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点推荐:《与神对话》三部导读

(2010-11-11 07:05:01)
标签:

与神对话

三部

导读

分类: 与神对话

《与神对话》译序:天书

我觉得,《与神对话》三部曲确实是天书。当然,它是经过人这过滤器过滤出来的,因此,总是会受到局限或有所偏失。因此,有些内容我仍会存疑或者不接受。

但我接受这整套书;我接受它的心意,接受它许多宝贵的启示与教诲。

我承认它是天书

我认为书中的神,是我最好的老师与朋友,我也非常喜欢记录者沃许,他是个活泼、可爱、事事关怀而热烈渴望真理的人。

我有幸成为此书的译者之一,当我翻译此书时,照进室内的阳光常常让我觉得是神光

感谢沃许,有这样的人,出这样的书。

当然,更要感谢书中呈现的这个神,这个神,我虽还不甚懂得,但非常喜欢,我已经四十几年没有感谢神了,现在我心中的他,是充满了光与温暖的好朋友与老师。(孟祥森

 

 

《与神对话》第一部     【点击小标题阅读全文】

 

1关于“人生起飞的十个步骤” 

  你们的三个面向:思维、语言和行动事实上是三种能量。所有三项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结果,被称为感受或体验。 

  思维是创造的第一个层次。你在你世界里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你对它的想法的结果。

    要使你的人生“起飞”,第一,你要对你如何思考它变得非常清楚。思考一下你想作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什么和拥有什么。常常去思考,直到你对这点非常清楚为止。然后,当你非常清楚时,不要去思考任何别的东西,不要去想象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将所有负面的思维丢到你的思想构筑之外。丢去所有的悲观。释放所有的怀疑。拒斥所有的恐惧。训练你的大脑紧抓住原始的创意。

    当你的思维是清晰且稳固的时候,开始说出它们来,作为真理。大声的说出它们。用那召来创造力量的伟大命令句:我是。对别人用“我是”的声明。“我是”是宇宙里最强大的创造性声明。在“我是”这个字之后,不论你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就会令它们开始运转而变成你的经验,召它们前来,带它们到你身上来。

 

《与神对话》第二部

 

1关于“更好的人生”

    如果你界定“更好”为更去体会、更去表达你们最恢宏的存在状态,界定“人生”为永恒的、永远进行的、永不终止的存在历程,你们就尚可找到自己的路。

    这一类人超脱了对物质的需求。他们关切着精神性的真理、精神性的真相和精神性的体验。

    这一类的人视人生为精神性的际遇——灵魂的旅程。他们对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以此着眼点来反应。他们把人生中的一切经验都放在这个范型中。他们所努力的是对神的寻求,是本我之实现,是真理之表达。

 

2关于“教育”(上)

    你们大部分人误解了教育的意义、目的和功用,还不用说如何是施行教育的最好程序。

    为了保护你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你们构筑了一套教育体制,基础是发展孩子的记忆,而不是能力。

    现在的焦点大量放在知识上,对智慧的注意则少之又少。

    你在对你们的孩子说谎,甚至连人生的大部分基本事实也不想让孩子知道。

    你们不允许你们的孩子知道他们是住在肉体中的精神体。你们也不把他们当作进入肉体的精神体来对待。

 

3关于“教育”(下)

    应该怎样教你们的年轻人呢?

    第一,把他们当精神体看待。尽你们所能给孩子“不受限制”的感觉。

    其次,要温柔而小心的,将孩子介绍到这个你们所创造的世界。

    最后一点:教他们概念,而不是资料。设计新的课程表,以下面三个核心概念为基础:

    ·觉醒(Awareness,觉察)

    ·诚实(Honesty,诚信、正直)

    ·责任(Responsibility,义务)

 

4、关于“取消金钱”或“收支透明化”

    你们对你们的星球极少关怀,唯一的欲求就是满足你们自己的激情,满足你们当前的需要(而其中大部分又是病态痴肥的),解你们无止境的更大、更好、更多的渴求。你们在世界上发明了一句成语,“唯利是图”。

    当你们搏斗的对象是这般巨大而阴险时,解决问题的希望在于取消金钱,或者,至少取消它的隐藏性。

    没有任何方式比把金钱放在公众审视之下更能助长得当的行为。

 

