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咖啡的缘分,始于二十多年前的雀巢速溶咖啡。从小包小包地购买,到后来大罐大罐地购买。虽是咖啡里最底层的货色,如同快餐盒饭,但对我这个咖啡门外汉来说,亦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交大大门左边曾有过一个咖啡馆,名叫“花时间”。小小的一间,隔成了上下两层。将玫瑰和勿忘我等花朵风干,用粗麻绳一束束地捆扎好,从天花上垂吊下来。是最简单经济的装饰,却充满个性。老板娘是个留学日本多年的女子,那突出的颧骨和日式的温婉笑容令人见而难忘。她的桂圆茶煮得酽浓可口,煮咖啡的手法也是娴熟自如。在她的小咖啡馆,我第一次喝到现磨现煮的咖啡,原来有速溶咖啡不能比拟的醇厚和甘香。手捧一杯咖啡的时候,透过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街边高大的葱郁的白杨树,阳光穿过树丛,有跳跃的斑驳的光影。街上的行人面无表情地匆匆来去。当这些色泽鲜艳的街景从明亮逐渐转为灰暗,华灯初上,这一天,便又在咖啡氤氲的清香里过去了。
几年间,城市的变迁,“花时间”咖啡厅也被拆除了,从此也不再那般长时间地泡咖啡馆。也许是因为生活的系列变化,因为那寂寞而美好的年华已一去不返。
于是在不去咖啡馆的日子里,速溶还是桌上常客。但到底意难平。不久前,终于在市场内第一次买了虹吸壶。买了咖啡豆,买了手摇磨豆机。决心为此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来满足了一个心愿似的,内心觉得快乐满足。


虹吸这种煮法是咖啡各种制作方法里最浪漫的一种。像回到了初中时候,第一次上化学课时的好奇和悸动。当下壶的水被吸到上壶,这时将咖啡粉倒入,用竹刀慢慢搅拌。关小酒精灯或者将灯侧移,煮上几十秒后关火,那琥珀色的液体会再缓缓流入下壶。如果你的咖啡豆够新鲜,此时会看到一些金黄的泡沫。如果你的手法够轻柔均匀,煮过的咖啡末将会在上壶里堆成小山状。能亲手做出一杯好咖啡,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儿。
登陆一个咖啡迷网站,那儿聚集了一大帮咖啡制作的顶级高手。潜水数日后发现,我这种只会用虹吸壶,只会用摩卡、蓝山等名称来区别咖啡豆的,原来只是他们眼中的入门级选手。在阅读老咖啡们的帖子之后才发现,咖啡还拥有这么多的内涵。煮好一杯咖啡还有那么多的技巧和细节。而原来一杯好咖啡的要点首先是,新鲜、新鲜、新鲜。其实很多人喝过的咖啡,也许没有一杯是新鲜的。因为咖啡豆烘焙完毕,几天之内的口感最好,随后它的香气将慢慢丧失殆尽,口感不再醇正。因为烘焙的过程稍显麻烦,所以当下很多咖啡馆,都是买的真空包装的豆子,鲜见能现磨现煮之外,还能现烘焙的。
于是追求逐渐升级。不再满足于手磨机加虹吸壶的初级阶段。在网上订购了三种云南产的小颗粒咖啡生豆,还有烘焙咖啡用的专业手网。我不想做最顶级的咖啡师,但我却想在家喝到最顶级的咖啡。
我十分喜欢那网站页面下方的那句签名——世界太寂寞,需要一杯好咖啡。对于爱咖啡的人来说,就是爱它复杂难言的甘和苦。正如人生的悲欣交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