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婆婆好是当好媳妇的核心
(2011-07-20 19:20:46)
标签:
媳妇婆婆公公妻子丈夫相处跟婆婆好 |
分类: 情感 |
清官难断婆媳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婆媳经。根据观察,当今社会大量紧张的婆媳关系,相当部分与媳妇(特别是外来媳妇)自身不够自律、跟婆婆不好相处有关。为此,本文试图从媳妇角度谈谈“跟婆婆好是当好媳妇的核心问题”。
人说一家之主是男人,我说是女人;你说一家之主是公公,我说是婆婆。因为,婆婆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通常情况下,婆婆是当家人,事无巨细都由她管,她所做的事情,与家庭全体成员有着紧密关联,连结着全家人的情,牵动着全家人的心。然而,在家庭危机中,最直接、最经常发生和最难处理的是婆媳矛盾,所以,协调处理婆媳关系的核心,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媳妇要跟婆婆好。因为:
媳妇与公婆的矛盾,主要是跟婆婆的矛盾,媳妇跟婆婆好了,公公就能得到宽慰。公婆心心相印,利益一致,某种意义上,婆婆心代表着公公的心,公公看见媳妇对婆婆好,尊重关心婆婆,公公也会高兴,他跟媳妇自然也会趋向好感,也就容易相处得好。况且,公公出于性别因素,有不少方面有所避讳,平时客客气气的,基本上不会与媳妇直接接触,更不会插手干预婆媳问题,万一有跟媳妇需要沟通的事项,通常也要借助婆婆之口,转达给媳妇商议解决。因此,相比婆婆,公公跟媳妇碰撞较少,发生矛盾的概率要低得多,媳妇跟公公闹僵的情况比较少见,而跟婆婆闹翻的情况时有耳闻。当然,媳妇也不能因为公公好说话而忽略处理好与公公的关系,公公对协调与改善婆媳关系具有旁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媳妇对婆婆产生的矛盾,会连累丈夫,媳妇跟婆婆好了,丈夫就能得到解脱。丈夫是公婆的儿子,处在妻子与父母这两个女人的夹缝之间。媳妇与婆婆闹矛盾时,丈夫往往会牵涉其中,不可能毫无干系,在家庭成员中,丈夫的处境最尴尬、最难受、最被动,也是最难应付和最不好做人的。他所面临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家庭琐事和婆媳纠结。因此,作为妻子,在婆媳关系紧张、不能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可以把丈夫作为改善婆媳关系的桥梁与纽带,通过丈夫的通融,将一些自己不便向婆婆直说的话语和事情的来龙去脉转达给婆婆,消除隔阂与误解,求得婆婆的理解与谅解,进而,达到跟婆婆好的目的。千万不要把自己对婆婆的矛盾推给丈夫,使丈夫顶在扛头上,拿他出气。母子连心,妻子跟婆婆好了,丈夫就更爱妻子,以妻为豪,反之,丈夫就要疚心,反感妻子。须知,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儿子是少数。凡理智而孝顺父母的儿子,绝不会一味迎合妻子,一起对付父母的。只有妻子跟婆婆好了,才能使丈夫从“两难”处境中顺利解脱出来,将协调关系的重心,由反复斡旋转向正常连结,无需在父母与妻子间来回忽悠,苦苦折腾。给丈夫解脱,实际上也是给自己解脱,两全齐美,何乐不为呢?无数事实证明,夫妻之间情感的恶化,往往也是从婆媳关系的紧张连累的。相信绝大多数妻子是不想让丈夫身受如此痛苦的。
为扶育孩子闹婆媳矛盾,会伤害婆媳感情,媳妇跟婆婆好了,本人就能得到帮助。“家中有老,赛过金宝。”许多年轻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忙于事业,无力顾全孩子,希望得到老人帮助,而有精力有愿望有经验的老人,自告奋勇带孩子,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在许多家庭中,一般都由婆婆带孙辈,因带孩子而引发的婆媳矛盾并不鲜见,婆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孩子也成了婆媳争斗的牺牲品。
媳妇要跟婆婆好,就得充分信任婆婆,放心把孩子托付给婆婆。只要是非原则性问题,就要迁和些,放手让婆婆去管。要知道,孙辈是婆婆的心头肉,隔代亲谁也替代不了,婆婆是过来人,有管理和扶养孩子的经验,她总是替孩子着想,为儿媳负责的。遇到因代沟造成的带孩子的理念与做法上的差异,要心平气和,有商有量,沟通解决,不要埋怨、责怪、批评,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跟婆婆呕气吵架,在祖孙间人为地设置障碍。要理解婆婆的心情,体谅婆婆的难处,感激婆婆的帮助,多为婆婆分担忧愁,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要分清主次,以自己为主,婆婆为辅,不要把带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卸到婆婆身上。
总之,婆媳二人,背景相通,既是融入同一家庭的两个女人,又是这个家庭的两代媳妇,她俩相处在同一家庭,面临着相同的生活环境,无论从生理心理上,还是从家人关系上,肯定会有很多似同非同的体会与感受。因此,对婆媳之间存在的问题,彼此都要以女人之心宽慰对方,婆婆要用当媳妇时的心理理解媳妇,媳妇更要用宽容的心理对待婆婆。因为婆婆毕竟是长辈,是受晚辈尊敬、孝顺、爱护的老人,媳妇跟婆婆好,符合常理,值得称赞。
顺便强调一下,本文仅从媳妇的角度而言的。要搞好婆媳关系,光靠媳妇的努力是不够的,还有望婆婆的自律,同时,也需要公公、丈夫、乃至兄弟姐妹嫂嫂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