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组图)

(2012-04-26 23:14:30)
标签:

双胞胎丁丁当当

记录

成长点滴

五岁

爆笑童言

分类: 成长路上:5——6岁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wbr>(组图)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wbr>(组图)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wbr>(组图)

      

       《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丁丁当当六岁一个月零3天

 

先申明,标题没错哦,依然是补记,所以还是五岁娃的童言童语,平日里留心了儿子们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所以素材多多,妈妈从来不缺博文的题材,而是苦于没有时间敲打,一些时效性强的博文先写了,这些语言类的时效性不那么强的就积压了,还有不少待整理,妈妈要加油了,呵呵。

 

 

【李子大婶】

幼儿园流行只叫名字前两个字的新风尚,所以小盆友们一见面就是什么“李子”呀,“李北”呀,“陈肇”之类的怪名字,偏生娃娃们叫得顺口而亲热。

有一段时间,娃娃们更是把“大婶”二字常挂在嘴间,连妈妈也无可避免地成了“妈妈大婶”,话说大婶这个称谓好歹是女性适用的,妈妈大婶就妈妈大婶吧,可小男生怎么每天也自称为“李子大婶”呢?当小娃动辄就是“看我李子大婶的吧”或者“让我李子大婶来试一试”,让人忍俊不禁呀!

 

 

【盲目崇拜】

某日,丁儿在路上念叨加减法,“10+10等于20,100+100等于200......”

一旁刚把10以内加减法搞明白的当儿不由感慨万分,“爸爸,哥哥怎么那么聪明呀?”

爸爸扑哧就乐了,“当当,哥哥聪明是因为哥哥知道1+1=2”。

 

 

【我们姓狗】

某日,有阿姨问埋头在地上忙活的小哥俩,“你们俩姓什么呀?”

丁儿抽出空回答:“我们姓狗,我们家有三只狗。”

阿姨大乐,妈妈还真没给娃娃们讲过姓氏的问题,显而易见小哥俩把姓氏和属相弄混淆了,倒也成就了童年的一句经典话语,呵呵。

 

 

【有奶就属牛】

某日外出,丁儿边走边唱:“我属狗,我是大狗,弟弟是小狗,爸爸是大大狗”

闻言妈妈接茬了,“儿子,你们都属狗那妈妈属什么呀?”

丁儿脱口就出:“你属牛呀,因为你肚子里有奶。”

都说有奶就是娘,现在到娃娃这里变成了“有奶就属牛”,哈哈!

 

 

【妈妈,你比我都年轻】

某日,丁儿发烧了,小脸红通通但精神尚好。

和妈妈在被窝里腻乎一阵儿后,丁儿张口就把妈妈夸:“妈妈,你现在真年轻,比我都年轻。”妈妈大乐,难道娃烧糊涂了?

 

 

【打印机起床慢】

    某日,妈妈加班,丁儿和当儿幼儿园放学后便当起了办公室宝宝,办公室有一台打印机打印速度极快,但启动却比较慢,小干妈开了打印机后机器一个劲儿地响着,丁儿一直对打印机里出来的纸张很是好奇,可小人儿趴那儿等了半天后机器还是啥也没“吐”出来,娃娃着急了,小干妈解释道:“打印机睡着了,它苏醒得比较慢”,如此拟人化的解释很可爱,有“升级”的潜质哦,丁儿听闻之后不由感叹道:“这打印机起床比我还慢呀,我起床就慢,妈妈怎么叫都叫不起来”,呵呵,小丁儿,原来你自己清楚呀!

 

 

【我要像爸爸一样懒惰】

    每个周末,儿子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小闹钟,两个贪睡娃娃一向能让爸爸妈妈在假日里睡个懒觉,等儿子们睡足睡美醒来时,妈妈就只能爬起来张罗娃娃们穿衣喝水吃饭了,比妈妈还能睡懒觉的爸爸一般都会再睡会儿赖会儿床,没想到爸爸的这个生活习惯不但被儿子们记在了心间,还对此有了一个“懒惰”的印象哦。

    某个周末的中午,妈妈叫当儿起床时,当儿躺在床上大喊:“我还没睡醒,我要像爸爸那样不起床,我就是要像爸爸那样懒惰”,妈妈听着大乐,一旁正在收拾整理儿子们衣物的爸爸反问:“当儿,爸爸懒惰吗?爸爸这样还能算懒惰?”,是啊,又是洗衣又是洗碗又是给洗澡,每天忙忙碌碌为儿操劳的合格老爸怎能算是懒惰呢,可谁让某人不注重细节,给娃娃们留下了这个不好的印象呢,所以说,细节决定一切,哈哈!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wbr>(组图)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wbr>(组图)

五岁双胞胎的爆笑童言 <wbr>(组图)

娃娃日记注解新春七天乐 <wbr><wbr>(新年图堆)

 

丁当妈妈现任新浪育儿博客“早期教育”栏目管理员,有关早期教育的原创好文欢迎来自荐,纸条或留言均可,我会择优向亲子编辑推荐,希望能推荐成功。软文和转载类文章请勿自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