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巧妙折中的取名技巧吗?
(2010-03-11 14:44:37)
标签:
姓氏取名夫妻姓氏归属男女平等折中办法 |
分类: 评述 |
——这个“代”字用得妙
人的姓名伴随人的一生。孩子出生以后,提取孩子姓名是确定户籍关系的首要问题,如何取名,取什么名,归属谁姓,是孩子父母乃至家人最为关心的事情,大家都会认真对待,常常为此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为孩子取上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
名字中的“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这种称号首先是属于家族的,然后才被赋予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因此,所谓“姓”,也就是“族姓”。我国的族姓渊源流长,自古以来“姓”作为一种家族的血统流传下来,它是考察与鉴定老少长幼血缘关系的依据。家族血缘关系是以男性血脉延续的,子女跟随父姓历来如此,这似乎是一种传统惯例的做法。
男人以己“姓”相传,意味着自己的香火不断,传得越多越久,表明自己家族后继有人,人丁兴旺。因此,“姓”的归属男姓特别都重视。随着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她)相继进入生育期,子女的姓氏归属,矛盾越来越突出,丈夫要维护子女使用自己的“姓”,妻子要争夺子女使用自己的“姓”,夫妻及家人为孩子“姓”的归属僵持不下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如:有的在婚前、育前为孩子随谁“姓”约法三章,生男孩子随父姓,生女孩子随母姓;有的事先约定取复姓,生男孩子父姓在前,母姓随后;有的女子为了取得自己的“姓”,干脆让男子入赘为夫,所生孩子,是男是女,一律随母“姓”,使丈夫无可奈何地放弃自己的“姓”,即使这样,入赘男子碍于面子,时常在公众面前仍称孩子是随自己姓的,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随妻子姓的。更有甚者,为了夺“姓”,有的私自到派出所偷偷改“姓”,有的孩子虽然随父“姓”,但女方家人始终不愿以父姓相称,仍呼母“姓”,如本来姓张,却喊成李姓。还有的把姓氏之争闹到要离婚的程度,走到了婚姻的边缘。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很多家庭和夫妇提取孩子姓名时,在确保本“姓”不变的前提下,在“名”的字义上动足了脑筋,玩起了文字游戏,想了许多双方都能接受的取名办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近来,我在医院门诊视频呼叫屏上见到一个患者的名字,该患者姓张,全名叫“张代李”,推测患者的妻子姓李.这个名字在诸多花名中堪称典范,具有鲜明的折中含义。关键字是“代”,用得极为巧妙。“代”字具有“更替”和“代表”的含义,论“更替”,就是轮流替换的意思,也就是说,张李两姓在他们的意念中可以轮流替换,机会均等,谁也不占谁的便宜。论“代表”,就是互相代表的意思,也就是说,张李两姓在他们的想像中可以相互代表,张姓可以代表李姓,李姓也可以代表张姓,两姓地位一个样。你说这个“代”字用得妙不妙,这个名字取得好不好?
像这样让两亲家和夫妻俩都能理解与接受的名字,确实很难见到。在用字问题上,人们有着无穷无尽的技巧,类似“代”字,一字多义的字还有许多,为了解决由来已久的姓氏纠纷,何不从中去寻觅出折中的字,把夫妻两“姓”巧妙而紧密地连结起来,给孩子取一个皆大欢喜的美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