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条件提供作文素材
(2014-03-15 20:35:55)
标签:
作文素材家长关注帮助孩子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首先,家长应在孩子校外时间,针对孩子作文的不同主题类型,尽可能陪伴带领他们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富有作文素材的活动,如带们游玩、制作、听讲、观赏、评辨等,当好他们的辅导老师,寓教于乐,见机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启发他们发现、提炼作文素材,养成他们凡事都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的好习惯,提高其觉察写作素材的敏感性,切莫漫无边际,无所用心,走马观花,把宝贵的时间和难得的机会白白地浪费在无聊的玩乐之中。例如,2013年上海电视台《吃遍上海》节目播放浦东新区召稼楼古镇“一碗清橘面”的广告后,孙子就急着想去品尝,今年春节年初七我带他专程去那里游玩,目的是圆他品尝那碗特色面的梦,没想到店家还在过年,没开门,白去了一趟。这就使我意识到,不能让他失望,一定要让他品尝到这碗面之后,利用这个素材,引导他好好地写一篇作文,事隔一个月,我把写作文的任务交代给了孙子,并请他父母亲自带领再去召稼楼,这天,他终于品尝到了那碗清橘面,如愿以尝。最后,他认认真真地写出了一篇高质量的作文《一碗让我如愿的清橘面》。
其次,作为家庭老师的家长,必须多做弥补孩子作文素材不足的工作。本文认为,只要有心,一直置身于社会大课堂的家长,当孩子不在身边时,在我们的活动范围内,可以代为孩子用心发现适合他们写作的素材。例如,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全国32支代表队有8支代表队杀入半决赛后,只剩下15名选手进入决赛,我陪孙子观看了决赛。当最后两名选手对决时,浙江队陆佳蕾同学“婉娈”二字书写正确,获得冠军,同队的于加敏同学,将佯嗔之“嗔”,错写成“瞋”,一个边旁之差(口旁写成目旁)与冠军失之交臂,获得亚军。当即就以此为素材,引导他思考“如何小中见大,严肃对待知识,凡事都讲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道理,并要求他利用空余时间写一篇这方面的作文。
又如,中国女运动员李坚柔在索契冬季奥运会上夺得女子500米速滑冠军后,记者采访时,她根据四年来刻苦训练准备的体会,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胜利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觉得这句话很有份量,对正在苛求知识的孙子来说很有教育意义,也是一种极好的作文素材。于是,我给他专门讲解了这句话蕴含的“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胸有成竹”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意义,要求他牢记这句话,落实行动,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再是,在偶然发生的事体中,也可以帮助孩子寻找到感兴趣的作文素材。例如,还在孙子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我带他去中央公园玩,当我牵着他在湖沿上走动时,趁我不备,他好奇地往水里探脚,浸湿了鞋子、袜子和裤子,把我吓得一跳,一把拉住他,拖着他湿漉漉的身子,让他坐在一处凳子上,脱掉鞋袜裤,在夏日下晒干后,重新游玩。我觉得,他虽然不懂,有点闹洋相,但以此为素材,帮助他策划一篇记述作文也是不错的选择,后来他按照我的要求真的写了一篇带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写得不错,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就这样,我带他去过松江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中共二、四大会址、多伦路名人文化街、钱学森纪念馆、鲁迅纪念馆、上海电影博物馆、铁路博物馆、邮政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等等,每处参观,我都本着提高他作文水平的意愿,耐心地给他讲解提示,启发他从中自觉地捕捉提炼适合自己写作的素材,搞好有关素材的积累,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实践证明,这种走出课堂,向社会、向实践要素材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应该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