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耿天宅绘画

(2008-06-07 21:03:07)
标签:

耿天宅

艺术赏析

中国画

花鸟

小写意

图片

百合花

杜鹃花

虎皮鹦鹉

文化

 晓露春晖 (2008-06-12 22:29:59)

    收藏耿天宅绘画

 

    画面主题是月季花。花头以娇嫩的黄色为主调,结构严谨、造型准确、细心经营、着意刻划,视觉上成为了画面的焦点中心。后面以紫色的丁香花衬托。紫色与黄色是互为补色,拉开了色彩的反差,显得格外的鲜艳明快。疏笔散点,在笔法与色彩上都与前面的月季花头对比强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月季花的叶子以赭红黄为主,这也符合其固有色的特征,构成了月季花自身色调的统一,并与丁香花的强烈对比,成为此画最大的最鲜明的和最显著的特点:“对比中求统一,和谐中出变化”,然而整幅画又统一在一种柔和的暖调中,观看此画,如沐阳光。

    构图上有疏有密。力求穿插交错,疏密相间,争让有致!最后点缀两只胡蜂,活跃气氛。

画面的题跋,录宋诗一首:“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驻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长借日边红。”                                       天宅     2008.6.12

 

花间行色濡毫端 (2008-06-08 20:25:17)  孔雀

收藏耿天宅绘画

 

花间形色濡毫端

——记画家耿天宅

 

    观中国花鸟画坛,由工笔渐进而成为“小写意”的画家多矣,沽上画家耿天宅亦然。阅《耿天宅作品集》,见“锦园映翠,百花争春”,一派欣欣向荣!有《先春独步》、《玉苑藏娇》;有《清音秀色》、《丽羽霞云》,更有《滴朱凝翠》、《玉圃传声》……观赏之余,时觉花香袭人,鸟语沁心,更觉画家之作“花间形色濡笔端”。画家耿天宅绘画艺途非“平常”二字能尽言;其作品非啧啧之声可达意。

    耿天宅小写意花鸟画有“独特”因素在,亦有“自我”因素在。正是这因素,经几十年美术历练,形成了画家及其作品的创作精神元素,构成了画家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元素。

    画家耿天宅花鸟画艺术特点有三:首先是美术情结深厚,美术功底扎实。虽然画家转型是艺术探索之路经常可见之事,但两次完成向“小写意”转型的画家中,耿天宅是成功者。不仅第一次由工笔转向“小写意”获得成功——使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名传津沽画界。其后又转向写意,转向兼工带写,再回头画“小写意”——此时,耿天宅的“小写意”即已形成了浓重的个人特点。由对中国花鸟画的情感,完成了理念上的飞跃。以他的作品《犹闻碎玉》为代表,看起来阔叶大叶,花色素淡,但细细品读之余,可感画家借画所传“平和”之意。画为心声,平和之气正表现出倾心、静心之愿。表达出了画家对美术的挚爱。此画大部分为“黑白灰”三色,只在左上部写有几朵小菊,芭蕉叶筋爬伏草虫点染些许颜色,显出雅致、清纯之状。再有是习传统而不泥古,作品饱含时代气息。耿天宅临习过前人许许多多作品,无论从技法上还是中国画史、画论上都潜心学习,尤其对中国古来花鸟画理论更喜“学而时习之”。再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就有了“清新、明快、时代”的风格。如作品《知己》,画中一对雄雌山鸡卧于草坪,几叶青竹斜刺入画,将雄鸡长尾理性割开,起到活跃画面作用。画上小虫飞过,更增添了生活趣味。画题采谐音,用雉鸡词音道“知己”之义,别开生面,发人省思。其三,耿天宅画作寓有较深文学性。读其画作细品赏,可见其自拟诗词,配以书画极和谐、切当。如《百合杜鹃图》中有“新沐春雨后,犹闻子规啼”句,赏画吟诵,美哉,快哉。                                胡夫

 

                        原载《采风报》总第1421期(2008年5月2日)第14版

玉苑藏娇 (2008-06-05 18:10:34)

收藏耿天宅绘画

                                               “玉苑藏娇”图

 

    此画近景安排两株百合花,斜倚微风。后面从右上角向左下斜插几枝杜鹃花,娇艳似火(北方的杜鹃是先花后叶。因南北两地气温差别较大,南方在开花的季节,叶子已经很茂盛了,而同是在一个季节里,因北方尚处在寒冷之中,叶子长出来的较晚,所以先开花后长叶。藤萝也是如此)。用后面的杜鹃花将白色的百合衬托出来,中间以石隔开,分出层次。枝上落虎皮鹦鹉一对,似语双栖。虎皮鹦鹉又名娇凤鸟,故此图取名为“玉苑藏娇”。                                     天宅    2008.6.5.

