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自媒体形态做产品

(2014-03-10 09:51:44)
标签:

产品

自媒体

记者

发展

程苓峰

    或许很多人同我一样,最开始知道自媒体这个概念是源自程苓峰老师,那时候峰哥刚刚辞职全心做自媒体,并且公布了自己自媒体的收入后,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让人着实艳羡。有了成功案例,效仿对象也纷纷出现,很多IT记者也都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文章。慢慢的做这个事情的人多了,自媒体这个概念在 行业里也就火了起来。或许很多人都很羡慕那种整天不用上班,还能有丰厚收入的生活吧。

    虽然对峰哥这样的自媒体多有羡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红火背后程 苓峰个人的积淀。仔细想想你会发现那些靠着写文章积累粉丝的自媒体,要么是在行业里混了很久,例如峰哥、林军,要么就是自己本身就是靠写字吃饭的人,例如 赵楠,他们不仅对行业有很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认识很多大佬级的人物,所以内容有料。对于这种类型自媒体的可持续性我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些自媒体的经营者是在 掏空之前自己积淀的内容,一开始更新频率很高,但慢慢的其更新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趋于稳定。自媒体的门槛很低,但是我们也别忘了,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自媒体 就需要可持续性并且频次不是很低的给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不管现在各个自媒体账号是否成功,但是自媒体的这条路从现阶段来看至少是可行 的,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第一点是信息的泛滥,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越来越困难,面对用户复杂的喜好,仅靠着网站官方的力量难以满足;第二点不得不说的就 是网络条件的成熟,社交网络是自媒体成长的土壤,自媒体寄生在别的平台中会使其更易找到目标用户。而且现在很多平台对自媒体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拿IT作 者的自媒体来说只有在一些科技网站上曝光率高了,个人自媒体的粉丝才有可能增多。


    或许是因为自己身处IT行业的关系,所以我所接触到的自媒 体账号的经营者大多都是IT作者,但是自媒体这个概念绝不仅限于此,探究一下自媒体的本质其实是推荐和分享,推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把别的内容拿过来 进行加工和筛选;分享自己的感想,完全是原创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一个或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把自己喜欢的内容集合起来借助一个平台进行传 递。当自己的喜好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后,自媒体的受众随之也会越来越多。而做自媒体的这个人或是这群人,更多的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或是自己对某个事物的 熟悉,如果你是一个美食爱好者,那么你就可以推荐一些美食菜谱给大家,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就可以把一些旅游中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你是一个穿衣达人,就 可以推荐一些不错的服饰和穿衣搭配技巧,所以自媒体这个概念可以扩展到很多领域。


    自媒体的发展思路大多是先在一些具有社交属性的平台上建立 账号,聚拢一批粉丝。当随着粉丝数量到达一定的量级,有了一定的忠诚度后,自媒体也会随之壮大,有些会推出自家的产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例如我个 人平时经常关注的一个自媒体账号——最美应用,原来只是在知乎和微博上做文章推送,最近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不过虽有自家产品但是很多自媒体还是会施 行自家产品和第三方平台同步发展的策略,这种做事方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你的自媒体在其他平台(主要为社交网络)上有了一定受众后,当你推出自家产 品时,很容易将在已积攒的用户转化为你自家产品的用户。从做产品的思维讲,我们可以将自媒体看作是产品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产品试错和产品起步的一种低成本 方式,这个阶段一来可以试试产品的服务是否有用户,二来可以挖掘产品的初期用户。初期用户都是被自媒体的内容吸引,所以从产品类型上讲,自媒体更适合做内 容型产品。其实用户要成为自媒体的粉丝门槛并不低,自媒体吸引的粉丝会是对某一方面非常感兴趣的群体,把一群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潜在的一个益处就是 人人都有产出内容的可能性。当自媒体开放给用户创造内容的权限后,自媒体就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兴趣社区,而最开始成为自媒体粉丝的那些人就是最有可能成为 社区中创造内容的用户。


    如果说自媒体发展成为一款产品的主观因素是经营者个人理想的话,还有其客观因素。对自媒体而言,内容的产生和需求的 满足形式都是由其所在的平台决定的。 因为是靠着内容作为吸引点,自媒体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形态主要为文章,各个平台中提供的编辑器大可满足,可随着发展壮大,文章形式已经无法成为满足自媒体 发展的最好形态了,且自媒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除了内容层面外还会增加功能方面的需求,平台难以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所以这就成为了自媒体发展成为一款产 品的客观因素。


    当自媒体发展成为一个产品后,背后的经营者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其实现在有些自媒体账号已经不是一个人了)。相比较做自 媒体而言,做一款产品显然是一件更有挑战、更需要精力的事情,而且很多人或许也不想发展成所谓的产品。可如果你真的想打造一款产品的话,不妨用自媒体的方 式先试试水。


    欢迎转载,但必须附上原文链接!

在微信上关注马虎眼(微信账号:mahuyan),第一时间收听来自马虎眼的文章


http://s6/mw690/50f98889td9f89e071cb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