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国玉玺在晋王朝是怎样传承的?

(2012-06-26 20:41:45)
标签:

传国玉玺

西晋

前赵

后赵

东晋

分类: 两汉两晋南北朝博文

 

    笔者在读完史记与前后汉演义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并发表了《传国玉玺在秦汉王朝是怎样传承的》一文,现将传国玉玺在晋王朝的传承情况发表如下:

前文说到,曹髦被司马昭战败,由常道乡公曹奂继位,取得玉玺。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逼曹奂禅位,黄门官捧着皇帝玺绶,敬谨上献给了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子袭父位,传国玉玺归于西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伦篡位成功,当了伪皇帝,徙晋惠帝司马衷及羊皇后出居金塘城。立己子司马荂为太子,玉玺归司马伦。见《两晋演义》上第12回,9698页。

司马伦在当时局势逼迫之下,不得已宣令迎还惠帝入宫,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下诏送司马伦父子至金墉城,并使尚书袁尚赐酒毒死了司马伦,传国玉玺复归为惠帝司马衷,见《两晋演义》上第13回,101页。

司马伦死后,其私党义阳王司马威企图入宫向惠帝夺玺,惠帝司马衷记在心中,向朝臣们说道:“阿皮(司马威小名)可恨,夺我玺绶,致捩我指,不可不杀”。随即将司马威杀害,见《两晋演义》第13回,101页。司马威夺玺未果,传国玉玺仍在惠帝司马哀之手

惠帝司马衷眼见忠臣侍中嵇绍被司马颖的石超军斩首惨状,吓得浑身乱颤,兀坐不稳,一个倒栽葱,堕落车下,僵卧草中,他随身所带六玺,悉数抛脱,尽被石超的兵士拾去,但被颖将石超当即喝令止住,使惠帝司马哀得以保全六玺。见《两晋演义》上第16回,127页。

司马越在与羊皇后的嗣位之争中,没有头脑的晋惠帝司马衷,当了替罪羊,平白无辜地被司马越毒死。司马越拥立司马炽为帝,即西晋怀帝,传国玉玺归于怀帝司马炽。见《两晋演义》上第19回,154页。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赵主刘聪下达了对洛阳的总攻令。部将刘曜、王弥等长驱直入抵达洛阳。攻入晋都皇宫,生擒了晋怀帝司马炽,后来,刘聪下毒酒将怀帝鸠死。见《两晋演义》上第25201203页。

晋帝国终于为他多年的恶业付出了代价,事后,刘曜将司马炽及六枚皇帝印玺(皇帝行玺、之玺、信玺和天子行玺、之玺、信玺)送到了前赵都城平阳。传国玉玺从晋室传到了前赵主刘聪之手

说明:由于晋怀帝司马炽所执的传国玉玺被前赵主刘聪夺得,故晋愍帝司马邺在位期间,朝廷无车马章服,唯桑版署号而已,愍帝为了取得关中武装地主的支持,凡是关中堡壁坞垒的主帅,都给予银印青绶和将军称号。见《两晋演义上》第26回,204页。因此,第二十九回之后,至东晋康帝司马岳时期涉及的玉玺,都不是传国玉玺,而是自制的银印青绶

前赵主刘聪死,子刘粲继位,传国玉玺归于第二任前赵主刘粲。

汉刘大将军靳准谋反,刺死前赵主刘粲后,自号为大将军汉天王。刘粲的靳皇后靳月华是靳准的小女儿,靳准自然能够得到传国玉玺。靳准称王后,为晋复仇,很快将传国玉玺交给了汉臣胡嵩,让他送还晋家,胡嵩不受此任,靳准一怒之下杀了胡嵩。刘曜在赤壁设坛自称尊位,卫将军靳康杀死从父靳准,取得玉玺,即派侍中卜泰赍奉传国六玺献与刘曜。曜欣然对卜泰说道:“使朕得此神玺,建帝王大业,实赖卿力”,从此,刘曜厚待卜泰。传国玉玺乃归于第三任前赵主刘曜,见《两晋演义》上第32回,254255页。

石虎攻陷长安,生擒前赵主刘曜,石虎还至襄国,将前赵主刘曜的传国玺赍献给后赵主石勒,奉为石勒赵帝。传国玉玺归于石勒。见《两晋演义》上42回,334页。

后赵主石勒死,太子石弘继位,但国家权力掌握在石勒侄子石虎手中,总摄朝政。石虎悉平乱党,欲篡移祚,石弘大惧,奉玺给石虎,起先石虎假意却玺不受。石虎废石弘为海阳王,迫令徙居,自称赵天王,升殿视朝,玺绶归石虎之手,见《两晋演义》上第43回,344页。 

