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像呵护自己孩子那样去关爱父母

(2010-02-06 21:53:54)
标签:

父母亲

老小孩

关心

呵护

分类: 情感

笔者曾于2008年12月在本博址上发表过《用关爱子女的精神关心父母》,此文发表后,得到较多博友的评论,表示赞同我的意见,提倡这种精神,但此文仅从精神上说道论理,没有更加具体的行动参照,故本文又用“以老喻小”的手法,着重从行动上对晚辈们提些照应父母时可供参照的要求:

人到老年,许多行为表现反而趋向小孩化,被人们称作“老小孩”,社会上对老年人当作小孩一样关心的例子是不少的,他们在社会的关心下享受着小孩一样的待遇:电信部门设置有“老小孩”宽带无限上网套餐,公交部门设置只有1米2以下儿童才能享受的“老人卡”免费乘车待遇,文化部门设置二元电影老年专场,医务部门设置的老小孩服务项目就更加具体了……,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快,老人们在社会上将平等地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小孩”待遇,在社会的关心下,老人们过着幸福而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然而,在一些家庭中,老人们却未能从子女身边享受或不完全享受到“老小孩”那样的待遇,过着不尽人意的晚年生活,如若没有社会给予的老年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则更可怜,更凄惨。怎样才能像呵护自己孩子那样关爱父母呢?这里有三句话值得子女们记取,并参照做好它。就是:

对五六十岁的老人,要像关爱自己上小学的孩子那样关心他(她)们;

对七八十岁的老人,要像关爱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那样关心他(她)们;

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要像关爱自己刚出生的婴儿那样关心他(她)们。

这三句话非常形象、通俗、对应、易懂,实实在在地刻画了老年人,在三个年龄阶段每况愈下的生活状态下,需要得到的三种与之相对应的孩子般的照顾,把对老人的关心更加具体化了。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这些老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用这样的精神、态度与行动,善待过当年还处于孩提时代的我们。如今,他们老了,需要我们反哺了,就不能忘记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与付出,也应该用这样的精神、态度、行动去善待他们。

应该承认,关心老人、善待老人,道理人人都懂,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不太容易做到了,因为,面对老人和孩子,虽然同样都是亲情,同样都重要,可是,老人问题非常烦琐,往往牵涉到财产、扶养等家庭问题,而小孩问题比较单纯,完全由父母说了算。因此,赡养老人的情况比扶养孩子的情况复杂得多,关心照顾老人,比关爱照顾自己的孩子难度要大得多,不太容易平衡。

本文之所以要把这三句话凸现出来,目的在于要求大家本着这种精神、态度,确定自己对待老人的最优做法,把老人真正当作一个老小孩来服侍好,遇到老人缺乏理智“作天作地”时,要像孩子“作”自己一样,以极大的耐心哄笑他,使他的心情及时得到恢复平静;遇到老人病痛,心境不好时,要像孩子得病一样着急,下最大决心抓紧救治;遇到老人提出某些需求时,要像满足孩子那样,尽量顺着他,满足他;遇到老人卧床不起时,更要像对待襁褓中的婴儿那样,以火热般的心情精心护理他……。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小孩们顺利地渡过安祥的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