5、关于“世界观”和“财富分享”

    全球各国共有一个政府,对每个人而言,两件事情得以确保:

    1、满足基本需求

    2、上升的机会

    而所有的人都分享世界的财富。收入有最低限,收入也有最高限。超出此限度的,捐赠给世界慈善组织。

    个人可以保留的收入上限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意识转移的一个反映。是一种觉醒:觉醒到人生的最高目的不是最大财富的累积,而是最大的善行——而由此,也必然觉醒到,财富的集中——而非分享——是世界上持续不断而惊人的困境最大的单一因素。

 

6、“使你的生命成为礼物”

    成为每个进入你生活的人的礼物,成为每个你进入其生活的人的礼物。要小心,如果你不能成为礼物,就不要进入那人的生活中!

 

7、根本没有罪恶--希特勒到天国去了

    没有罪恶。没有“烂苹果”。只是有些人对事情的看法跟你不同,有些人构想不同的世界模式。我要告诉你的是:就以其世界模型而言,没有任何人做不得当的事。

    希特勒去天国是因以下几种理由:

  没有地狱,所以他没有别处可去。

  他的作为是你们所称之为错误的作为—— 一个未开化的生命的作为——而错误并不是可用诅咒来惩罚的,而是由提供改正的机会、提供进化的机会来改正的。

  希特勒的错误并未伤害那些被他害死的人。那些灵魂是从他们世间的束缚中被释放出来,如蝴蝶之脱茧而出。

    希特勒不是被派遣给你们的。希特勒是由你们所创造的。他起于你们的集体意识。没有这种集体意识,他不可能存在。这就是你们的教训。

  分别种族隔离和优越意识——“我们”有别于“他们”的意识——乃是希特勒经验的创造者。

  神圣兄弟情谊和一体——而非“我的或你的”意识则是基督经验的创造者。

  

8、关于孩子的“性”观念

    开悟和精神进化真正导致你放下的,是对性的沉溺:你对这种经验的深切需求,你的驱迫性的行为。

  同样,你对金钱、权势、安全感、占有物,和肉体的其他经验之执着,也会消失。

    然则对所有这些事物的真诚赏识与珍惜却不会消失。也不应消失。对生命中的一切事物的赏识与珍惜,乃是对我所创造的历程之尊崇。

    只要你们的意念不使之邪恶,就没有任何东西是“邪恶”的。

    ······

   孩子从生命的开始,就觉察到自己是有性别的生物——也就是说,觉察到自己是人类。
    在启蒙的社会中,孩子因自然的秉赋而寻得的欢乐,从不会被挫折、责备或“改正”。

 

9、关于“人际关系”

    在非常高的形而上的层面,没有一个人是“不利的”。因为每个灵魂为了完成它想要完成的,都为它自己创造了正是它所要的人、事、物。

  一切都是你们选择的。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出生地。围绕着你们的“再来”的一切环境。

    你们所思、所言、所为的一切,都只是你们对自己所做的决定之反映;是你是谁的一个声明;是一项创造行动,以决定你想要是谁。

   在这个架构内,当你遇到一个以你们的世界相对的用词而言处于“不利”立场的人,你第一个问题必须是:在此关系之中我是谁,我选择要是谁?换句话说,当你在任何环境中遇到另一个人时,你所要问的总是:我在此要的是什么?而非别人在此要的是什么。

    你能给人最大的帮助就是唤醒他们,提醒他们他们真正是谁。

    当你以慈悲之名让别人开始依靠你,而非依靠他们自己时,这不是慈悲,而是渴求。你有一种权力(能力)渴求症。因为这样的帮助实际上是对能力的牵绊。

    爱给予一切,而一无所求。

 

10、将你的生命作为真理的表述

    整个社会,如果

    1、放弃分别观;

    2、采取透明观。

  则你们全球的问题与冲突,以及个人的问题与冲突,即使不能说完全解决和消除,也大部分会解决和消除。

    你将成为荷光者。

 

《与神对话》第三部

 

1、关于“是—做—有”

