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棋的起源

(2008-03-16 11:00:03)
标签:

五子棋

国际象棋

中国象棋

围棋

多维棋的起源
    多维棋起源于2002年, 由北京维思德儿童潜能开发研究所刘兴亚研究员发明,北京维思德教育联盟推广。2006年在中国注册专利。多维棋是用一套棋具下多棋种的新兴棋类,其棋子棋位均为立体,一方面用于棋游戏,一方面进行人的关键能力提升训练。多维棋注重教育,其操作理念超前注重智力因素和德育的培养。http://www.wisdom669.com/uploadfile/20090720/20090720110249763.jpg
    多维棋标准棋盘为9*9的点阵,棋位在棋杆上,81根棋杆立在棋盘上,棋子为黑白珠套在棋杆上,棋杆为红黄蓝橙绿紫六种颜色。
围棋的起源
    "下棋"也称"对弈"。 "弈"是围棋最古老的称谓。在先秦典籍中屡见,但"围棋"一词却少见,迄今所知关于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通过最早的文字记载可知围棋起源于春秋中叶之前的中国。

中国象棋的起源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有的认为起源于传说中的黄帝;有的认为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象棋,武王所造,其进退攻守之法,日月星辰之象,乃争国用兵战斗之术。以象牙饰旗,故曰象棋。”更多的认为是秦末楚汉相争时的产物。韩信发明象棋,用以锻炼将士的攻杀能力。证据是后世象棋盘上常刻有“楚河汉界”的字样。无论起源于何时,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当时战争模式的影响,人文社会的影响,在走法以及规则上不断地创新,包括兵种的增多。
    若从文物出土的角度看,中国象棋成型于北宋,定型于南宋(见南宋诗人刘克庄《象弈一首呈叶潜仲》诗中描绘了棋盘、棋子的形式和下法,与现在流行的下法相同),发展于明朝。基本上最初每个朝代都略有不同,是通过不断的完善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有名家说,中国象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其传统性和封闭性更明显,不了解中国封建文化,就不了解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的起源
    国际象棋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有关起源的传说有各种版本,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它是由古代印度发明的,它的原型是一种叫做“恰图兰卡”的棋,其中有4种棋子:步兵、骑步、战车和大象,正好反映了古代印度军队的组成兵种。“恰图兰卡”的进一步发展是“沙特兰兹”,在棋子和规则上有大规模的改进,开始在中亚各民族广为流传。然后这种游戏通过贸易、战争和宗教等多种渠道,由东方向西方传播,其传播的大致路线是:印度——波斯(今伊朗)——中亚——阿拉伯国家——欧洲。在11世纪末,它已遍及欧洲各国。而国际象棋——“Chess”这个名字也是由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组成的复合词,意为“将死对方的王”。
KK据可靠的文字记载它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尽管更多的人相信它起源于东方,但从它的演变史以及发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定型并流行开来的。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对它做了一次大的改革,一些棋子改变了走法,行棋速度明显变快,例如“原先的大臣”被浪漫的法国人改为王的配偶--后,像社会革命一样,连性别也变了。至15世纪末进化为现制。当时它与骑术、游泳、射箭、击剑、狩猎、作诗并列成为骑士教育的七大必修科目。18世纪,以骑士教育为主导的人们把在下棋当中凶猛的进攻和大无谓的弃子看成是勇敢的表现,而不敢接受弃子或防守的一方被认为是怯懦的。但这种骑士风格的弈棋理念和完全不重视防守的战略思想已经被现代理论所淘汰。
KK现在,国际象棋在世界各地流行和普及。人类社会不仅仅把它当作游戏和娱乐,还当作一门艺术学科、竞技体育项目,甚至开发电脑弈棋,向人类智慧挑战。
KK国际象棋最早传入我国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把国际象棋带回国内,但未能普及开来。到了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将它列为体育项目,才开始逐渐推广起来。国际象棋英文“Chess”本身只是棋的意思,因其走法与中国象棋极相似,为了与中国象棋区分开来,人们在前面加上“国际”二字叫国际象棋。在亚洲一些华语地方,也有人称它为“西洋棋”。国际象棋中6种棋子的命名,也完全是按照中国象棋的叫法而定的。King译为王;Queen译为后;Rook:意为城堡,因与车走法一样,故称为“车”;Knight:骑士(或称为爵士),与马走法类似,称为“马”;Bishop:传教士,与象(相)走法类似,称为“象”;Pawn译为兵。

