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双胞胎丁丁当当记录成长点滴亲子想爸爸大哭育儿 |
分类: 育儿路上 |
丁丁当当五岁1个月19天
前天晚上,爸爸值班要晚回来,妈妈在到家后的第一时间通知了小哥俩,因为当时有新积木的吸引,所以娃娃们倒没有什么意见。
操场放风、吃饭喝奶、看书玩耍、刷牙洗漱、亲子阅读、前面这些环节都很顺畅,爸爸不在家,妈妈肯定是累些,但小哥俩配合地还是不错滴,可最后到了关灯睡觉的环节却出了大问题:当儿开始想爸爸、找爸爸,还大哭不止了……
细分析起来,两个娃娃原本是丁儿更恋爸爸多些,当儿一直都是很恋妈妈的,可这一段时间,当儿被哥哥带动地也开始朝爸爸“靠拢”,喜欢跟爸爸玩,喜欢跟爸爸分享自己的心得,喜欢动不动就爬到爸爸腿上坐着,喜欢搂着爸爸的脖子亲热……爸爸在娃娃们心中的地位真是越来越高啊!
这不,当娃娃用实际行动向爸爸发出了爱的宣言,钻到被窝里没几分钟,小家伙就开始可可怜地发问:“爸爸呢,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呀,爸爸到底啥时候回来呀?”这语调,好让人心疼啊,妈妈还没说出安抚的话呢,小家伙又进一步上升了思念行动,竟然双手抓着被角捂着眼睛开始掉眼泪,“爸爸、爸爸,我想爸爸了”,越哭越伤心,最后索性放声大哭起来,根本不管妈妈的安慰,只一个劲儿地闭着眼睛边哭边喊:“爸爸,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妈妈都楞了,也傻了,儿子,你这唱得是哪一出啊,五年了,小儿子还从来没有因为想爸爸想成这样过呢,妈妈都被惊住了,当然,心里也冒酸气呢,啥时候那个最粘妈妈最爱妈妈的宝宝变成了这般?放下心中的情绪,先安抚儿子要紧,可千万再别把那一沾床就睡着了的哥哥给吵醒啊,既然妈妈怎么安慰都没用,那就赶紧让当儿和爸爸对个话吧,妈妈问儿子要给爸爸打个电话吗?要,当儿肯定地回答,赶紧拨通、赶紧递过去话筒,“喂”,爸爸的声音传来,当儿好像一下子吃了定心丸似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了,那伤心的嚎啕大哭终于终止,小家伙红着眼睛开始哽咽着和爸爸絮叨,“爸爸,我想爸爸了,你在哪里呀,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此时,当儿的情绪已经好转,只是声音里还有些哽咽,估计电话那头的爸爸根本想不到小儿子之前的状况,那个粗心的大男人可能还没发现:当初那个对着爸爸斩钉截铁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我就是要妈妈”的娃娃已经这般靠拢自己了。
放下电话,当儿用被子擦着眼睛,心里冒酸气的妈妈凑到娃娃小脸前,“当儿,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也会想妈妈想到哭,会哭着要妈妈吗?”,小人儿捏着被子咧开小嘴不好意思地回答:“也会呀”,可妈妈怎么听着有一丝勉强的味道呢?这个答案有问题,呵呵,感觉严母妈妈不在家时,娃娃们的活动更自由,尤其是可以和爸爸一起快乐打小鸟、打僵尸,不亦乐乎之余估计妈妈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哈哈,嫉妒了,妈妈绝对是嫉妒了。
回想一下,发觉很多时候当儿都在找爸爸呢,比如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时,爸爸是最好的讨论者;比如去操场踢球时,爸爸很有耐心,身体力行地陪踢陪玩,比如玩具坏了时,爸爸是万能的修理工……
更好玩的是,在当儿不会或不愿学习的时候,在妈妈严格要求之时,当娃娃的眼睛准会四处寻摸,嘴里念叨着“爸爸呢”,那个可怜劲儿、那份小心思,都能把妈妈气乐了……
看来这唱白脸的就是不如唱红脸的受欢迎啊,谁说男孩恋妈妈的?
再来说当晚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虽说当儿不哭了,但娃娃的感情一时难以收拾,始终有些抽抽噎噎的,妈妈陪宝儿睡到了一起,搂着妈妈脖子的娃娃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不想让你得病”,说完又泪流满面了,妈妈的心一颤,帮儿子擦干泪水,“儿子,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呀”,“不知道”,“儿子,妈妈一定听你的,一定会健健康康的,妈妈还要照顾当儿的宝宝呢”,妈妈紧搂着当儿,当儿更是紧紧地抱着妈妈,想来应该是当儿当天知道了自己喜欢的同学没来幼儿园的原因是生病了,好朋友的生病让当儿想到了妈妈,不想让妈妈也得病,孩子的语言最是朴实,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人震动,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健康!
别说娃娃们觉得爸爸重要,妈妈也觉得某人很重要啊,谁让妈妈那么怕软体的虫蛇呢,凡是有这类东东的书都被妈妈打入了冷宫,大前天,翻出一本葫芦娃的连环画来,丁儿很喜欢,自己看了半天,睡觉前要求讲这本书,妈妈虽然知道里面有个蛇精,但想着化身为人面之后不是没那么吓人吗,于是鼓足勇气开讲,谁想翻开就是吓人的形状,想着不能被娃娃们笑话,就压下心头的感觉,准备无视之,谁知接下来的面貌更狰狞,还幅幅图里都有,实在害怕之极,不管了,一把扔开书,抱起怀里的娃娃,“妈妈去找爸爸来讲故事”,“妈妈,你太胆小了”,两个娃娃笑得哈哈的,请某人去替补时自然是被继续笑话了……
“同椅异梦”
两个跑累了的娃娃好不容易坐下来休息
可这截然不同的关注方向
咋有点儿同床异梦的感觉呀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