赵天王石虎病重,封子石斌为丞相,录尚书事,生前有言,要让石斌继位,玺绶当付给石斌见《两晋演义》下第51回,412页。

石虎死后,刘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石世嗣太子位,就和张豺除掉了石斌,由石世即位,二十三天后,石斌的兄弟石遵又杀了石世和刘太后,自立为,一百八十三天后,石遵被石鉴所杀。石鉴在位一百零三日,被后赵大交将石闵所杀。新兴王石祇称赵帝,取得传国玉玺,石闵(即冉闵)攻打赵都襄城,石祇愿意许送传国玺,向燕将姚弋仲处救援,石祇屡战皆败,被冉闵所杀,赵国亡,冉闵取得传国玉玺,建魏称帝见《两晋演义》下第53回,425页。

北方鲜卑族慕容儁为从冉闵之手夺得传国玉玺,南下攻魏。魏燕之战,冉闵被燕将攒集活捉下狱,魏军被燕军围困,无奈之下,其子冉智和魏将蒋干,在邺城向东晋征西将军谢尚求乞救援,东晋正是看中了久违之后落到冉闵手中的传国玉玺,晋将戴施接到魏将蒋干救求信后,反复欺骗诈说蒋干,遂相信戴施,以玺为信物,将玉玺交给了戴施,戴施佯令参军何融,暗将传国玺付给了何融,谢尚接融所报,就遗晋振武将军胡彬在何融处迎玺,把传国玉玺送到晋都建康。从此,西晋怀帝司马炽之手流落到前后赵主的传国玉玺,重新传到了东晋穆帝司马聃之手见(两晋演义)下第54回,434页。

传国玉玺从晋怀帝司马炽失手,到晋穆帝司马聃复得,历时三十七年之久。自司马炽之后,愍帝司马邺、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所使用的玺绶都不是传国玉玺,而是自制的银印青绶。读者在阅读史书时要加以鉴别。

晋穆帝司马聃病死后,身后无子,母褚太后迎晋成帝司马衍长子司马丕即位,为东晋哀帝。哀帝病死,也无子,仍由母褚太后迎哀帝弟弟司马奕即位,为东晋废帝。因两帝平稳相继,故传国玉玺自然传给了东晋废帝司马奕之手

晋大司马桓温发动第三次北伐进攻前燕国,兵败枋头。桓温北伐失败后,大立威权,擅专晋政,欲篡权,图谋废立,按照参军郗超之计,架诬司马奕患疾,废奕帝位,贬为东海王。改立丞相会稽王司马昱继位,为东晋简文帝。把持朝政的大司马桓温,因自虑失位,就使散骑侍郎刘享,向司马奕收取玺绶,逼奕出宫,送奕至东海第中。同时,迎会稽王司马昱入殿,拜受玺绶。传国玉玺归于简文帝司马昱之手。见(两晋演义)下第63回,503页。

司马昱病死,太子司马曜即位,为东晋孝武帝,传国玉玺归于司马曜之手。孝武帝死,太子司马德宗即位,为东晋安帝,传国玉玺归司马德宗之手。安帝未年,晋将桓玄叛逆成功,自称楚帝,逼安帝临轩,司马德宗交出玉玺,由司徒王谧赍给了楚王桓玄,复徙安帝司马德宗入居永安宫,传国玉玺即归于桓玄之手,见《两晋演义》下89回。桓玄被刘裕部将冯迁杀死后,其侄桓谦将父亲原来在安帝手中夺得的玉玺还给了司马德文,再由司马德文转交给了兄长晋安帝司马德宗,使安帝失而复得传国玉玺。丞相刘裕密嘱书侍郎王韶之勒死了安帝司马德宗,奉德宗弟司马德文即帝位,为晋恭帝,传国玉玺归于司马德文。不久,被恭帝封为宋王的刘裕反逼禅让帝位,篡晋成功,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恭帝司马德文只得强颜欢笑,取出玺绶,交给光禄大夫谢谵,尚书刘宣范,赍送宋王刘裕,自己带皇后褚氏等,凄然出宫而去。秦汉传至晋王朝的传国玉玺最终归于刘裕之手并在刘裕建立的南宋(刘宋)继续传承下去。见《两晋演义》下第100回,785页。

大宋朝重新提及的传国玉玺是真的吗…

传国玉玺在五代史期间是怎样传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