知己 (2008-06-01 21:02:13)

收藏耿天宅绘画

 

    此图纸本,所画墨竹雉鸡,取雉鸡之谐音“知己”作为标题。借我博客落成之际,寓意广交朋友,寻觅知己,切磋技艺、与析精华。作品使用“工笔造型,写意传神”之法,是我一贯追求的风格。此图重点刻划雄雉背部羽毛。以纹理取造型,工写结合,运用纹理的透视变化表现其立体感、同时,以笔墨技法表现其质感。这是我对花鸟画表现技法的个人感受。新浪博客是个展示自己的好地方。今后,我将陆续发表作品及个人见解。新浪博客是我寻觅知音的最好场所!我欢迎各位同任的到来 !    天宅 2008.3.26

竹鸡 (2008-05-28 19:01:07)

收藏耿天宅绘画

富贵亦寿图 (2008-05-24 20:35:11)

收藏耿天宅绘画

 

 

    牡丹堪称“国色”,却无磐石之坚;而顽岩虽“寿”,不具生物之灵。浩浩自然,相比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相谤而损,相争有伤。倘若互相辅之,方各有所收益。人之与物,法理皆然。

    作画之余,感慨而发:“今有富贵,亦复寿考。”岂不美哉!“祥和以介眉间寿,暖风吹绽富贵花。”不亦乐乎!

墨梅 (2008-05-21 10:09:55)

收藏耿天宅绘画

墨兰 (2008-05-21 10:05:28)

收藏耿天宅绘画

墨竹 (2008-05-20 18:08:57)

收藏耿天宅绘画

墨菊 (2008-05-20 18:02:57)

收藏耿天宅绘画

莫悲秋色 (2008-05-15 17:32:17)

收藏耿天宅绘画

 

“莫悲秋色” 画面主题为“秋菊百合”。书诗一首:“莫悲秋色尽荒寒,遍撒黄金满地钱。我为琼花添一景,抱香国里百合鲜。”款落:岁次乙酉春暮提昔年旧作小诗于津沽耿天宅。押名章一套(朱文:“耿氏”,白文:“天宅之印”)。

娇英翠羽赋新篇 (2008-05-13 23:15:01) 名家评论
收藏耿天宅绘画                                                                            竹林双雉图

                                        娇英翠羽赋新篇

——记津门花鸟画家耿天宅

   我认识耿天宅先生还是前几年在段无染弟子们举办的画展上,那时只知道他是段无染先生的弟子、职业花鸟画家。他虽不善交往和言谈,但其小写意花鸟画以清秀、明丽的画风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此后他多次与一些书画名家或同门师兄弟联合举办画展。另外,天津市古文化街文化小城二楼有一家画店(五福堂画廊)专门展销其作品。由此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一)

   耿天宅的小写意花鸟画,以准确生动的造型、潇洒脱俗的笔墨、绚丽典雅的色彩、娴熟多变的技法、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他笔下的《岁朝图》、《岁朝清韵》,一盆充满勃勃生机的水仙,一丛娇艳的杜鹃花,一枝墨叶的、如粒粒丹砂的南天竹,一块磊落的奇石,一簇簇新鲜的蔬果,一、二只长须长腿的黛绿色蝈蝈,碧绿、乳白、黛黑,将颜色搭配得和谐自然,艳丽而不俗气,追求一种清秀、泼辣、明丽的画风。他的《娇色清音》,画面的枝头上,两朵盛开的火红艳丽的山茶花上,一只碧绿的大肚蝈蝈蹬着后腿攀上高枝,雪地上两只蟋蟀挥动两对长须在对视中跃跃欲试,一场格斗和鏖战即将开始,充满了较深意境和颇多的情趣。画上还题有苏轼的诗句:“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自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爛红如火雪中开”。

