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胞胎丁丁当当记录成长点滴双胞胎妈妈烦心事 |
分类: 育儿路上 |
《
丁丁当当七岁1个月19天
家有双宝,爸爸妈妈头上的“光环”很亮,比如领着俩娃走在路上回头率超高等等,身上的担子自然也更重。在如今多是四个甚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娃转的独生子女时代,像我们这样从两岁半就独立养育双宝宝的职场爸妈太罕见,呵呵。
家里多一个娃就会多很多的事情和问题,但初为人母之际,完全不在状况,自以为就是简单的1乘以2,后知后觉后,感叹当初想的太简单,如今,七年磨砺后,方有了些许清晰的认识,或许等再当一段儿学童妈后,会有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其实要感叹的很多很多,但留给妈妈码字的时间太少,所以今天先来简单盘点一下最让双胞胎妈妈烦心的事情:
【最烦心事之一:生病时争先恐后】
俩娃半岁之后五岁之前是生病的高峰期,妈妈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一夜一夜地看护发烧的娃娃,生怕一不小心就出现高热惊厥,那不停上升直达40度的体温带来的恐惧令人难以承受!
照理说但凡家中有孩子,这些都是会经历的,关键是家中有两个一般大的娃娃,空气无所不在,隔离生病的娃娃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所以但凡一个娃生病,另一个娃几乎是同时或先后出现同样的问题,怎一个难字和累字了得!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娃娃们三岁左右的那个晚上,两个娃同时发烧,一个终于退了些热度沉沉睡去,一个烧得让妈妈心颤,面对高热的娃娃,爸爸妈妈想去医院都有心无力,不能家中不留人让当儿独自睡着,万一中途醒来万一继续发烧,也无法一个人带着烧得没了精神的丁儿去应对路途和医院那些繁琐又来回上下折腾的看病流程,好在最后丁儿的体温终于降下来了,即使是现在,也不愿去回想那种焦灼害怕的心情,只记得自己当时绝对没有掉眼泪,因为知晓自己是孩子的依靠,再大的困难也要咬牙挺过去!
【最烦心事之二:饭桌上频繁互动】
“食不言寝不语”在我们家基本上做不到,原因无它,一个孩子很好约束,但两个孩子凑在一堆儿,着实难办,法不责众的道理小哥俩早已深谙。
吃饭时,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战之余还会动手动脚;有主动挑衅的,就有起身反抗的;有扮鬼脸的,就有应和的;有说话唱歌的,就有跟随的,好不热闹......
本就吃饭不好吃得慢,还有这许多的互动,愁坏妈妈了。大声呵斥不管用,威逼利诱也只管一时,分开两个桌子甚至分两屋吃饭吧,小哥俩照样隔着空间进行无障碍交流……
【最烦心事之三:互动时没完没了】
哥俩儿的频繁互动绝不仅仅体现在饭桌上,生活中无时不刻做伴的娃娃们把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家里家外,无论是路上床上,小哥俩一玩闹起来就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分时间场合,完全置爸爸妈妈的叫停声于不顾......
妈妈一直盼望着小哥俩能沉稳地“行走”,而不是一出门就开始呼哥喝弟地追逐打闹,虽然深知男孩子活泼的天性该尊重,但有伴儿的儿子们也太活泼了!
比如,丁儿在卫生间洗澡的时候,当儿在外面吹口琴:“哥哥,你按照我的音乐跳舞啊”,于是,卫生间内外笑闹成一片,爸爸拿那个浑身光溜溜的娃娃毫无办法,这,这是洗澡该有的气氛吗?
【最烦心事之四:生活中锱铢必较】
家有俩宝,最容易被拿来比较,爸爸妈妈深知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尽相同,所以一直以平常心对待儿子们在身高体重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
且不说大人们常拿两娃来做比较,就是娃娃们自己在生活中也是无时不刻地比较着:
娃娃们倒是不比“穿”,因为妈妈准备的服装一模一样,顶多是相同款式不同颜色而已,深知“衣贵洁不贵华”道理的娃娃们在这一方面不挑不拣,给啥穿啥。
那娃娃们都比点儿啥呢?总而言之往“积极”方向比得少,不信来看:
比吃饭:不比谁吃得快,而比谁吃得慢;不比谁吃得多,而比谁盘子里的食物少,多的那个意见大大的!
比东西:一个娃有的另一个娃也必须得有,越大越有物权意识,时时捍卫。
比睡觉:哥哥不起我就不起,弟弟不睡我也不睡,都有自己的道理。
比磨蹭:本就是爱磨蹭的阶段,还比着更磨蹭,让人头疼。
比学习:哥哥没做作业我也不做,弟弟没开始写我也不动笔,互相等着。
比错误:哥哥也这样做了,弟弟刚才就那样了。
结论:好榜样很难树立,坏榜样力量无穷!
除了以上这四个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困扰妈妈,比如在儿子们成长的每个阶段,两个个性不同发育不同的娃娃出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如果只有一个宝宝,那妈妈只用想一个办法,但同时有两个宝宝,就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之策,在纷繁复杂的育儿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始终伴随......
儿子们,你们俩发啥愁呢?
不会也是在烦心这些事儿吧!
对嘛,开心大笑才是你们的本色!
丁当妈妈现任新浪育儿博客“早期教育”栏目管理员,有关早期教育的原创好文欢迎来自荐,纸条或留言均可,我会择优向亲子编辑推荐,希望能推荐成功。软文和转载类文章请勿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