    大部分人认为,如果他们“有”某种东西(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更多的爱等等),他们最后就可以“做”某些事(写一本书、培养某项嗜好、去度假、买栋房子、交个朋友),而这又会让他们“是”如何如何(是快乐的、和平的或满足的,或在恋爱等等)。

  事实上,他们是在把“是--做--有”的范型颠倒了。宇宙中的实况是,“有”并不能产生“是”,“是”却产生“有”。

  首先你要“是”称之为“快乐”(或“知”、或“智慧”、或“慈悲”等等)的人,然后从这“是”的境地去“做”一些事情--不久,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会转回来带给你一直想要“有”的东西。

  启动这种创造过程的方式,是先看清你所要“有”的是什么,问你自己如果你“有”那个东西,你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直接去“是”那个样子。

  以这种方式,你就把那习常的范型倒转过来,事实上是更正成“是--做--有”的范型,跟宇宙的创造力共同运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2、关于“灵魂的目的”、“转世”

    你生活的目的是在决定,并去做你真正是谁。

    你天天都在这样做。你以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意念、每一句言词在这样做。这是你正在做的。

    动物有灵魂吗?凡注视过动物眼睛的人,都知道这答案是什么。

    人的灵魂可能投胎为动物吗?——答案当然是可能。不过,真正的重点在,它想吗?答案是,很可能不想。

    灵魂最大的渴望就是一再一再的体验它自身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会在演化的阶层上向上移动,而非向下,直至它体验到所谓的“涅槃”——跟一切——也就是我——的全然合一。

    如果灵魂以人的形态回来,那总是由于要更进一步体验,更进一步演化。人类本身就有许多演化层次,这是可以观察与证明的。一个灵魂可以回来千百次,而仍继续向上演化。

    转世是事实。那是真的;那是有目的的;那是完美的。

 

3、关于“死”、“生”和“性”

    灵魂永远不死,你们只是改变形相。当留在某一特定形相中已经没有用了,灵魂就改变形相——心甘情愿的、欢欢喜喜的——继续在宇宙之轮上移转。

    身体从没有“死”过,只是随着灵魂改变形相。如果你清楚了解在你们称为的“来世”中你们想要创造的是什么,如果你们清楚的相信死后跟神会重新合而为一,就没有任何灵魂对你们所称为的“死”感到悔恨。

    在这种情况下,死是光辉的时刻;是奇妙的经验。灵魂于是可以回到它的本然状态,它的正常状态。会有一种不可言喻的轻灵感,一种全然的自由感,没有限制的感觉。既至福又庄严的一体感。

    死,从来就不是结束,却永远都是开始。死,是打开门,而不是关起来。

    看花而认为花将死,你会悲哀的看花。然而如果你把花视为正在改变的树的一部分,即将结果,你就会看到花真正的美。当你看花而知道花开花谢正是树将结果的讯息,你就真正了解了生命。

    ······

    没有任何真正的大师会说禁性是通往精深之路(the path to mastery)。

    如果你们要找一根标尺来衡量某件事对人类是好是坏,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够:

    “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会怎么样?”

    生物的指令不是创造更多的生命,而是体验更丰富的生命——去以生命真正的样子去体验它——即是将合一展现出来。

    你们是三合一的生命,有七个脉轮中心。当你们从所有的三个部分、七个中心共同产生反应的时候,你们就会体会到高峰经验(peak experience)——而你们被创造出来,本就是为了体会这种经验!

    关于这些能量,本无任何不神圣(unholy)之处——然而你们却只选择其中之一,因此就不是全部(unwhole-y)了。

    当你们不是“全部”(whole)时,你们就比你们自己要少。这才是“不神圣”(unholy)之意。

    不论你们做什么——性行为、吃早饭、工作,或到海边漫步、跳绳,或读一本好书——不论你们做什么,都要以整个人去做;因为你们是整个的人。

    如果你们只从较低的脉轮去行性行为,则你们就是只由根轮在做,你们就会失去这经验中最灿烂的部分。但是如果你在爱着另一个人,在行性行为时从全部七个能量中心发出,则你就会体验到高峰经验。这样,怎么可能会是不神圣的呢?