   他的《玫瑰吟》图,在带刺玫瑰枝头的墨绿色枝叶上,盛开着一鹅黄一玫红的两朵玫瑰花,两只蝈蝈一只嬉戏在花瓣上,另一只从枝叶爬上枝头,以叶的墨绿衬托花的娇艳,红、黄、黑、绿的组合,给人以多姿多彩之感。他作于盛夏的《秋艳》,在粗枝老藤的墨叶黄叶上,一簇簇晶莹圆润的玫瑰红葡萄挂在枝头垂于树上,展翅飞舞的蜜蜂,缓慢爬行的天牛,画面上色彩丰富层次感较强。他的画于生机勃勃的花枝翠叶中多以蜂蝶、草虫做点缀,这种点缀起着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造型更为生动,画面更加生机盎然而富有灵性,也更富有情趣。他画的蝈蝈、蟋蟀、鹦鹉等花鸟、草虫,极为生动,富有神韵,为他的花鸟画大为增色,并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他的水墨画很有特色,也很见功力。如《荷塘清趣》,画面上一片层次分明的巨大墨色荷叶舒展开来占去了大半个画面,右侧一朵洁白的荷花露出金黄的花蕊和翠绿的花苞,一只豆绿的蜻蜓振翅飞翔于荷叶上方。画面构思巧妙,色彩素雅而内涵丰富,层次感很强,荷叶为没骨技法运用恰到好处,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力。

(二)

    耿天宅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他的兴趣爱好和对艺术的不断追求。

    耿天宅名耿月,号天宅。他童年时代就对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了中国画。先后学习了于非闇、陈之佛的花鸟画。以后,拜师学艺,发奋努力,“文革”时期也没间断。山水画丛学习陈少梅入手,临摹了大量的传统山水画作品,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花鸟画方面:当时,刘奎龄的画风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他精心研习刘奎龄先生的画作,并对刘奎龄的创作思想和绘画艺术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从而深得其艺术精髓。同时,他适当吸收王雪涛、任伯年、赵少昂等绘画大师的用色技巧,吸收传统的宋元画家的画风,并适当吸收西画的配色用色技巧,广泛吸收,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画艺大有长进。

他不仅研究绘画,还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古典文学研习书法,努力打好文学、书法的功底。他在不断丰富自己绘画创作理论的同时,将中国古典诗词、中国书法艺术融入画中,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记得有几福画上的提诗与跋文给我印象很深。其中,有他经常画的一个题材:画面以杜鹃花为主,衬托着前面的百合花,有时配以蕉叶。画上提句:“新沐春雨后,犹闻子规啼。”点出了画外之音。因为每年春天,当杜鹃花盛开之际,也正是杜鹃鸟鸣叫求偶之时。花鸟同名由此而来。杜鹃鸟又名“子规鸟”,画面虽然没有画杜鹃鸟,但是,看到了画中的杜鹃花,又通过题跋,使人联想到杜鹃鸟的叫声,这不正是画外有画吗?在另一幅“玫瑰花”中画了一对蝈蝈,画中提了一首小诗:“风和日丽,芳草萋萋。玫瑰花下,有虫唧唧。如歌如诉,情侣依依。画赠新人,贺以安居。悠哉乐哉,祥瑞有余。”更加丰富了画面内容、突出了主题。他对“蟋蟀”的提诗中写到:“岂只人间楚汉争,小虫虎距亦分庭。不因绝唱称歌手,却把相残夸英雄。”另外还有“彩笔水墨相碰撞,妙在离合一瞬间。”……这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于画中寄予了画家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与感受,点出了“弦外之音”,对画作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另外,他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西方绘画艺术融入画中,努力使其画作“无一笔无来历”,并在画作中讲意境讲韵味。由此,在其小写意花鸟画创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绘画艺术风格。

   在他的笔下,百花争艳,雀鸟鸣春,蜂蝶飞舞,昆虫唱吟,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情趣。在他的画中,有清香秀雅的春兰,有冷艳傲霜的秋菊,有清廉墨韵的夏荷,有琼枝雪骨的寒梅,有虚心坚贞的翠竹,有冰清玉洁的水仙,有灿若云霞的山花,有丽质美艳的牡丹。与百花香衬相携的是:昂首振翅的雄鸡、质朴灵动的麻雀、道骨仙风的仙鹤,枝头对视的鹦鹉,憨态可掬的鹌鹑、翩翩起舞的蝴蝶与蜻蜓、活泼可爱的蝈蝈与蟋蟀,这一切构成了和谐美妙的自然世界,也彰显了他多姿多彩、才华横溢的艺术世界。