五子棋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现代五子棋日文称之为 “ 连珠 ” ,英译为 “Renju” ,英文称之为 “Gobang” 或 “FIR”(Five in a Row 的缩写 ) ,亦有 “ 连五子 ” 、 “ 五子连 ” 、 “ 串珠 ” 、 “ 五目 ” 、 “ 五目碰 ” 、 “ 五格 ” 等多种称谓。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 “ 短、平、快 ” ,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 “ 阴阳易理 ” ;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 “ 场 ” 的概念,亦有 “ 点 ” 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
   五子棋起源于古代中国,发展于日本,风靡于欧洲。对于它与围棋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早于围棋,早在 “ 尧造围棋 ” 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一说源于围棋,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的文化里,倍受人们的青睐。古代的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相同,纵横各十七道。五子棋大约随围棋一起在我国南北朝时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据日本史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经由高丽 ( 朝鲜 ) ,于 1688 年至 1704 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传到日本的。到日本明治 32 年 ( 公元 1899 年 ) ,经过公开征名, “ 连珠 ” 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取意于 “ 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从此,连珠活动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 ( 即对执黑棋一方的限制 ) ,例如, 1899 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 “ 双三 ” ; 1903 年规定,只禁止黑方走 “ 双三 ” ; 1912 年规定,黑方被迫走 “ 双三 ” 亦算输; 1916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长连 ” ; 1918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四、三、三 ” ; 1931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双四 ” ,并规定将 19×19 的围棋盘改为 15×15 的连珠专用棋盘。本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迅速风靡全欧。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使五子棋这一简单的游戏复杂化、规范化,而最终成为今天的职业连珠五子棋,同时也成为一种国际比赛棋。
中华棋(魔棋)  
    中华棋发明人为王易风先生,《中华棋》分“太极系列、四喜系列、五行哲学系列、八卦系列以及周易系列”共三十六个子棋种,全部通用一个棋盘。    该棋为圆形棋盘原名中国五行棋,“棋子棋盘”设计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国家专利号:ZL01302120.6),其对弈规则也已正式出版发表,获国家著作权保护。
角棋

  角棋是因棋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玩的过程中它能给人一种新的感觉。我们知道围棋的棋子是布在棋盘中两线的交叉点上,而角棋的子则是布在棋盘的小方格里。它在每个小方格里可以有四种各不相同的角位供对弈者走棋时选择。除此之外角棋的围子吃子与下围棋的规则完全一样。下面我们以围棋的扭羊头为例看角棋与围棋的同与不同。我们看到角棋的扭羊头,可以随时改变扭动方向,具有主动性。棋的起源围棋的扭羊头只能沿着某一方向扭动是被动性的。我们也看到围棋中的相关战术应用在角棋中它的形态发生很大变异,所以因棋子的形状不同,使得角棋在走棋风格上与围棋有所不同。如围棋布子时我们可以将子直接贴近对方的子布局,但角棋布子时就不能这样,因为这样直接贴近对方的子会立刻使自己这颗子陷入被人家扭羊头的被动局面。所以角棋走子必须要其它子提供掩护的条件下再间接的去贴近对方的棋子,这就是角棋在走棋风格上与围棋的最大不同特点。

四川平昌周平儒直角棋

   这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棋。此棋的棋子每一步必须走一个角棋

一、棋子

每方15枚。二人玩时,共30枚。当三人玩时,共45枚。最多供四人玩,全副棋子必须四种颜色。

二、棋盘

它是一个10×10的方格。每个角有15个带色点的格子。四种颜色的格点与棋子颜色对应。

每个角有三个向外的箭头,是棋子的出(如图1)。

三、玩法

1、每方棋子占一角,放在色点上。

2、每步走棋路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不论大小都行,

只要边上没有棋子挡住,就可以通过。

例如图2中的1号棋子,可以通过3走到2或4;也

可以通过7走到5或9;通过13走到10或16;也可以通

过2走到4;通过5走到9再走到21……

各方的棋子,先从对角的箭头全部走出为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