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老年人体协颁布《越野行走(持杖健走)竞赛规则裁判法》

标签:
转载 |
分类: 越野行走动态 |
编者按: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三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试行)
1、“场地接力”比赛的标准场地为400米跑道田径场。
2、“手杖操规定动作”比赛在户外或室内均可。
4、三项比赛中,“场地接力”、“手杖操规定动作”、“户外穿越”三项的分数分别占比赛总分的40%、40%、20%。三项分数相加,即为“越野行走三项”得分。
5、“越野行走三项”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6、“越野行走三项”拆分开来,也可以单独进行比赛。例如“越野行走两项”比赛(“场地接力”比赛和“手杖操规定动作”比赛,得分各占50%。)等。
附件A越野行走三项竞赛规则
附件B 越野行走三项裁判法
附件C 越野行走三项比赛用表
王
张晓莹(北京体育大学健美操教研室主任)
姚新新 (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中国区总教练)
孙自金(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在职硕士)
附件A
A-1
第一章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项目是利用手杖,能使四肢同时参与行走,提升了传统行走的健身价值,被誉为“最接近完美的行走”。由于使用了两只手杖,越野行走需要掌握“标准行走技术”。
越野行走场地接力比赛的目的在于:展示和推广越野行走的标准技术,使练习者了解和掌握这一运动方法;在采用标准技术行走的前提下进行接力赛;既能考验参赛队员体能和团队配合,又可以检验越野行走技术的掌握程度,也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二、比赛项目
三、参赛人员
四、场地器材
1、场地
2、器材
五、比赛名次和得分
一、行走接力规则
1、 起走
2、途中
3、终点
4、接力
每个接力区长度为10米,交接的开始与结束均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接力比赛的要求如下:
1)交接方式为碰触式,前面运动员的一只手杖和后面运动员的一只手杖碰触,即为完成接力。
2)比赛为混合接力赛,1、3棒为女队员,2、4棒为男队员,每人行走200米。
3)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
4)完成交接的队员应先停留在各自的分道或接力区内,在不影响其他队员比赛的情况下方可离开。
5)第一棒和第二棒的交接、第二棒和第三棒的交接,运动员在各自的分道上行进(图2-1 图2-1);第三棒和第四棒在第一跑道上交接。(图2-3)
二、行走技术规则
以国际越野行走协会标准技术作为评判标准。
根据上肢动作、下肢动作、整体协调动作三方面进行评判。
三、比赛名次的确定
1、裁判计时:
2、技术规范奖时:
表1
奖励 因素 |
标准技术规范要求 |
奖励减时 |
上肢 动作 |
手戴腕带,以肩为轴,上臂要前摆,前摆手高度在肚脐。 |
0.5-1秒 |
后摆手推至腰后,肘关节有一刹那的推直。 |
||
下肢 动作 |
行走过程中双腿的膝关节不得同时弯曲,似跑步动作。 |
0.5-1秒 |
步幅开阔。(不得过小、频率过快,似跑步动作) |
||
整体 协调 |
每步中,始终保持至少两点(即脚和杖)与地面保持接触。 |
0.5-1秒 |
每迈一步,两肩连线和髋关节连线形成夹角,腰部伴随扭动。 |
||
身体自然直立,重心稍靠前,两眼平视前方,肩部放松 |
2、比赛违规罚时
4、比赛用时和名次的确定
5、最后得分
四、取消比赛资格
1、运动员连续抢走两次,取消全队比赛资格;
2、运动员在行进中有意阻挡赶超运动员,造成他人利益受损,取消全队比赛资格。
3、未使用手杖行走。
4、双方交接未触碰对方手杖。
五、弃权与申诉
1、 弃权
1)点名时超过检录时间三次呼叫未到者按弃权论。
2)中途退出比赛者为弃权,无成绩。
2、 申诉
1)对运动员参加比赛资格有异议,应在大会开始前向仲裁委员会或裁判长书面提出,在未有结果前,应允许该队员参加比赛。
2)参赛运动员若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向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诉意见,仲裁委员会对申诉作最后的裁决。
第三章 特殊情况处理
一、参赛队员更换
二、裁判员纪律与处罚
三、参赛队纪律与处罚
1、拒绝领奖者取消所有成绩与名次。
2、对不遵守大会其它相关纪律、不尊重裁判员和大会工作人员、有意干扰比赛者将视情节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A-2
