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 |
||
|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
理论所受的思潮影响 |
科学主义 |
后现代主义 |
|
知识观 |
纳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 |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的非结构 |
|
学习观 |
强调学生应独立去完成学习;发现隐藏起来的知识 |
强调学习的合作性,强调同伴重要性;除了强调知识学习外,还注重学会学习,即获得学习的能力 |
|
教师观 |
具有权威性 |
“指导者” |
|
教材组织 |
教材的学科性、教材本质上是由事实性知识构成的知识结构 |
不再限于学科知识性,而可以多角度去组织教材 |
|
在教学上的要求 |
只注重基本原理和观念的掌握,而不注重基本原理和观念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 |
宜采用“情境式教学”,强调学习环境应是真实的任务情境,学习应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主张教师在课堂上提供问题原型,指导学生探索 |
布鲁纳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认为学科内容应是概念、命题、基本原理及其彼此的联系,认为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现行的极其繁杂的学科内容,可以把它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富活力的东西。亦即可以结构化。”①
好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学习者不仅可以简单地、明确地把握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发挥迁移力,对有关联的未知的事物迅速地作出预测。”②
这种知识结构的构成原则是:纵向上,从个别到一般,横向上,综合贯通。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处于知识结构最上层的概念、规则,才会出现学习的迁移,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
(以上摘自:杨翠蓉,周成军《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6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