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青年杂谈 |
分类: 醉茶录 |
重走青春的尴尬
“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记得刚刚开学的周末,窗外濛濛下着小雨,任电脑屏里的主人公们重走青春,我躺在床上,不觉广阔的天空被屋檐偷吃,二十岁发了淡淡的霉。
电视里是一群困惑的青年,老大何东,本是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却始终找不到生活的激情,只觉一切都是被安排的,便带着三个堂弟——从小到大困在医院的骨科医生何西,怀专利而不遇的海归何南以及一无所长却不安平庸的游民何北——重走青春。剧中人物似乎都有我们的影子,从小学开始我们便忙于各种培训班,应付各式各样的作业和考试,及至大学,不少同学投入到考证、考级和各种评奖评优之中,毕业前夕,则是考研考公的胜景了。似乎我们一直都在忙碌,可常常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忙什么。你是否有过“重走青春”的冲动呢?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话锋一转,想到何东父亲何守一为实现儿子的理想而隐瞒病情,最后死去,你或许会说何东一心只顾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感受,却推卸了作为儿子的责任,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然则,我们似乎总把责任等同为一种关系,譬如在学校里我们必须要为集体做具体的贡献,在家里我们必须完成“养儿防老”这个古老的命题。责任,如果回归到个体,它或许更应该是对于自身的不断完善。无论是何东还是我们,我们最大的责任,并非是必须做出多大多大的丰功伟绩以名垂青史,也不是一辈子守在父母膝前,而是不断完善自身,成为一个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人,而不依附任何人或团体。在何东还是公务员的时候,他属于“吃皇粮”的体制内人员,看似安安稳,却压抑了作为青年人的创造力。当他重走的青春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父亲何守一赶走何东的那场戏,何守一的生气,或许除了对儿子以外,还有对妻子过分“爱护”儿子的不满,他赶走何东,心底或许也在默默支持他。剧中的何守一,在何东的身上,或许,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他何尝没有过“重走”的冲动? 他娶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妻子,一生安稳却平淡无奇。如果他的儿子像他一样中规中矩,继续端着铁饭碗,安稳地工作,顺利的结婚生子,孙子再重复一遍,他就会真的快乐吗?至于癌症,重病,死亡,即使何东什么不干天天守在父亲的床前,该来的也依旧挡不住。
责任,我们往往把它当做了一种负担,因此何守一过得很痛苦,和不喜欢的人过了一辈子。并且,这种痛苦也成为了儿子的痛苦——无尽的争吵。责任绝不是负担。何东重走青春,在传统观念来看的确没有顾及他人感受,但作为个体来讲,他是成功的,是勇气的,至少,他后来是快乐的。平等,并不仅仅是每个人都有考试获得安稳工作的权利,而更是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资格。“重走青春”,它不局限于年龄,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心态,我们也未必非得走遍天下,但必须要有特立独行的人格和不懈的追求。
写到这里,我似乎应该拿着《考研英语单词》去奋斗了,窗外国考讲座的海报前也不时有行人停步,毕竟我们的爸爸不是何守四那样的老板,也没有何东那张银行卡。不过,重走青春在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只要还有一颗不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