 

4、关于“灵魂伙伴”、“婚姻”和“承诺”(上)

·灵魂伙伴
    个体灵魂很大,包含着千百个身体,在它们的里里外外。

    所以,你的灵魂所“包含”的千百个身体,都是你的“灵魂伙伴”。你们的“灵魂伙伴”可以不止一个,这就可解释人的一生为什么会跟不止一个人有强烈的“灵魂伙伴”感。甚至在同一个时间跟不止一个人!

    那么,在同一个时间爱不止一个人就是可能的了。

·被限制的爱和婚姻

    你自己的经验告诉你,尽情的爱每个人是你最欢悦的事。然而你们却被告知:你不可以同时“那样”去爱不止一个。

    对于爱的自然表达做任何局限,都是对自由的否定,而这又是对灵魂的否定。于是你们表达的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些冒牌货。

    举一个例子。一个男人遇见一个女人,爱起她来(或“贪”起她来),离开了太太。你是认为这男人已经不爱他的太太了?不是。他不爱的、想逃避的不是他太太,而是他觉得那加在他身上的限制。

·承诺的无效性

    你们想要体验爱的没有限制、爱的永恒与自由。婚姻制度是你们想寻求永恒的方式。借着婚姻,你们协议成为终身伴侣。却很少能造成那“没有限制”和“自由”的爱。因为婚姻是承诺。

    但神圣承诺只有一个:去表达、去实践你的真实相。一切其他的承诺都是对自由的毁弃,不可能是神圣的。

    以你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而言,你们每件承诺中都含有谎言的成分。谎言在于你们以为知道明天你们对某件事会有某种感觉,或者明天会做某件事。但如果你们以反应(reactive)的方式而不是以创造(creative)的方式来过活——你们大部分人正是如此——则你们就不可能知道明天会怎么感觉,怎么做。

    为了不背叛他人而背叛自己,终是背叛。那是最高的背叛。

    所以你无权期待别人讲话算话。别人如果不能说话算话,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想——或觉得不能——而这其实是同一回事。

    一个人如果不想对你遵守诺言,或他觉得他做不到,你真的想要一个人去信守他不想信守的诺言吗?你真的觉得人应当被迫去做他们觉得不想做的事吗?为什么你应该去强迫别人做违背他心愿的事?

    当你给别人自由,你也给了自己自由。当你强迫别人对你守信,你无可避免的会遭受攻击,你的尊严与自我价值会受辱,你将感到忧愁和苦恼。当你不强迫他人守约,这一切均免。

·未来新文化的契约

    你们目前是以武力来确保守约。当你们的文化伦理做了改变,领会到你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体时,你们就绝不会再用武力,因为那会伤害到你们自己。

    你们将不会为了交换有价值的东西才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人。你们将不会为了所谓正当的回报,才把东西给予别人或与人分享。你们会自动给予及分享,而不管可否交换。

    然而,就是在这种单向的给予中,你们找到了救赎。因为你们会发现神所体验到的事情:就是凡是你给别人的,就是给自己。怎么去,怎么来。

 

5、关于“灵魂伙伴”、“婚姻”和“承诺”(下)

·婚姻的虚妄

    大部分人在婚姻中都吃尽苦头,不喜欢婚姻加给他们的东西。

    你们的誓约一般说来,都跟那唯一有效的法则相冲突:自然法则。

    如果婚姻允许你们在爱中不受限制,有永恒,而且自由,则它就会是爱的最终宣告。

    目前的情况是,你们的婚姻致力于降低你们爱的层次,把它变成了一种承诺或保证。

  婚姻变成了致力于去保证“现在是什么样子”就永远是什么样子。如果你们不需要这种保证,你们就不需要婚姻。

  你们也想用婚姻保障情感:你们互相的情感绝不给予另外一人。至少,你们不会用相同的方式表达。

    你们所建构的婚姻等于是说:“这关系是特别的。我把这关系置于一切关系之上。”

    但几乎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被人认为精神大师的人,是结婚的。因为大师们无法信誓旦旦的宣布你们目前婚姻要人宣布的话:某一个人对他们来说比别人更为特别。这不是大师所能说出的话,也不是神所能说出的话。

