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市场链“SST”机制
(2012-08-23 11:34:23)
标签:
财经 |
海尔的市场链“SST”机制
2012-5-3
9:52:13 百度文库消息 来源:百度文库 浏览:364 次
市场链机制是海尔为了迎接国际化、网络化大潮流,全面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创新举措。市场链就是要使外部市场目标转化为内部目标;把内部目标转化成每个人的目标;把市场链完成的效果转化为每个人的收入。
企业外部的大环境是市场经济,内部怎么办?张瑞敏认为,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提是每个员工必须先在市场之中,必须通过企业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整合,使市场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建立内部市场链。企业的主要目标由过去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每个人的利益都与市场挂钩。具体做法就是“SST”机制,即“索酬”、“索赔”和“跳闸”。索酬就是通过建立市场链为服务对象做好服务,从市场中取得报酬;索赔体现在市场链管理流程中,部门之间、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间互为咬合的关系,如不能“履约”就要被索赔;跳闸就是发挥闸口的作用,如果既不索酬也不索赔,第三方就会跳闸,“闸”出问题。
由此,海尔发明了“市场工资”概念,即用市场目标的唯一性和市场效果的真实性来对工资加以衡量。比如,洗衣机开发部的工资来源以市场的订单为依据,订单多,则工资收入高;反之,可能一分钱也没有。
张瑞敏对此阐述说,你的工资不应该是你的上司说了算,应该是你的市场说了算,而谁是你的市场呢?你的下道工序。比如说,原材料的采购者,使用者就是他的市场,原材料不好就向他索赔。而生产者的市场是检验者,检验出来问题就代表用户向生产者索赔。真正进入市场后,销售人员销售产品的时候,售后服务人员是销售人员的市场,有维修发生我就要向你索赔。推行这种市场链非常非常困难,需要非常非常细。我当时在内部说,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谁都不害怕。
原来是职能关系的各部门全部变成市场关系,像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等等,全是直接为用户服务的。比如,流程再造前,海尔各产品事业部的车间要维修设备必须层层上报,从事业部长开始层层批准,逐级分解,而且维修人员维修的越多,工作效果就越好。再造后,设备事业部与生产车间之间变为市场关系,目标是“零停机”,设备事业部必须提前维护设备,预防问题发生。否则,生产车间按设备停机时间向设备事业部索赔。
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交易,如果企业内部不是一个交易的主体,员工不是一个个自主管理的主体,那你不管怎么努力都是白搭,就算我是个神仙,也不可能掌握市场变化的所有信息。
前一篇: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