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质作者的本意
(2023-07-24 17:07:26)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读书时间 |
生活的本质 作者的本意
最近经常浏览知乎,看网友们各种提问和回答,颇有收获,果然高手在民间。
读书和挣钱哪个重要?
呵呵,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那个经典的两难选择:不戴金箍儿不能救你,戴了金箍儿不能爱你。在我看来,其实也不是不能爱对方,因为爱有很多种,只是这种爱不是对方想要的爱,两个爱不能划等号儿。就如葛优的那句经典台词:咱俩说的“好”是同一个“好”吗?
好在读书和挣钱相比戴不戴金箍儿而言,似乎选择性更多一些。读书和挣钱同样重要,只是在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下,会有所侧重。
那就说说读书吧。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读本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这段爱情没有走入婚姻就凄惨的结束了。抛开时代因素,小说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譬如物质基础的必须,譬如精神同步成长的重要,譬如涓生所代表的人性中的自私冷漠,譬如子君所盲目坚持的自由和付出。。。。。。
可惜的是,这样一篇仅万余字的经典,收录时却掐头去尾,删去了作品中最精华、最惨烈、最冷峻的文字,是为了保护学生幼小脆弱的心灵吗?关键是他们并不幼小,关键是人不可以永远脆弱。呵呵,我揣测大概是和谐和睦的需要。
“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系残生,绝不会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早已不能奋飞。”把文章中精华的文字删去,或者说最深刻的思想见解删去,其实就和养这个禽鸟道理是一样的。不接触不了解,维系一个看似温情的世界,一旦有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如子君一般。
看到生活的本质,然后才能够昂首挺胸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当是鲁迅先生的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