(三)

   耿天宅从事绘画创作已四十余年,他积四十余年的学习、探索与实践,他以不屈不挠的探索与求实精神,以矢志不移的信心与恒心,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追求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四十余年,他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坦的曲折之路。他早年学过工笔花鸟,其后是没骨花卉,再后是小写意技法,近年又在写意和工写结合上下功夫,终于形成自己勾勒没色和水墨、没骨不露痕迹、巧妙结合的独树一帜的小写意画法。

   讲求用笔善于用色,这是耿天宅花鸟画技法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笔法,不只是在传统意义上的“笔墨”表现,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用“笔”用墨,即“随类赋色”,从而达到精心塑造形象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一种色彩的交响与生命的律动。他在处理“形”与“色”的关系上独具匠心,追求构图与色彩的丰富与和谐。他特别注意色彩的搭配,力求达到冷暖协调、明暗协调,在笔墨运用上,他力求笔墨的浓淡协调、色墨协调以及书法与绘画的协调。他的画以工笔造型以写意传神,追求形神兼备,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达到意境与情趣的和谐统一。他还将文人画与画家画结合,将中国优秀传统风格入画,从袁江、袁耀的画风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近年来,耿天宅的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或天津市的书画展并获奖,天津电视台为他拍摄了绘画艺术专题片并在《翰墨群星》中播出,天津人美社为他出版了中国画名家的《耿天宅作品集》。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颗红杏出墙来”。我们期待着他创作更新更美的图画,装点鸟语花香的新生活。

回眸 (2008-05-07 19:06:01)

收藏耿天宅绘画

 

画面近景用水墨画石,勾皴为主、点染辅之,略加皴点,墨韵使足,不着丹青。中景画一孔雀回首长鸣,丹青使足,尽显孔雀艳丽风采,正可谓“尽态极妍”。墨韵与丹青对比,另有韵味;繁笔与简写互托,亦别有一番情趣。此画为我又一法也! 2007.10.25 天宅

荷塘清趣 (2008-05-05 21:40:22)

收藏耿天宅绘画

 

荷花本高洁之物,花迎丽日,叶舞熏风,出泥不染,端合瑶池,为人所重。余素爱荷花,亦尝画之。

此图以清淡之法为之,取清秀淡雅之风格。清墨淡彩,求其素雅。荷叶点厾而成,近处略施几笔重墨,其余淡墨画成,尽显墨润,笔意使足,用笔用墨,不燥不火,方显清雅。疏笔勾花,淡黄略加汁绿染之,提粉而成,衬以翠绿莲蓬,藤黄蘸朱磦点花蕊,深浅浓淡、参差错落。整幅画淡雅明洁,通篇只有花蕊稍艳,显得格外夺目,成为画面醒目提神之处,于墨润中显色彩,平淡里争娇媚。可谓“载舞娇花迎丽日,摇吟阔叶沐熏风”。

“花呈洁净,叶显墨功。萍添层次,芦补空灵”。隙处添加几笔芦草、浮萍以增加层次。通篇笔墨都押在右下方,空出左上方,以显赫位置点缀蜻蜓一只,以增情趣。蜻蜓用笔极为工致、精细。两翅轻薄如纱,洁翠如玉,凭添玩味之趣。

“荷塘情趣”,以“清”字点题,笔墨清淡,带有几分书卷气。整幅呈现轻清淡雅之风格。图中蜻蜓栩栩如生,与“趣”字呼应,使人联想起夏日里暖风习习。宁静的荷塘,垂丝拂面,清爽宜人。便觉暑气顿消。

此画适合悬于书房、客厅,为把玩之物。细可查草虫之精微,粗可观疏密之层次。远可味构图之变化,近可品笔墨之灵动。意境清雅,远离喧嚣。茶余饭后,细细赏玩,亦可清心悦目,陶冶情操。                                                                    2008.4.23  天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大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