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21:沙溪古镇--石钟寺--宝相寺

(2013-09-22 09:30:08)
标签:

旅游

早晨买了兰坪--丽江的车票,剑川下。票价26元。上午10点到达剑川客运站,上客运小面10元/人,45分钟后到达沙溪古镇。剑川距沙溪古镇约30公里。

沙溪的宣传口号有两个,一个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一个是“20年前的丽江”。“20年前的丽江”没见过,“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令我期待。

沙溪的历史地位非凡,甚至超过了离她不远的丽江古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

在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兴起,沙溪成为了大理去吐蕃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和边境集市,开始繁荣。滇藏公路还未通车前的千百年间,所有来自大理、普洱的马帮,都会沿着茶马古道来到这个小镇,休整歇息,一定要酒足饭饱后方才继续赶路,因为他们知道,过了沙溪,跨过金沙江,便是茫茫雪山高原。

沙溪同时还是古时云南盐业的集散中心,所有产自滇西地区盐井的盐巴,都要先到这里集中,在一同运往西藏或者大理。古镇成为西藏和滇西北地区的食盐集散地,是茶、马贸易后的又一重要商品。茶马古道和盐马古道交汇与此,各路马帮南来北往,古镇中心的寺登街从此热闹起来。

随着滇藏公路的通车,不在公路旁的沙溪迅速衰落,同时也是沙溪古镇得以完整保留。

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保留最完整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被称为茶马古道上最后的集市。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云南沙溪古镇寺登街入选“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

沙溪古镇欢迎你。
http://s11/mw690/50f76a49tx6CQnk44mCca&690

http://s4/mw690/50f76a49tx6CQnld7YDd3&690

到达沙溪古镇又逢是集市。我一直走到头,先找了家“沙溪客栈”住下,50元/标间,房子在2楼,除了小点外条件不错。“沙溪客栈”提供餐饮,有个大院子,饭桌就摆在树荫下。与丙中洛一样,荤菜20元、素菜10元、汤10元,米饭2元随便吃。我除了炒菜外要了半个汤,店家只收了3元,莱好吃,店家也厚道。电话:0872--4722066。13987283668、15912626688。

饭罢。我准备游览先远后近,先去客运站找车去石宝山。已是正午,街上集市仍是人头攒动。
http://s3/mw690/50f76a49tx6CQooGan8f2&690

http://s11/mw690/50f76a49tx6CQoqCaaS3a&690

当地女孩打扮很漂亮,没有小背篓以为是游客呢。
http://s7/mw690/50f76a49tx6CQoxTEdo36&690

鲜艳的民族服装随处可见。
http://s2/mw690/50f76a49tx6CQoAKsfv01&690

http://s9/mw690/50f76a49tx6CQoCRwIU18&690

采购完,准备回家了。
http://s3/mw690/50f76a49tx6CQoGfnzQ32&690

街上老外很多,他们怎么知道这地方的。呵呵。
http://s2/mw690/50f76a49tx6CQoXSzTjf1&690

http://s4/mw690/50f76a49tx6CQoZaNqPc3&690

又遇到了老问题,找不到拼车的人。只好“忍痛”200元包车去。先到了石宝山大门,门票50元,优惠20元。

石宝山位于大理市北120公里的剑川县城西南面约25公里的沙溪乡境内,石宝山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声名久远。
http://s5/mw690/50f76a49tx6CQpcW2he04&690

石宝山主要有两个景点石钟寺和宝相寺。宝相寺与石钟寺石窟,同在石宝山上,相距约6公里。
http://s7/mw690/50f76a49tx6CQpmMJrU36&690

http://s8/mw690/50f76a49tx6CQpo74hx77&690

先去石钟寺,从石钟寺停车场到石钟寺要步行1公里。
http://s13/mw690/50f76a49tx6CQprq6p6ec&690

石钟寺到了。
http://s14/mw690/50f76a49tx6CQpLgerX4d&690

石钟寺石窟,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
http://s5/mw690/50f76a49tx6CQpWpnJG24&690

石宝山是老君山脉的一支。这里的石头都是石质松软、渗水力极强的红砂石,雨水季节,满山的红砂石吸足了水分,到了干季,日晒天干。石头内热外凉,内部的水汽蒸腾而出,致使石头表层绽开道道裂纹以泻其气,天长日久,石头表面纹理交织,仿如朵朵绽放的石头花,“石宝山”因此而得名。
http://s10/mw690/50f76a49tx6CQq2nsGld9&690

石钟山石窟的开造年代,上迄南诏(唐),下至大理国(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早的石窟。是云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石窟群,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石钟山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0/mw690/50f76a49tx6CQq59rpn59&690

