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唯一仅存规模最大的古驿站遗址--榆林堡

标签:
我们的退休生活探寻北京周边古迹榆林堡古驿站遗址越野行走边走边玩边拍 |
分类: 越野行走 |






































































































北京延庆县康庄榆林堡是古代的驿站,它位于县城西南与河北怀来县交界处。距县城12.6公里。东临康庄镇政府2公里,西距怀来县清水河1公里,村域面积9.99平方公里,全村576户,近2,000人。城堡为"凸"形,北为砖城,南为土城。砖城设东南二门,土城设东西二门。砖城为方形,每边长244米,土城东西长423米,南北宽245米。城墙高10米。砖城的砖大跃进期间拆分。土城残存数段,北城较完好。
榆林驿历来是京北交通线上的主要驿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蓟城(今北京)经关沟居庸关、八达岭、榆林堡通往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当时为上谷郡治所)。这条要道上车马不断。到秦汉两朝,此路不断拓修。延伸至内蒙古的这条蓟城西北的干线成了帝王巡边和长城内外经济交流及民族来往的通道。
到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为统一大业,把金代的中郡新建成新都,命名为"大都"(今北京),原蒙古旧都和林改名为"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昭乃门苏木)大都和上都是元朝两个政治中心。此路段设居庸、榆林、土木三个驿站,榆林驿是出居庸关后通往内蒙的主要驿站。元代周伯琦的《榆林驿》中提到的"此地名榆林,自汉相传旧"。元代时延庆为"隆庆州"。《隆庆志》记载榆林驿在州城(延庆城)西南三十里。
早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就有了驿站的雏形,用快马传递消息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邮递方式之一。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有限,要完成数百里的传送,不能不中途换马,这样沿途就建立了许多驿站。邮驿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并且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也形成了一种文化。
驿站在北京周边地区还遗存的不少,通县的"潞河驿"、"和合驿",房山县 良乡的"固节驿",昌平县的"榆河驿"、"居庸关驿",延庆的榆林堡古驿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