第一章总
一、比赛目的
二、比赛项目
三、成套动作时间
四、比赛音乐
五、参赛人员
1、参赛人数为8-12人,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
2、如有特殊情况更换参赛人员时,需持有效证明,在比赛开始前,经组委会同意方可更换。
六、出场顺序
七、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15米×15米的平整地面。场地四周设有标记带,并清楚地标出比赛区域,带宽为5厘米,标记带属于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图1)
比赛场地 15米×15米 |
裁判席 |
图1 比赛场地示意图
八、比赛服饰
九、比赛器械
十、记分方法
第二章 规定动作评分
越野行走手杖操规定动作的评分因素包含表演与团队精神、动作完成两部分。
一、表演与团队精神
1、表现力(20分):
1、动作的准确性(20分):动作清晰准确,无多余动作,完成质量高;手杖的高度、方向与面的控制准确,运用规范。
2、动作的流畅性(20分):动作熟练协调、张弛有度,动作之间连接自然流畅。
3、动作与音乐的合拍(20分):动作节拍和韵律应与音乐节奏和旋律相吻合。
减分标准:动作完成是根据动作的错误程度进行减分。
错 误 程 度 |
减 分 程 度 |
减 分 内 容 |
小错误 |
减1分 |
与正确动作、姿势和节拍有微小偏差。 |
中错误 |
减2分 |
与正确动作、姿势和节拍有明显偏差。 |
大错误 |
减3分 |
与正确动作、姿势和节拍有严重偏差。 |
失误 |
每次减5分 |
1、失去平衡(跌倒)。 2、手杖掉落,捡起继续完成动作。 |
每次减10分 |
手杖掉落,未捡起。 |
|
其它 |
减3-5分 |
每漏做或附加动作。 |
三、裁判长加分
1、男士参加比赛,加0.5分/人,最多给予不超过该参赛队一半人数的加分。
2、组委会规定的其他加分。
四、裁判长减分
1、参赛队被叫后30秒内未出场,减2分;60秒内未出场,减5分;超过90秒未出场视为弃权,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人数多于或少于规定人数,减2分/人。
3、着装不符合规定,减2分。
4、比赛过程装束掉落,减2分。
5、参赛者比赛时身体或手杖触及标记带以外地面,减1分/人/次。
第三章 特殊情况处理
1、播放错音乐。
2、因设备等问题而出现的干扰。
3、参赛者责任外的情况而引起的比赛中断或终止。
A-3
第一章
一、 比赛目的
二、 比赛项目
三、参赛人员
四、 场地器材
五、比赛名次和得分
第二章
一、户外穿越竞赛的规定
1、起走
1、所有队员佩戴号码布,两手持杖,戴好手杖腕带,每个队配备一个打卡器。手动计时比赛,每个队领取一张打卡单,使用打卡单打卡。
2、根据参赛队的数量,比赛分成一个组或多个组。每组各队依次打卡出发;每组之间,间隔2分钟出发。
3、手动计时比赛,按组别依次出发。各队列于起点线后,当发令员“鸣枪”,运动员听到枪声后,各队方可向前行进。
2、途中
3、终点
4、其他规定
二、取消比赛资格的规定
1、手动计时出发时,两次抢走。
2、未按规定顺序在全部打卡点打卡。
3、参赛队有队员连续跑步或较长时间行走手杖没有触地。
4、一只手持两支手杖行进。
三、比赛名次的确定
1、裁判计时
2、竞赛违规罚时
1)参赛队未按规定路程的行走,视距离远近判罚加时1-3分钟;
2)持手杖未系腕带,每人加罚1分钟。
3)偶尔出现跑步行进,每一人次加罚1分钟。
4)短时间行走手杖未触地,每一人次加罚1分钟。
3、比赛用时和名次确定
4、比赛得分的确定
各打卡点和终点设“关门时间”,超过关门时间未能到达指定打卡点或终点,该队的比赛没有名次,得零分。
四、 弃权与申诉
1、 弃权
1)对运动员参加比赛资格有异议,应在大会开始前向仲裁委员会或裁判长书面提出,在未有结果前,应允许该队员参加比赛。
2)参赛运动员若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比赛结束后30分钟内,向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诉意见,仲裁委员会对申诉作最后的裁决。
第三章 特殊情况处理
一、参赛队员更换
二、裁判员纪律与处罚
三、参赛队纪律与处罚
1、拒绝领奖者取消所有成绩与名次。
2、对不遵守大会其它相关纪律、不尊重裁判员和大会工作人员、有意干扰比赛者将视情节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越野行走手杖操自选动作竞赛规则
(试行)
第一章总
一、比赛目的
越野行走手杖操是由越野行走项目演变而来的运动方式之一。针对中老年人群的年龄特点,通过新颖的编排设计,运用手杖与人体运动巧妙结合,吸取具有多种民族特色的健身、娱乐和艺术文化元素,使其成为一项有益健康、娱乐身心、塑造形体、改善人体机能的运动项目,创新和丰富了广大中老年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展示多元的健身文化形式,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依据,全方位提高广大中老年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比赛项目
