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兴趣培养之班级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张幼雅二)
(2008-10-20 21:03: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之营造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
语文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科,学生读得多了,积累也就多了,语感也就形成了,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但仅仅是课堂上的阅读和对课本的阅读是很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搞好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也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这样的方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很投入地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接下来这三年,我想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扩大学生阅读量上花点工夫。
一、开学第一节课,造势灌输意识
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就向学生提出了班级语文学习口号:“阳光阅读,快乐写作”,并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美好的期待,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热爱书籍的人,健康愉快地阅读,轻松自在地写作。建议班级成立读书角,创办语文学习报专刊,征集刊名与办报设想。后来征用了杨芊芊同学的“芳草园”作为班级语文学习报的刊名,接受了李杨同学“今日低吟浅草间,明日展翅高树巅”的班刊目标设想,整合了多位同学的刊物说明:“芳草园”是我们心灵休憩和自由飞翔的乐园。在这里,她可以记录我们的心路历程,留下一页页美好的记忆。就让我们在阳光阅读与快乐写作中放飞我们心灵的梦想,就在这洋溢着墨香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创造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统一了语文学习报几个固定版块:“畅游书海”(推荐读书篇目及好书介绍);“书香心语”(学生优秀的阅读积累、阅读感悟,富有个性的读书笔记等);“阅读(写作)快线”(或阅读方法,或写作窍门简介)等。
二、推荐阅读书目,引领阅读方向
阅读的乐趣不仅仅取决于场所,还和读什么书有着极大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发挥“好书”天然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无意”兴趣,让他们一见生趣,爱不释手。所以,在书目推荐的过程中,我就综合地考虑了班级学生各种不同的情况,根据阅读能力的差异,阅读量的差异,阅读作品类型的差异以及初中生课标阅读要求和初一课文编排选材特点,向学生推荐了初中三年必读书目和初一选读书目,尽量做到体裁多样,内容全面,以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于精神领域而言,学生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是我们每个老师应尽的责任。推荐书目也是守住学生读物的阵地,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书,经典的书,做有思想的人,有根的人。
三、减少机械低效作业,保证阅读时间
要求学生每天有阅读,保证课外阅读的量和质,就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现在很多学生除了没兴趣看书的,基本上都会说自己没时间看书。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的学生在现时的升学压力下,确实很难保证有阅读的时间:每天早上7点多到校,晚上6点多到家,吃完晚饭,要做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四科作业,有时还会有其他科目的作业要求,即使平均每门功课花半个小时,也已经要两个小时了,实际情况可能还没这么乐观。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如课前两分钟的古诗词诵读,每周一节的课后阅读交流,每周一次的师生共读。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的低效作业,把学生的时间释放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
四、坚持师生共读,提升阅读兴趣
为营造更浓厚的读书氛围,师生共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打算每周固定一个时间,用来安排纯粹的“读书”。或人手一本自己喜爱的作品,就那么静静地看,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或开展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在读书时间,我会手捧读物,坚持陪读,随时与学生交流,解决他们在阅读时的困惑;或亲自朗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或由学生朗读他们喜欢的作品给大家听,在听读中,让学生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由听书到主动阅读的转变。
五、转变家长观念,赢得家长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正确认识阅读的作用,也有个别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是“看闲书”,是“消磨时间”,甚至有粗暴地没收课外书籍的做法。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毕竟有限,我们还必须让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支持和指导。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也跟家长谈了自己的设想并解释课外阅读的重要,希望家长能改善家庭阅读的环境,提供孩子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充足的阅读材料。加强阅读监督,可能的话,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