石钟寺区有石窟8龛,第一、第二窟雕有南诏王造像,是研究南诏史的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全窟的重点。
http://s16/mw690/50f76a49tx6CQq7T2mHff&690

第3-7窟是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是石窟群中艺术性较高的几处。
http://s6/mw690/50f76a49tx6CQqd2h8hc5&690

http://s10/mw690/50f76a49tx6CQqeLRDH99&690

http://s1/mw690/50f76a49tx6CQqgywyA90&690

http://s4/mw690/50f76a49tx6CQqi7XBpa3&690

最小的亭子。
http://s7/mw690/50f76a49tx6CQqs95LUe6&690

石钟寺旁边山上的岩画。
http://s4/mw690/50f76a49tx6CQqziQAH13&690

http://s15/mw690/50f76a49tx6CQqAJRIG3e&690

石钟寺风光。
http://s7/mw690/50f76a49tx6CQr3tqlw86&690

http://s10/mw690/50f76a49tx6CQr4SUwpe9&690

到宝相寺停车场先看到的是猴子。猴子不怕人,一派和谐景象。
http://s13/mw690/50f76a49tx6CQr9QydK6c&690

沿着石阶开始上山。
http://s13/mw690/50f76a49tx6CQrcRMUk1c&690

http://s3/mw690/50f76a49tx6CQreouUW02&690

宝相寺为明正统年间鹤庆土知府高论所建,初为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外,大多庙宇均祭佛像,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
http://s6/mw690/50f76a49tx6CQrix1yt15&690

宝相寺又名石宝寺,寺坐西朝东,进山门而至天王殿,大雄宝殿均层层升高,弥勒殿与玉皇阁则凌空建造在崖内,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
http://s12/mw690/50f76a49tx6CQrAeNu37b&690

http://s11/mw690/50f76a49tx6CQrC20tk0a&690

宝相寺内有个殿祭祀10对白族男女。这里有个关于10对白族男女抵御邪恶势力,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传说。
http://s8/mw690/50f76a49tx6CQrKnqBN57&690

http://s10/mw690/50f76a49tx6CQrUbBy199&690

http://s9/mw690/50f76a49tx6CQrVDVdm18&690

回到沙溪古镇,去了寺登街。

寺登街是沙溪古镇一条主道,建于元末明初,为茶马古道要冲,堪称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在石板路和四方街上两棵古树的衬托下,把人们思绪带回了那悠远的年代。
http://s3/mw690/50f76a49tx6CQrYr5wS92&690

兴教寺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寺院建筑很有特色,经历六百年风雨飘摇却依然不倒。兴教寺在修缮,目前还不收费。
http://s11/mw690/50f76a49tx6CQs12eMy7a&690

兴教寺对面的古戏台,建于清代,前台后阁,魁星阁连带古戏台,结构独特。
http://s8/mw690/50f76a49tx6CQs4cKxh27&690

老马店是当年茶马古道上马帮休息的驿站,现在开发成客栈。
http://s5/mw690/50f76a49tx6CQs9dbSI14&690

车辚辚,马萧萧。昔日川流不息的马帮驮队今何在?
http://s6/mw690/50f76a49tx6CQsc0nNr95&690

寺登街现存两座寨门,这是其中的东寨门。
http://s13/mw690/50f76a49tx6CQsqtlx28c&690

http://s14/mw690/50f76a49tx6CQssKbX74d&690

东寨门外有个很开阔的广场。
http://s6/mw690/50f76a49tx6CQswf0uV85&690

http://s2/mw690/50f76a49tx6CQsxweFbc1&690

东寨门外河堤上建有绿地,很多游客在此留连。
http://s3/mw690/50f76a49tx6CQsArxD4e2&690

东寨门外走不远有座玉津桥,建于民国初期,我看了看捐资石碑,最少的捐资只有3个大洋,那时民风淳朴,肯定已是尽其所有了。捐资石碑也不因捐资多少分个三六九等。捐资3个大洋与捐资几十大洋、上百大洋,一样并列其中。
http://s5/mw690/50f76a49tx6CQsCShfu34&690

http://s9/mw690/50f76a49tx6CQsEg7ig08&690

吃过晚饭又来到玉津桥河畔。
http://s9/mw690/50f76a49tx6CQsIdHXad8&690

在这里读书也需要些定力。
http://s7/mw690/50f76a49tx6CQsKAYHsb6&690

向沙溪古镇挥手说再见。明天去丽江了。
http://s12/mw690/50f76a49tx6CQsNAG1l6b&690

http://s12/mw690/50f76a49tx6CQsOKwwXa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