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中轴线前门天街历史古迹崇文区文化前门正阳门箭楼杂谈 |
前门大街及正阳门箭楼
前门大街自明朝扩建外城以后,就成了北京城里的寸土寸金之地,这里人来货往,商甲云集,热热闹闹地延续了几百年。前门之所以能成为北京最繁华的一条街,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因素分不开。自明朝迁都北京后,前门外建起了铺面式的“廊房”;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政府将浙江、苏州等地的富豪搬迁到此落户;嘉靖23年(1553年),北京南部增筑外城;经大运河运来的货物抵达通州码头后,大部分运到这里集散,更招来各地商客落脚南城,摊店、集市纷纷出现,最终形成了前门商业区,造就了前门大街的繁华。
前门大街热闹,街里的几条巷子也不逊色:鲜鱼口街隔前门大街与大栅栏街相对应,建于明代,清代成规模,店铺密度和客流量不亚于大栅栏;布巷子因清朝初年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自己生产的土布运到这一带出售而得名;肉市街里的广和茶楼和全聚德饭庄吸引了众多戏迷和食客;果子胡同因清宣统年间有60余家批发干鲜水果的果子行于此而被公认为北京两大果子市之一。
几百年来,前门箭楼饱经历史沧桑,成为历史变迁、祖国荣辱的一个见证。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从这里跃马扬鞭直捣皇宫,推翻了明王朝;八国联军曾在这里耀武扬威;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曾从它的身上踏过;它也目睹了中国人民反对国内外敌人统治压迫的一次次英勇斗争的壮丽场面;它曾张开双臂,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的钢铁洪流;它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一道,欢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1915年瓮城被拆除前的正阳门
清末的正阳门箭楼
清末的正阳门瓮城东闸楼
清末的正阳门西闸楼
1915年-1916年北洋政府改建后的正阳门箭楼
1916年改建后的正阳门箭楼
关帝庙
关帝庙内
清末明初
民国初年人力车
骆驼队
清末民初
1901年慈禧、光绪回京时搭设的彩楼
1937年8月8日
1949年2月3日
入城式先导指挥车
骑兵部队入城
欢迎解放军入城
学生表演街头剧欢迎解放军
农民欢庆解放
民国时期
鲜鱼口、前门大街
鲜鱼口
2001年改建
文革时期的前门大街
改革初期前门大碗茶
正阳门箭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