    事实上,你们目前的婚姻誓约让你们说的话是不合神性的。

    人类的一切规约、建构,凡违背永恒、自由与无限制的,就是虚妄的。违背得越严重,就虚妄得越严重。

·探寻虚妄的根源

    你们的人文神话和你们的基本本能南辕北辙。

    最初的人文神话说,人类生而邪恶。这是原罪神话。第二个文化神话说:“适者”生存。

    然而你们的“基本本能”不可能是“生存”,你们的基本天性不可能是“邪恶”。你们的本能与天性是去反映你们是谁的本质;而这本质就是公正、合一与爱。

    爱没有要求。这就是爱之所以为爱。

  如果你对他人的爱带有要求,就根本不是爱,而是仿冒品。

·最好的婚约

    尼尔和南茜今晚到这里来,不是要做庄严的承诺,或互换神圣的誓约。

    尼尔和南茜是来宣布他们的互爱,宣布他们的真情,宣布他们选择了共同生活与成长。大声在各位面前说出,以盼望由于各位的亲自在场,使他们的宣布更充实有力。

    他们清楚了解,结婚并不是为求安全。唯一真正的安全,并不在拥有或被拥有。不在要求,寄望,或期望生活所需由对方供给,而宁在知晓生活中的一切所需均具备于自己之内——所有的爱、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洞察、所有的权力、所有的知识、所有的领悟、所有的滋养、所有的慈悲、所有的力量,都具备于自己之内。

    他们清楚了解,结婚并非为了取得这些礼物,而是期望给予这些礼物,以便让对方更为富足。

 

6、关于“养育孩子”与“自然五情”

    自然五情是悲伤、愤怒、羡慕、恐惧、爱。这些情绪是你们的朋友。它们是你们的礼物。它们是你们神圣的工具,用以雕塑你们的经验。你们生而具有这些工具。它们是帮助你们安度生命的。

    当这些自然的情绪被压抑,就会造成不自然的反应。你们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自然情绪却都受到压抑。

    原因是你们被教以如此。代代相传。事实上,你们不是当父母的料。

    没有任何人比年轻父母更不适合养育小孩子。也没有任何人比年轻父母更知道这一点。

  大部分父母在做父母时,生活经验还不够。他们连自己都没法照顾。他们仍在找寻答案,仍在寻求线索。

  他们甚至连自己的自我也还未能发现,却要试图去引导和培育那比他们更容易受伤的人去发现自我。他们甚至连自己都还不能定义,竟要被迫去定义别人。他们仍旧在力图把自己父母给他们的不当定义剥除中。

  他们甚至连自己是谁都还没有发现,却在试图告诉你你是谁。但压力是如此之大,以致他们无法站直--何况他们甚至也无法使他们的生活"走对"。因此,他们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弄错"了;把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孩子的生活都弄错了。 

  你们大部分人,是在你们养育孩子的时期已经过了好多年后,才获得做妙爸爸、妙妈妈所必备的耐心、智慧与爱心的。

    在生理上,人类在自己还是儿童时,就有能力生育儿童了。可能会让你们大部分人吃惊的是,人类的童年期其实是延续到四十岁或五十岁。 

   生孩子的事应由年轻人去做;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好了,强壮了。养孩子的事应由年长的人去做,那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已经发育好了,强壮了。

 

7、关于“睡眠”、“完全的觉察”

    灵魂时时离开你们的肉体,不断的,终你们一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明了睡眠。灵魂在肉体睡眠时离开。

    是灵魂想要休息,才使身体“入睡”。当灵魂已经倦了,跟肉体在一起觉得受限制、沉重与缺乏自由时,它就会名符其实的将肉体丢下不管(有时甚至是在肉体站着的时候)。

    当灵魂初次拥抱肉体时,它发现这个经验很难以承受。那非常累,尤其是对一个新到达的灵魂而言更是如此。婴儿之所以需要睡那么多觉,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大智慧的人只需少量的睡眠。因为现在灵魂已经知道,它进入这个肉体是有原因的,有目的的。它渴望与肉体共处,将跟肉体共处的时光做最好的运用。

