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持杖行走可以治疗腰肌劳损?

(2010-12-30 23:10:42)
标签:

为什么

越野行走

可以治疗

腰肌劳损

持杖行走

科学健身

姚新新

专家建议

分类: 越野行走动态

越野行走信息

 

为什么持杖行走

 

可以治疗腰肌劳损?

 

为什么持杖行走可以治疗腰肌劳损?

持杖行走时,利用手杖,使一侧手臂、脊柱和另一侧腿形成“环”状。


     上个月,中央电视台海外栏目“中华医药”播放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位72岁的老奶奶,天天到天坛公园持杖行走,经过几年的锻练,治好了多年的腰肌劳损。早先刷牙都要一只手扶着面盆,现在居然可以不费力的端起一大盆水。让那些同样也是腰痛的人羡慕不已,不光是北京人,连许多外地人看了电视都纷纷赶到天坛公园,说是要见见祝奶奶,还要学习持杖行走。
     持杖行走也称越野行走,是一种使用两只手杖行走的运动,不用跑步,即可达到慢跑的健身效果,还可以减轻膝关节和腰椎的压力。以前,我们只知道持杖行走在减肥、“降三高”、保护膝关节方面效果很好,但能治疗腰肌劳损,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为此,我们拜访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主任郭险峰大夫。郭大夫是骨骼康复的专家,尤其在引进北欧的锻炼内层肌的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郭大夫说,持杖行走治疗腰肌劳损,有科学依据。
     人体脊柱的肌肉,可分为内层肌和外层肌。内层肌把一块块的脊柱连成一个整体,对人体的“关节链”起到稳定的作用;而外层肌负责运动,例如人体的前屈、后屈、侧屈等,都是由外层肌的收缩来完成的。内层肌若失活,发生萎缩,不仅会造成疼痛,还能造成外层肌的过度劳损,甚至会破坏脊柱关节面间的正常生理结构,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等,从而加剧疼痛。因此,如何激活内层肌,使之恢复功能,成为缓解腰背疼痛的重要一环。
 然而,激活萎缩的内层肌却并不容易,难点在于内层肌不受神经的自主支配,我们一般的活动腰部,往往使外层肌得到锻炼,而内层肌无法改善。
     那么如何才能使内层肌得到锻炼呢?郭大夫讲,那就是使脊柱产生非自主性的,适宜的晃动。所谓非自主性,就是这种晃动不是脊柱的肌肉自主收缩产生的,而是通过某种外力使腰部产生的晃动。内层肌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发力克服晃动的影响,从而得到锻炼。所谓适宜的,就是晃动要适宜,既不能大也不能小。晃动太大,外层肌会发力,内层肌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晃动太小,内层肌锻炼的程度不够,效果不好。另外,就是要持续。较长时间,经常性的锻炼才能恢复内层肌的功能。
     持杖行走时,一边是脚的支撑,另一边通过手杖撑地,使包括脊柱在内地各关节成为一根两头着地的“环”,(见图)这种“环”状结构,为内层肌的锻炼提供了条件。一方面,由于一侧是不稳定的单支手杖支撑,会使脊柱产生非自主性的晃动(若是扶着墙或栏杆行走就不会产生适宜的晃动),为克服晃动维持关节的稳定,给内层肌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个方面,由于是个两头着地的“环”状,又相对稳定(不会象徒手行走时,脊柱就像一根一头着地的棍子,容易产生过大的摆动),不会产生太大的晃动,从而避免了外层肌的发力,使内层肌得到锻炼。此外,持杖行走相比徒手行走会感到轻松,很容易坚持较长时间,从而又满足了内层肌锻炼需要持续的要求。
     总之,持杖行走,使不容易得到锻炼的腰背内层肌得到了锻炼,恢复了功能,使腰肌劳损得到缓解,不妨一试。
 


                                         姚新新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