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音词和双音词

(2009-03-27 15:57: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语言随笔

单音词和双音词

         

             古代汉语的词基本上都是单音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的词以双音的为主,大多数词都是双音的。从语义上说,单音词,多义现象比较严重,而双音词的多义现象相对要少一些。从语法方面来说,双音词的语法功能要明确些,单音词的语法功能却含糊得多。结果是单音词的语法组合要比双音词灵活得多。启功在《从单字词的灵活性谈到旧体诗的修辞问题》中以《千字文》为例说,“第一句是‘天地玄黄’,即以这四个字来变换,可成多句:‘天玄地黄’、‘地黄天玄’、‘玄黄天地’、‘玄天黄地’、‘黄地玄天’,合起‘天地玄黄’,可得六式之多,而且每式都可讲通。”(《汉语现象论丛》73页,中华书局1997年)

         启功在《古代诗歌、骈文的语法问题》中,用王维的一句诗作例子,对单音词成句的灵活性,也就是汉语语法的灵活性作了充分而有趣的论述:

         

                   长河落日圆。

             这五个字可以变成若干句式:

                   河长落日圆。

                   圆日落长河。

                   长河圆日落。

             以上三式,虽有艺术性高低之分,但语义上并无差别,句法上也无不通之处。

                   长日落圆河。

                   河圆落日长。

                   河日落长圆。

                   河日长落圆。

                   圆河长日落。

                   河长日圆落。

           这几式就不能算通顺了。但假如给它们各配上一个上句,仍可“起死回生”。从前有人作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句, 成了笑柄,另一人给它配了一个上句“夕阳返照桃花坞”,于是也成了好句。现在试援此例,各配一个上句看看:

                   巨潭悬古瀑,长日落圆河。

          长日”可作“整天”、“镇日”解, “古”是“由来已久”,“潭”是圆的水,“瀑”是落的水。

                   瓮牖窥斜阳,河圆日落长。

             从瓮牖中看河是圆的。斜照,是长的落人。

                   瀑边观夕照,河日落长圆。

                   夕照瀑边观,河人长圆落。

             河与日俱落,一长一圆。

                   潭瀑不曾枯,圆河长日落。

             不枯的潭水中出的瀑布,是永远向下落的。

                   西无远山遮,河长人圆落。

             如有山遮,则显见衔山的半日。

                (《古代诗歌、骈文的语法问题》16━17页)

         

           汉语语法是灵活的,单音词在语法上更是灵活的。这就是汉语中的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游戏特别发达丰富的基础。这也就是汉语的围棋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汉语这样围棋性语言,修辞比语法显得更为重要,它为修辞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启功的这个例子,也证明,汉语在句法组合方面是具有几乎是无限之大的潜在的可能性的。这些潜在的句子格式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句子而出现,这取决于语义上的合适性,和语用上的必要性。当它所需要的语言环境出现了,上下文和交际情景,从前不能接受的句子也就可以接受了。

          单双音节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还在于它是句子是否和谐上口的一个决定因素。例如:读书、读报、阅读书报━━读书报、阅读书、阅读报,红花、红色的花朵━━红色花、红花朵,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四金刚十八罗汉,前者顺畅,后者都上不了口。因此汉语造句就特别重视单双音节的选择。所以曹禺《雷雨》:“你别作声音,他们就在门口。”“声音”后改作“声”。巴金《寒夜》:“他一着急,嘴动了,痰比话语先出来,他的心在燃烧。”“话语”后改作“话”。双音节词改换为单音节词,为的是流畅上口。现代汉语中,单双音节同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为轻松地选择单双音节词语,创造话语的音乐  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单音动词比双音动词灵活,多义性也就更为严重。例如:

         

            木叉即引行者至潮音洞口, 又见善财童子作礼道:“大圣何来?”行者道:“有事告菩萨。”善财听见一个“告”字,笑道:“好刁嘴的猴儿!还象当年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菩萨是个大慈大悲,大愿大乘,救苦救难,无边无量,有甚不是处,你要告他?”行者满怀闷气,一闻此言,心中怒发,咄的一声,把善财童子喝个倒退:“这个背义忘恩的小畜生,着实愚鲁!. .....我是有事来告求菩萨,却怎的么说我刁嘴要告菩萨? ” 善财赔笑道:“你还个急猴子。我作笑耍子,你怎么就变脸了?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七回)

         

        如果孙悟空说的是“告诉”“告求”,善财童子就找不到这个空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主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