    从一个人需要多少睡眠,你几乎可以看出他的演化程度。 

    一些人甚至一边与肉体共处,一边又与灵魂合一,体验因知晓自己真正是谁而来的喜悦,却不失去自己身为人身的知觉。那是个觉察的问题,是个达到完全觉察的问题。你无法去做到完全觉察,你只能“是”完全觉察。

    日行的静观(meditation)是创造这种经验的最佳工具之一。静坐观想只是静观的方式之一,另外还有“暂停静观”、“行走静观”、“做事静观”和“性行为静观”。

    当你从容就绪,你就处于觉醒。一个微笑可以把你带到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微笑。只是把什么都停下片刻来微笑。不是为任何东西微笑。只是觉得好。只是因为你的心知晓了一个秘密。也是因为你的灵魂知道这秘密是什么。为此微笑。常常微笑。这会治愈你的一切病恙。

    呼吸,这是另一件工具。慢慢的呼吸,温和的呼吸。吸入那温柔的、甜美的“生命之空无”(nothingness of life)——它那么充满能量,那么充满爱。你呼吸的是神的爱。深深的呼吸,这样你就可以感觉到爱。很深很深的呼吸,爱就能让你哭。因喜悦而哭。

    将你的生命或生活及其中的一切事件都用做静观。走在觉醒中,而不是如在睡眠中。一举一动,心都随之,而不是心不在焉。不要在怀疑与恐惧中逗留,也不要在罪过与自责中徘徊不去,而要确信自己是住在非常被爱的永恒光辉中。你永远与我为一。

 

8、一切都只是视角的问题:“岩石”的寓言

    曾经,有一块岩石,充满了无以数计的原子、质子、中子和次原子微粒。这些微粒子依照某些规范,不停的在飞驰,从“这里”到“那里”。这样做需要“时间”。然而它们却飞驰得如此之快,以致那岩石本身似乎完全不动,而只是存在。它就躺在那里,餐风饮露,沐浴阳光,全然不动。

    哪一种是幻相呢?岩石的一体与不动,还是它各部分的分别与运动?

    你们的视角创造了你们的意念,而你们的意念创造了一切——如果你们在脱离肉体前记得这个真理,而不是在脱离之后,则你们整个的人生都将改变。

    采取一个不同的视角,你就会对一切事物有不同的意念。以这种方式,你们会学到控制自己的意念,而在创造自己的经验上,控制意念就是一切。

 

9、“死”后的详情:意念创造一切

    在物质生活中,你的意念和经验之间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间隙。在灵界则没有间隙;结果是当下的。

    事实上,你们死时的意识是什么,你们就经验到什么。是你们自己在创造你们自己的实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人的(死后)经验是快乐的,而某些人的则是吓人的;为什么某些人的经验是深刻的,而另一些人的又几乎是子虚乌有的。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关死后片刻的故事是那么不同。

    当一个人的唯一渴望就是认知“一切万有”之永恒真理、就是领会那最伟大的奥秘、就是要经验最壮丽的实相,他就能得到他所要的。

    在地球上的事情之所以不同于你们所谓的灵界,是因为在地球上,你们虽然渴望着同样事情,但对如何得到它却各有不同的想法,因为你们各自循着不同的方向,却想寻求相同的东西!是由于这些不同的观念,你们才制造出不同的后果。

 

10、行走在宇宙之轮上

    你可以在任何你选择的时候,重新创造你的个我经验。

    灵魂如果愿意,就可以从所谓的“死”里,以精神形象回来,或以肉体形象回来。事实上的确是有不少人这样做——以精神的形象。但我承认,选择返回肉体的并不多。很少有灵魂愿意再以以前的肉体形象回来。

    如果灵魂选择要重回肉身,则几乎总是会选择另一个肉身;一个不同的肉身。以这种方式,它才能开始一个新的历程,体验新的记忆,做新的冒险。

    当我们达到许多人曾称之为涅槃的一体状态,留住在壮严的无有中,或与一切的一体中,会使留在那里成为不可能。那“是”者若非在那“不是”者处,就不能“是”(存在)。

    我们都是神——我们每一个都不断的从知去向不知,再走向知;从存在走向不存在,再走向存在;从一体走向分别,再走向一体,永无止境的循环。这就是生命之环——你所称为的宇宙之轮。

