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让老人生气也是孝顺

(2013-10-13 09:31:12)
标签:

老人与子女

财产与继承

对老人要“五不”

赡养与孝顺

分类: 情感

近日,上海公布今年全市百岁以上的老人有1326人,最高寿女性是114岁的李素清老人,男性是111岁的秦茂堂老人。这些人瑞共同的长寿秘诀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其中,大部分百岁老人都是子女孝顺,有晚辈的悉心照顾。所谓孝顺就是对老人的孝敬和顺从,老人心态乐观与否,除其自身素质与承受能力外,与子女是否孝顺密切相关。因此,子女在说服和劝导老人正确对待面临的挫折、病疾、困难,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从老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多做使老人满意、高兴、温暖的事情,尽可能避免老人生气,维护老人乐观心态,这不失为是对老人的孝顺。

就源头来说,来自社会、家庭及老人自身的矛盾与问题都会引起老人生气。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老人晚年得到普惠和保障,对党和政府都心存感激,他们心态良好,比较满足。但是,由于老人活动范围很小,基本上围绕家庭转圈,都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家庭成员,与家人,尤其与子女有着最直接的情缘关系,所以,子女的不当举动,即一些牵连老人的小事、琐事、顽心事、切身事,往往都会成为引起老人生气的主要诱因。怎样不让老人生气呢?

不要打老人小算盘。如今,发生在家庭的纠纷,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情形如何复杂,争斗如何激烈,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争钱夺利。现在的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只愁子女争财产,很多老人垂老暮年,人未仙逝,权益早已失手。子女两眼紧盯着老人的房产和金钱,在法治、调解、庭审、咨询等媒体栏目中,子女与父母、兄弟与姐妹,打“权益保卫战”的案子已是屡见不鲜。房产财产是老人用于应付急需的最后经济屏障,对内人的算计,老年人历来具有“严防死守”的心理,为了让老人开心、放心、相信,子女们千万不要打老人的小算盘,随老人便。须知,就是不打小算盘,只要你是合法继承人,老人的遣产最终还是你的。如果打小算盘,效果就适得其反。

不要与老人争输赢。老人是老小孩,既然是“小孩子”,在处理无关紧要的问题时,就要把老人当小孩看待,像呵护小孩一样呵护他们。一定不要与老人论英雄、争高低,如果说,社会上流行“好男不与女斗”的话,那么,在家中,子女们就不要与父母斗了。尤其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前,不要嫌老人唠叨、折腾、牢骚与不满,要听得进老人偏向一方、矛头指向自己的话语,看得惯老人所做的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要知道,父母已老,性格脆弱,爱听好话,经不起刺激与打击,为了让老人开心、宽慰、舒心,对老人就得宽容、大度、让步、唯心点,哄着点,放老人一码,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要跟老人顶嘴、争斗、较真。

不要推老人于“风口浪尖上”。子女不和,大多与争夺老人财产有关。他们拿老人出气,向老人开闩,把老人顶在杠头上,往往以牺牲老人的权益为代价,换取自己的利益平衡。这种做法是很不道德,极不孝顺的。为此,要把解决兄弟姐妹的利益矛盾与正常瞻养老人严格区别开来,不要因为前者而影响乃至放弃瞻养,更不要将瞻养老人作为解决双方矛盾的筹码,相互攻击与要挟。在老人眼里,子女都为己出,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人看到由于自己房产财产继承问题引起子女们无休止“内战”,心态无论如何是好不起来的。为了不让老人受气,最好的办法是利益当前,“搁置争议,共同瞻养”,让老人在和谐平静的家庭环境中安度晚年。                       

不要莫视老人的诉求。人到晚年,会遇到很多老年问题,都会有诉求,对子女有不同的期待。有要钱零用的,有要求购物的,有生前嘱咐的,还有身后按排的……,期待实现了,要求满足了,老人就会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心安理得地离去。不然,就会给老人和子女留下终身遗憾。要知道,老人经历了时代的磨炼,懂得节俭,通常不会提出无理诉求,他们的需求是极其有限、非常微小的,因此,子女们尽可能给予满足,那怕是心理满足也好。从瞻养的意义上讲,重视并满足老人的诉求,也是对老人无私付出的回报,如果连老人起码的诉求都不给满足,还谈得上孝顺吗?

不要推卸养老责任。有些子女钻法律“难辨养老责任、均等继承遗产”的空子,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尽到义务,遇到老人需要解决问题,好赖则赖,能拖则拖。他们平时只顾自己,对老人不闻不问,尽量回避,有的甚至十几年不和老人见面,连父母丧事都不参加。但轮到他们继承财产时,却声称自己是子女,是法定继承人,当仁不让,分毫必争。现在,为什么有儿有女的空巢老人那么多?为什么老人居家而子女不扶养?为什么老人死去多日无人知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子女不尽责造成的。为了使老人不吃苦,不生气,不失落,不绝望,必须破除以取得老人财产的多少区分赡养责任的错误观点,抵制把父母的财产当作“国有资产”,不问尽责任多少,但求均等继承的做法,恪守法律赋予自己的责任,当好老人的保护神。因为,赡养老人天经地义,责无旁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