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tUlwkzy6OpGuVMF8ce&690
最新完成的画,牡丹花瓶。
两年前,开始学作掐丝珐琅画,现在所用的材料、手法、以至题材内容,都被我改得面目全非了,算是一种尝试吧。
掐丝法琅画源于传统的法琅彩,改用树脂浇铸代替高温烧制,适合制作大幅平面画。成画,金丝闪亮,釉彩鲜艳,平如镜面。显得高贵华美。正因如此,第一次看到,我就喜欢上了。
初学掐丝法琅画,是在木板上掐丝,点釉砂,最后用树脂浇铸。
第一个难点,树脂浇铸。必须一次成功,万一出现气泡或缺陷,整幅画只能作废。开始几次,因为配方不准都失败了,看着辛苦多日作出来的画,毁于最后一道工艺,真是心痛啊。另外,树脂的气味太大,室内用人都受不了。
由此,我开始寻找替代材料,最先想到的是清漆。试用后发现,油漆在彩砂中的渗透性比较差,大面积使用,很容易起泡分离,清漆还有点泛黄,影响画面效果。虽然漆味比树脂好点,但也不能长期在家里用。
直到有一天,在网上找到了“水性清漆”,总算有门了。水性清漆是白色液体,可以用水稀释,很容易渗到彩砂中,干后透明性也很好。唯一的问题是漆膜很薄,要上很多次,才能显出效果。水性清漆完全无味,是真正的环保材料。
二个问题,点砂方法。传统操作,彩砂加水,用吸管连水带砂一起点。这样很难作到精确适量,有过渡色的地方,只能凭感觉、大概齐。水一多,各色块间很容易串色,有时候刚刚作好一片,再作下一片时,水流过来,全冲乱了,作画的木板在水里泡着,也容易变形。
经过反复试验,我现在是用毛笔,吸水蘸砂,一点点的堆,看着有点慢,但可以作到准确细致,有点像画油画。彩砂可以放在调色碟里,再也不用摆出一片杯子碗,用料也省多了。
这样作,一碗水可以画半天,不担心到处流水。实际上,我是作好一片,就用水性清漆固定一片,干了以后,还可以反复修改。
第三个改进,掐丝方法。传统操作,掐丝要形成封闭色块,才能固定彩砂。这样一来,画面效果就有些呆板,比如应该是阴影的地方,也会出现一条亮边,感觉很不协调。
有了前两项的改进,掐丝的改进也就容易多了。我只在需要的地方掐丝,表现明亮处的光泽,阴影处色彩过渡,完全用堆砂的方法实现,画面的立体效果更加明显了。
最后的改变,题材选择。通常能够看到的掐丝珐琅画,多是以工笔画为模本,用金丝代替墨线。基于技术的改进,我开始尝试原创作画。第一个成品是牡丹花瓶。
牡丹的素材选自春天在景山公园实拍的照片,花瓶的素材是根据农展馆实拍的出土陶器画的,之所以选用这种花瓶和纹式,一是带有远古气息,二是黑白分明,可以把黑丝溶入其中,更好的表现立体感。
以上是我两年来学画的简单总结,还有很多操作中的细节、巧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共同探讨。
初学作画,欢迎批评指正。
http://s8/mw690/001tUlwkzy6OpGNbD27d7&690
铅笔画原稿
http://s2/mw690/001tUlwkzy6OpGv4MYV51&690
牡丹花局部
http://s1/mw690/001tUlwkzy6OpGv4iRi00&690
传统掐丝画,牡丹(对比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