 

11、改变吧,新的观念就是成长之所在

    你们以往日来鉴定你们的价值,我却以来日。你们生命的所在,不是在往日,是在来日。你们真相的所在,是在来日,而不是在往日。

    如果你们的信念对你们有帮助,则坚守它,牢牢的守住它。不要动摇。因为你们的“对”“错”观念,是你们对你是谁的定义。然而不要要求别人也以你们的对错来定义他们自己。也不要那么牢牢的“栓在”你们现在的信念与习俗中,免得阻碍了你们的演化。

    保持原样,或意图保持原样,是违背生命法则的。

    所以,变吧!打开吧!不要因为你们已经适应旧有的真理,而把新真理的可能性关闭。生命开始于你们的舒适区域之外。

    然而,不要急于审判他人。宁可避免审判。因为别人今日的“错”,可能是你昨日的“对”;别人今日做错的事,可能是你昨日未经改正的行为;别人今日“有害的”“伤人的”“不可原谅的”,和“自私的”选择与决定,正是你曾做过多次的。

    你们没有一个是永远迷失的,永远不会。因为你们是一切,是变的历程中的一切。

 

12、“灵魂”是一体的

    你所称为的心,其实是一种能量。它是……意念(思想)。而意念是能量,并非物体。心在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里。细胞与细胞之间有空隙。事实上,你身体的百分之九十九是空间。

    灵魂在你的内、外、周围每个地方。它是那将你容纳的东西。灵魂是把你聚集在一起的东西——正如神的灵魂是把宇宙容纳在其中的东西,把宇宙聚集在一起的东西。

    灵魂是在一切物质体之内及之外包着它的生命能量(就如光晕),身体不是灵魂的“容器”或“居所”;灵魂却是身体的容器。

    灵魂与灵魂间没有“分界线”——并没有一处是“一个灵魂”开始,而“另一个灵魂”终止之处。所以,是一个灵魂保持着所有的身体。“一切能量”的“唯一”能量将其本身个体化为许多部分。

    灵魂在返回宇宙之轮时,有些选择为老灵魂,有些则选择为“年轻”灵魂,以便那一个灵魂——这也就是“一切万有”——可以完全认识它自己。

 

13、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是伟大的人

    只要你觉察我。你就不可能孤单。把你的觉察带给他人。不是由说教,而是由榜样。成为所有他人生命中的爱——也就是我——的源头。因为凡是你给予他人的,就是给予自己。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你自己想要经验什么,就成为他人生活中的这种经验的源头。

    当众宣布你是谁。当众宣布是最高的呈现方式。把你是谁的最高意象的最恢宏版本实践出来。用公开宣布来做实践的开始。达成的第一步就是先说。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知道自己是谁。或者是伟大的女芭蕾舞家,或伟大的律师、伟大的演员、伟大的一垒手、伟大的侦探、伟大的推销员、伟大的父母、伟大的建筑师、伟大的诗人、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营造业者、伟大的治疗者。每个人都各以各的方式是伟大的人。如果他们把心打开,如果他们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渴望,如果他们去实践深心的真理,他们将使世界充满壮严华美。

    当你宣布你是谁的时候,只不过在宣布我是谁。永远都宣布我是源头,就没有人会在意你宣布自己伟大。

 

14、关于“堕胎”--生命无始亦无终

    生命没有开始,因为没有终结。生命只是延伸;创造新的形象。那永活者只是把自己形成新的形象——新的物质体。

    去是、去做、去有任何事物,只有一个唯一的原因:就是直接表明你们是谁,如果你们-——不论就个人而言,还是就群体而言——所是的就是你们想要是的,是你们选择是的,就无须改变。但如果你们认为还有更恢宏的经验等着你们——比目前所表现的样子更能表现神性——就向那真理前进。

    当你准备堕胎,当你准备抽烟,当你准备烹食动物,当你准备在路上突然超某人的车——不论是大事小事,唯一当问的问题是:这真的是我吗?这是我现在选择要做的人吗?

