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前不孝 身后伪孝 又有何用?

标签:
老人子女孝顺死者伪孝顺花样 |
分类: 情感 |
论规模,来人多多益善,人气越旺越好。因为,如今参加平民百姓葬礼的人,都不是空手而来,来者要价年年看涨,过去远亲送一、二百元,如今要送五、六百元不算多,近亲要上交千元以上,全村的人挨家挨户要派代表出席,他们也要送钱。一次葬礼总共可以收取七八万元,多者收十余万元。这笔不菲的礼金用在吃喝丧宴上足够有余。一般丧家要请二十多桌,有的要请三四十桌。桌上菜肴跟婚宴酒席不分高下,直到客人满意。要是死者或丧家主人有点身份,可以夹杂公私兼顾,其铺张的程度就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了。
论哭殇,新套老套一起上,真的假的一起来。现在丧事,不能满足于传统做法,已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有人掉真泪(孝者),有人掉假泪(不孝者掉的鳄鱼泪),还有播放哭带、请人代哭(以获利为目的的专业代哭者)的外来泪,虚假掺杂,真伪共存,令人捧腹。
认追悼,名堂越来越杂,捆绑越来越重。不只是召开一下纯洁的追悼会,寄托一下人们对死者的哀思,而是在追悼会上捆绑了许许多多的花样,现场配有三五成组的专业哀乐队,吹鼓手们穿着类似军乐队员的服装,稀稀拉拉地吹奏着几首曲子,有迎宾的曲子,有哀乐曲,有出殡曲等。过去死者入敛后,马上送去火化,现在还要一个举行出殡仪式,在场的人,面对榇棺行三躹躬,为死者送行,殡仪馆六个壮小伙穿着制服,分居棺材两侧,举棺肩扛,像送大官们出殡那样,走着整齐的起步、正步,让装有死者的棺材在他们的抬举下绕场一周,棺材最前头,还有一名出殡队员陪伴丧家主人(捧死者照片的儿子),撑着一把黑雨伞,为死者遮风挡雨。棺材的后面,是家人与来客的送葬队伍,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浩浩荡荡,前呼后涌,将死者送上归天之路。尸坐轿子,安知抬举?
这些精心设计的轰动葬礼,子女们肯定费尽了心思,不了解情况的人,似乎认定子女们对死去的老人非常孝顺,其实这是伪孝顺,是经不起检验与推敲的虚假行为。是否真孝顺,只要看他们在老人健在时的态度表现便可知晓了。
子女的孝顺对象是老人,老人是子女孝顺的唯一受益者,老人身前得不到关心、照顾和保护,他们离世后,子女却如此这般的“孝顺”,还有何用,对老人来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