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心理障碍进行疏导
(2010-04-23 12:16:47)
标签:
杂谈 |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股家庭教育、智力投资风刮遍了大江南北,各种作文班、英语班、围棋班、书法班,舞蹈班等已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塞得满满,似乎培养孩子各种技能就等于提高了素质,学习成绩优秀就代表着孩子的成就。的确,多才多艺、智力超常的儿童多了。然而,“唯我独尊、意志薄弱、性格怪僻、不会正常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情绪”等心理障碍儿童却也越来越多。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应该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需求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纵观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逆反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
对逆反心理的疏导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绝对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在班集体中讲求民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关心体贴学生,尤其对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对教师的隔阂和对抗心理消除,乐意接受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二)提出适当的要求
首先,老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比如,在课堂答问时把比较容易的问题留给成绩较差的去回答,把较难的留给成绩较好的去回答。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组合,进行分组教学和练习。这样教学,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其次,教师希望学生成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因此不切实际地对学生寄予过高的期望,则是不明智的。因此,为人师者不妨降低期望的高度,给孩子设定一个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待他实现后再提出一个高一层次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既可以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又可促进他不断进步,并逐渐接近老师的期望。
(三)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这样,在积极向上的班级里有健康的舆论,同学间团结友爱,自尊自重,有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父母要给孩子以真正的关怀。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家长应与学校密切配合进行教育。如果家长缺乏教育的常识和方法,可以请教老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这样,提升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进行,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五)正确“利用”逆反心理
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双重性,作为教育者,既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对逆反心理善加“利用”,就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引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创造生活中的奇迹。
二、小学生交友的心理障碍也是当前小学生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朝夕相处的同学成了这个群体的社会成员,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自然也在相互间发生各种联系。所以如何疏导小学生交友的心理障碍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尖子生交友心理障碍的疏导
学习尖子在班中经常处于受表扬、受人羡慕的地位。同时,尖子自我崇拜、自我封闭、容易瞧不起他人,而其他同学对他则敬而远之,这样,同学之间就无法沟通,也就谈不上建立友谊。对这种学生,我对她们进行个别谈话。我对她们的要求是:第一,不要总是认为自己被别人嫉妒。这可以使自己不用敌视的眼光看待周围同学,也就自然乐于以同学为友。第二,不要在大庭广众中谈考试问题。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当着众人面提到考分,即使考得不错的同学也会离开他,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自尊。当你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实际上已损伤了他人的自尊。第三,要放下架子,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其他同学,不要等待别人来请教自己的问题,而应谦虚地、主动地帮助他人,而且,必须考虑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
(二)、后进生交友心理障碍的疏导
作为后进生,最大的交友心理障碍就是自卑,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别人瞧不起自己,悄悄地将自己的心灵封锁起来。其实后进生也有荣誉心、上进心,在他们身上也有强大的潜能。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我找他谈话:认识到落后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没有奋发向上的热情;要知道,老师和同学都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的。同时还要对班集体加强教育,改变班集体对这些后进生的看法,形成一个良好相处的气氛,使后进生体会到班集体的吸引力和温暖。
(三)、性格内向学生交友心理障碍的疏导
俗话说,要交友,先交谈。要想使性格内向学生享受到友谊的欢乐,就必须使他们发现自己多疑善思而又不善交谈的特点。性格内向的学生,喜欢冷静地观察周围生活,对某些细节性的东西十分敏感,然后,把丰富的思维余地留给自己,而不愿发表自己对别人、对生活的评判;而且,往往对别人抱有一种猜疑的心理,一旦同学间有了一个小的误解,就必然在沉默中把距离越拉越大,也就根本谈不上友谊。欣欣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下课经常独自坐在座位上,爱生闷气,动不动就撅嘴巴。针对她这种性格,我调了一个性格外向的男孩子跟她同桌,但发现他们的关系还是不好。我问那位男生是怎么回事?他说:“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欣欣的铅笔盒碰掉在地,急忙捡起来并向她道歉。她不吭声,但很生气。从此,她再也不跟我说话。”我知道这一定是小丫头的性格在作怪。安慰了男生,鼓励他还要像平时那样热情对待她。过后我上课经常提问她,下课多次找她谈话,开导她要敢于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我知道她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不过手工做得还不错,正好我班要出一期版报,我有意选上她,让她做一份折纸画。结果,她的表现受到大家的好评。慢慢地,她也融到集体中来。作为一个班集体,还应当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让性格内向的学生扫除交友心理障碍。
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