    要了解:没有任何事是没有后果的。什么事情都有后果。后果就是:“你是谁,你是什么”。

    你现在就在界定你自己。每一个行为都是自我定义的行为。你的一切所思、所言、所行,都在宣布“这就是我”!

    你们正在创造神。

 

15、“外星人”的文明(上)

    高度演化生物除了不因任何理由而互相屠杀外,他们分享。他们分享所有的东西,跟所有的生物分享。所有的需求都平等对待。他们不认为侵蚀物种体系是生产,而认为是破坏。

    高生物的社会基本指导原则是:我们都是一体;一体中的一切都互相关连。

    高生物并不占有,高生物抚爱。也就是说,他们拥抱、抚爱、珍惜和照顾东西,却不把东西据为己有。

    高生物不会象人类这样污染环境、空气和自己的身体,你们的身体是奇妙伟大的创作,原意比你们所允许它们的要“耐用”无限久远。高生物的心理行为也跟你们不同,更使他们长寿。

    他们没有羞耻。也没有“罪疚”这种东西。他们不竞争。

 

16、“外星人”的文明(下)

    除了物质科技的先进外,对于心的了解,对于肉体天性的了解,也十分先进。由于这两方面的先进,高生物便可以照自己的意愿把身体分解和再组合,这使得大部分高度演化文化中的生物能够在“任何时候”,想身在“何处”就身在何处。

    高生物社会中没有“贫困”这回事。高生物有“一切皆够”的觉知;他们的意识也足以创造出这种情况。由于他们意识到一切都互相关连,因此,在高生物的星球上,自然资源都不会被浪费或破坏。这又使得人人都丰饶——因此,“一切都够用”。

    他们群居度日,或用你们地球上的说法,生活在社群中。但他们大部分已舍弃你们所谓的“城市”或“国家”这种结构。

    至于沟通,高生物的首要沟通管道是你们所谓的感觉。

    高度演化的生物——你们人类中有一些便是——不否认任何事物。他们只是观察“什么是什么”。他们清清楚楚看出“什么有效”,“什么在运作”。运用这些简单的工具,生活变得很简单。演化“历程”得以受到尊崇。

 

17、《与神对话》结束语

    你们可以立即改变你们星球的生活。消除所有你们所不是的,而完全不致威胁到你们知晓和体验你们是什么的能力。

    为了体验你是谁和你选择是什么,你并不必须去创造相反的一面。你只须观察到它已经被创造了——在别处。你只须记得它是存在的。这便是“善恶之树的知识之果”;对此我已向你解释过,它不是诅骂,不是原罪,而是如马修·福克斯所说的原福。

    这整个三部曲中,有三种基本智慧贯穿其中:

    一、我们都是一体。

    二、一切都足够。

    三、并没有什么事是我们必须去做的。

   “到达那里”之路是“在那里”。你选择去何处,“在”那里就是!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是你必须去做的。你想要快乐幸福?快乐幸福就是。你想要有智慧?智慧就是。你想要有爱?爱就是。

    这就是你。不管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你是我所爱。

 

18、《与神对话》作者推荐的好书

    八本足以改变世界的好书:

    ·《为美国治病》(The Healing of America),玛利安·威廉逊(Mariance Williamson)著。

    ·《古代阳光的最后余晖》(The Last Hours of Ancient Sunlight),汤姆·哈特曼(Thom Hartmann)著。

    ·《有意识的演化——唤醒我们社会潜能的力量》(Conscious Evolution——Awakening the Power of Our Social Potential),芭芭拉·马克斯·胡巴德(Barbara Marx Hubbard)著。

    ·《再造成功》(Reworking Success),罗伯特·迪巴德(Robert Theobald)著。

    ·《圣境愿景》(The Celestine Vision),詹姆斯·雷德菲尔德(James Redfield)著。

    ·《意义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Meaning),麦可·乐内(Michael Lerner)著。

    ·《爱之未来》(The Future of Love ),达芙妮·露丝·金玛(Daphne Rose Kingma)著。

    ·《新世纪饮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约翰·罗宾斯(John Robbins)著。

 

阅读更多:《与神对话》系列导读

    《与神为友》、《与神合一》、《比神更快乐》

 

生与死的奥秘----《回归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