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2012-04-18 20:20:57)
标签:

退休生活

越野行走

快乐健身

河北

景县

东光县

沧州

吴桥

自驾游

春天

寻古

分类: 越野行走

越野行走在河北沧州东光县

 

一段秋思成绝唱

 

半生杂剧到名家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马致远,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致远(1251?-1321),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已被载入初一课本。有名家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脍炙人口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大家马致远所写。马致远肯定没有想到,600多年后的今天,这首散曲引发了一场北京门头沟区与河北东光县间的马致远故里之争。

              ■北京门头沟
              有传说但无史料
              《辞海》称马致远为元大都(今北京)人,中学教科书上也注明马致远是北京人,但至今没有可查的史料记载,只有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对外声称是马致远的故里。今年6月,新世纪中国民族文物保护与开发论坛门头沟马致远故里和京西古道考证研讨会在这里举行后,外界更是盛传马致远故里就在这里。
              门头沟真是马致远的故里吗?今年9月27日,记者到韭园村“拜访”了一回“马致远”。
              王平镇韭园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中,村里处处是古老的房舍,枯藤老树遍布山野,乌鸦呱呱的叫声不断传来,泉水哗哗地流淌,加上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景象,让人感觉仿佛到了江南。
              韭园村党支部书记王永亮领着记者来到一处破旧不堪的古建筑前,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蒿草丛生,没有任何书面记载告诉后人这座房子建于何年、由谁建的,这就是当地村民盛传的马致远故居。
              在韭园村北面的山上,京西古道之一———西山大道从此穿过。西山大道至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曾是内蒙古、山西等省通往京城的著名商旅官道。拨开古道上的灌木丛,沿古道踏着石板东行,石板上的斑斑历史印迹清晰可见。在古道的山坡上,石板上裸露着一串深深的蹄印。半山腰上,横亘着一块清同治年间重修补道的石碑。石碑的前方,就是京西古道西出京城的第一个隘口。古道上的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蹄印蜿蜒东行直奔京城,诉说着千年沧桑。
              王永亮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准备将古道上的杂草清除掉,将马致远故里这个文化牌擦亮,大力开发旅游,让游客来与马致远“亲密接触”。
              王永亮说,村里仍有不少马姓人家,但没有留下家谱,村里一直有马致远的传说,村中也有盛传的马致远的故居,村中的景象与马致远所写的《天净沙·秋思》意境也很相似,难怪当地人说这里是马致远的故里。

              ■河北东光
              有史料但需考证
              正当门头沟准备对马致远故里大力开发旅游时,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也搜集了大量史料,推翻《辞海》等权威书籍中对马致远是北京人的注解,宣称马致远是东光人,并邀请北京专家在8月20日至21日举行了新世纪中国民族文物保护与开发论坛东光县马致远故里考证研讨会。会后东光举行了重修马致远祠堂奠基仪式,9月9日又奠基了马致远纪念馆,投入大量资金要利用马致远来拉动旅游经济。
              10月16日,记者来到东光县。东光县提供资料称马致远是距离东光县城十余公里的于桥乡马祠堂村人。
              东光县目前能提供的有关马致远的史料包括《嘉靖河间府志》、《乾隆河间府志》、《东光县志》、《马氏家谱》、清朝道光年间东光知县肖德宣碑文拓片和马致远墓碑拓片等,这些史料都说马致远是东光人。其中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河间府志》有这样的记载:“马致远,东光人,主事。致远在元世以词曲擅誉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人称马东篱。”
              为了“将马致远抢回来”,今年4月24日,东光成立了东光县马致远研究会,成员包括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县政协、文物保护等部门的60余人。东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恒志担任该研究会的副秘书长,他告诉记者,研究会成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曾到北京、宁波等地调查资料,并向民间广泛征集有关马致远的史料,这些资料证明马致远是东光人。
              在马祠堂村,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重建马致远祠堂,祠堂南面就是当地村民盛传的马致远的坟墓,坟墓已在“文革”期间被平,至今没有挖掘,只有东光县政府1989年7月立的东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注明“马致远墓”。当地村民流传着这样的话,马祠堂村原名老马庄,因出现了马致远、马经、马孔惠祖孙两朝三代进士,明朝成化年间修建了当时规模比较宏大的马氏祠堂,尔后更名为马祠堂村。解放后,祠堂变为学堂,“文革”期间被拆除。据了解,重修后的马致远祠堂占地2000多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60余平方米,计划投资100多万元,建筑风格为一组元代仿古建筑群,是四合院私家园林结构,预计明年建成后向游人开放。
              9月9日奠基动工的马致远纪念馆位于东光县城普照寺公园内,这个公园内已有铁佛寺、二郎岗、泰山行宫3个景点。东光县建设局旅游开发公司办公室主任马金秀向记者展示了马致远纪念馆的效果图,将要建成的马致远纪念馆结构为三进院落,包括马致远纪念馆、中国元曲元剧纪念馆和东光县博物馆。其中投资80余万元的马致远纪念馆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建成开放,中国元曲元剧纪念馆由于牵扯到“中国”二字还没有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越野行走参观马致远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