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感悟(1)

(2011-09-27 19:12:58)
标签:

产品设计

技术部门

纠结

开发过程

美观性

算起来自己从事产品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在工作中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在这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经验很重要吗?

这是很多对产品工作有兴趣的童鞋都会问的问题。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重要。在未入行之前,我找产品工作的时候看到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中写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当时我也很不解,扪心自问经验真的很重要吗?直到工作以后才切身感受到经验的重要性,比方说我们在做产品的原型的时候,对于功能在页面中的位置,页面文字的颜色搭配等细节问题。如果一个人毫无经验,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随意搭配,毫无依据的凭自己感觉去做,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会犯一些小错误,虽然有了美观性,但是整个页面没有轻重点之分,或者说把功能的轻重点划分错了。通常来讲,重要的功能在页面显示上应该突出一些,而一些不常用或者不太重要的功能可以适当的隐藏一些。至于说判定某功能是否重要的依据,不同类型的网站、不同的公司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认为产品设计工作主要就是设计网站页面的话,而你也非常喜欢钻研页面设计的话,那你应该从事的是用户体验或交互设计方向。产品工作是远远不只设计页面那样简单的,产品人员还需要去设想产品功能逻辑上的关系,防止让用户钻漏洞,避免功能逻辑上的缺陷。比方说一些网站设有邀请奖励的机制,那么产品人员在设计上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避免同一个用户多次注册而获得奖励的这种作弊行为。举个电商网站的例子,很多用户会打电话查询订单方面的一些问题,产品人员设计的网站的管理后台系统,就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得客服人员在解答用户问题时,快速而有效。说到这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产品人员招聘要求中会有逻辑思维强的要求了。

其实问题还有很多,我在这只是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2)严谨一点

不管是做什么,端正态度都很重要。一个产品从idea到正式上线,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我们讲产品有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就实际情况来讲,产品部门在战略层做的工作比较少,大多数公司中,战略层都是由公司的管理层决定的,产品人员做的主要是把控产品的方向。不过从范围层开始产品人员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在整个过程中,产品部门做的事情包括概念图、逻辑图、数据分析、用例图、流程图、UE、PRD、测试文档等等,之所以会做这些事情一来是为了使产品人员自己的思路清晰;二是为证明自己的一些想法提供依据,可能是给Boss和同事看的;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技术人员需要有依据的开发,例如UE、PRD等这些都是技术与产品之间的桥梁,传达产品人员的想法。看到一些圈内人会问别人要PRD的模板,讲到PRD怎么写,流程图怎么画,我觉得这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做这些事情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技术人员明白我们的意图,只要能表达出我们的想法并且让文档的阅读对象明白就可以了。但是产品人员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PRD中功能的描述要详细,文档要写的严谨,语句无歧义。

有些公司的产品人员,他们并没有那么多讲究,有的甚至直接从画原型开始,之前的工作都省略了。圈内人喜欢将这样的产品人员称为野路子。说实在的这种做法,做出来的产品也未必就见得会差。但如果前期工作没有做,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功能上的逻辑产品人员往往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后期会出现缺这个少那个的问题,到时候再补救就很容易乱套。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周全,当然这并不是说产品的功能越多越好,互联网行业人尽皆知一道理——产品要做减法,这不仅体现在功能上的缩减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把原本复杂的功能用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

3)沟通很重要

前面说产品部门所作的一些工作有些是为了提醒自己,有些是技术部门开发所用,还有一些是给管理层看的。虽然我们希望将PRD写的更完善,我们也会跟技术部门开评审会议,可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还是难免要和技术部门沟通。人都不是万能的,别人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产品的构想在你心里很明白,但是技术、运营人员他们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在评审上技术人员当时明白了,但在开发过程中也还是会有含糊的地方,需要产品人员给他讲解。为了不使得技术人员做出来的产品偏离方向,并且使各团队之间能够更好的合作,沟通是必需的。

4)及时补救

是人不是神,做的事情不可能完美。设计是一件很有弹性的工作,好的设计不是说靠着长时间就能做出来的。时间仓促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产品体验往往不够好,有时产品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增加或改动某些功能。这时候就需要产品人员及时修改相关文档并与开发人员沟通协商,如果能赶在开发人员动工之前补救自然最好,因为这会减少人力成本。不过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理想,但不管怎样处理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要秉着宜早不宜迟的原则。

5)工具重要吗?

又是一个问题。如果你拿这个问题问我,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觉得不重要。一些牛人用Word也能做出Flash动画效果,对于这样的人我也很佩服,但是这种做法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对此我个人是不提倡的,工具本身就是方便人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工具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样的事情如果说你做出来的效果美观性不如别人这并不重要,但如果产品的逻辑没考虑清楚这才是最可怕的。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对于一些用到的工具应该尽量精通,而且产品工作需要使用的工具,Axure、MindManager等学起来都非常简单。对工具最大化的利用,做出来的东西美观性好一些,会在沟通过程中提高聆听者的积极性。另外别人也会觉得你很专业,可以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心。

6)一个人一个看法

前段时间微博上特别流行的一条微博:一个苦逼的设计背后总有一群指点江山的神,这条微博之所以被很多产品人员转发我想是因为大家心里产生了共鸣。有很多人说做产品讲究一种感觉,对于产品未来的样子,团队里通常也是各持己见,就连开发人员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毕竟人都是有思想的动物嘛!应该讲这也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的起始原因,产品人员需要去给别人讲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优势在哪里,去说服别人认可自己的设计。通常产品人员也常常会为一处设计而争论不止,彼此之间难以说服。判定一个产品是否成功的决定权在用户手中,所以说产品设计能否成功只有等产品上线后才能知道结果。可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采用一套方案,这时候怎么办?没办法,只能由领导拍板了。设计被否决的那一方肯定会有些不舒服,有些无奈,但没办法做产品就是这样。时间长了,自己也就慢慢理解了。

7) 很纠结

做产品这段时间以来,让我感受非常深的一点就是纠结。某个功能该放在哪里,该使用什么颜色,文案怎么写才能更人性化,我们常常需要为一些设计中的细节而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有时候我们为一个问题苦想了一天可能都没有什么成果。虽然有数据作为依据,但数据只能作为参考,纯粹依据数据其实并不靠谱。设计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很多,一个产品的改进会有众多设计方案提供选择,而我们终究需要选择一种,纠结之处就在于如何选择?虽然纠结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有纠结就有思考,有思考就有收获,有收获才利于自己成长。

自己的工作时间并不是很长,对产品工作理解还不是很深,或许大家会觉得此文杂而精。以上几段只是自己工作以来的一些感悟。暂时先写到这,由于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很多道理尽管心里明白但表达的却不尽人意,忘请谅解。自己的看法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这里还希望大家多多拍砖,不吝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轻博客之战
后一篇:一丝小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