派”与“保留派”就进行过一次交锋。当时针对一份“重现圆明园景观”的提案,包括叶廷芳、李学勤、邓友梅、梁从诫在内的49位全国政协委员上书提案,表示坚决反对。
    作为那份反对提案“牵头人”的叶廷芳先生当时就指出:第一,现存的圆明园遗址是永远的国耻纪念地,对其修复会使历史文物的教育价值荡然无存。第二,圆明园目前的主要价值,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我国宫廷建筑或皇家园林的辉煌,而是被侵略者焚毁后留下的耻辱。第三,进行修复是对历史文物的彻底破坏,与现行的国家文物保护法相悖。第四,修复圆明园至多只可能是增加一处新的人造景观,而且会变得不伦不类。
    圆明园当年的恢宏壮美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历史让它成为了今天的样子,因此,残垣断壁就是它今天的美,为何还要破坏这种天然的美呢?
    旅游胜地分很多种,有的是自然景观,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感受;有的是人文景观,蕴含厚重的历史文化意义。我想,来圆明园参观游览的人们,追寻的一定是后者。作为炎黄子孙,当我们伫立在那片残垣断壁前,听它无声的诉说,怎能不心潮起伏、悲愤隐痛?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破败的圆明园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当年,梁思成、林徽因曾提出保护北京城民间古建筑的方案,可惜未被采纳,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巨大破坏,许多城墙、牌楼、四合院被拆;今天,难道还让这历史的悲剧在圆明园身上重演吗?或许有人会认为此语言重了,似有些危言耸听,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重建本身就是对现貌的一种破坏,而且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让我们以北京城的自然面目迎奥运、迎八方友人,有什么不好呢?
    在一片嘈杂的破土动工声中,我的声音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然而,我还是要说:还今天的圆明园一分宁静,还历经沧桑后的圆明园一个真实面目,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