三、成套动作时间
自选动作的成套动作时间为3分30秒+10秒,计时由第一个可听到的声音开始,到最后一个可听到的声音结束。
四、比赛音乐
1、可以使用一首或多首乐曲混合的音乐,原创音乐或加入特殊音效的音乐均可使用。要求音乐的韵律感强,旋律悦耳动听,节奏鲜明。
2、参赛队自备2盘比赛CD,一盘比赛,一盘备用,并清楚标明参赛单位。
3、参赛队必须提供高质量的CD,每盘只允许存放一首音乐。组委会不接受不符合要求的CD,由于CD自身质量问题而影响比赛,组委会概不负责。
五、参赛人员
1、参赛人数为8-12人,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
2、如有特殊情况更换参赛人员时,需持有效证明,在比赛开始前,经组委会同意方可更换。
六、出场顺序
七、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15米×15米的平整地面。场地四周设有标记带,并清楚地标出比赛区域,带宽均为5厘米,标记带属于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图1)
比赛场地 15米×15米 |
裁判席 |
图1 比赛场地示意图
八、比赛服饰
九、比赛器械
十、记分方法
Ø
第二章
越野行走手杖操自选动作的评分因素包含动作设计、动作完成、表演与团队精神三部分。
一、动作设计 40分
1、艺术性(30分)
Ø
减分标准:成套动作主题风格不突出,缺乏积极向上的激情和感染力,则视其情况减1-3分。
Ø
减分标准:成套动作编排不够新颖,素材单调,缺乏新意和创造性,则视其情况减1-3分。
Ø
减分标准:不能合理运用手杖,成套动作与手杖缺乏联系,则视其情况减1-3分。
Ø
减分标准:开始和结束造型不清晰,则视其情况减1-3分;造型和配合每少一次减1分。
Ø
减分标准:成套动作队形变化混乱,则视其情况减1-3分;队形变化每少一次减1分。
Ø
减分标准:成套动作音乐选配不符合要求,则视其情况减1-3分。
2、安全性(10分)
动作的难度适合参赛者的身体能力和运动水平,适合参赛者的年龄特点。成套动作中避免设计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动作(违例动作),具体见第三章违例动作。
减分标准:若成套动作内容不符合年龄特点,则视其情况减1-5分;若出现违例动作,裁判长根据情况给予减分。
二、动作完成
1、动作的准确性(10分):基本姿态和技术正确,动作完成中对身体和手杖有控制。
2、动作的流畅性(10分):动作熟练、张弛有度,动作之间连接自然流畅。
3、动作的协调性(10分):全身协调运动、动作轻松、有弹性,不过分松弛或过分紧张。
4、动作与音乐的合拍(10分):动作与所选音乐的节奏、结构、动效等方面相吻合。
减分标准:动作完成是根据动作的错误程度进行减分。
错 误 程 度 |
减 分 程 度 |
减 分 内 容 |
小错误 |
每次减1分 |
轻微地偏离正确的完成。 |
中错误 |
每次减2分 |
明显地偏离正确的完成。 |
大错误 |
每次减3分 |
严重地偏离正确的完成。 |
失误 |
每次减5分 |
1、失去平衡(跌倒)。 2、手杖掉落,捡起继续完成动作。 |
每次减10分 |
手杖掉落,未捡起。 |
三、表演与团队精神
1、表现力(10分):
Ø
Ø
减分标准:个别人不符合上述表现力的要求,每个评分点分别减1分;几个人不符合,每个评分点分别减2分;多数人不符合,每个评分点分别减3分。
2、团队协作(10分):集体动作整齐划一,完成动作幅度、速度、轨迹、合拍以及表现能力整体一致。
减分标准:个别人不符合上述团队协作的要求,减1-2分;几个人不符合,减3-4分;多数人不符合,减5-6分。
四、裁判长加分
1、男士参加比赛,加0.5分/人,最多给予不超过该参赛队一半人数的加分。
2、组委会规定的其他加分。
五、裁判长减分
1、参赛队被叫后30秒内未出场,减2分;60秒内未出场,减5分;超过90秒未出场视为弃权,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人数多于或少于规定人数,减2分/人。
3、着装不符合规定,减2分。
4、音乐长度不足或超过规定时间,减2分;音乐质量差、不清晰,减2分。
5、比赛过程装束掉落,减2分。
6、每出现一次违例动作,减5分。
7、参赛者比赛时身体或手杖触及标记带以外地面,减1分/人/次。
第三章 违例动作
一、任何违背人体自然姿态的关节过度屈伸动作,如过分抬头、转头,上体过分后屈。
二、任何马戏或技巧动作,如前后滚翻、倒立。
三、任何爆发性加速动作,如肘、膝关节的瞬间强直伸展。
第四章 特殊情况处理
一、播放错音乐。
二、因设备等问题而出现的干扰。
三、参赛者责任外的情况而引起的比赛中断或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