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讲房故事
(2011-07-18 04:02:44)
标签:
易经命理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预测实例 |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兴奋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处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庄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花样叫货币化安顿,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建个马车路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银号借钱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危险”。地主又实施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实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连忙告诉长工们,房子要涨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短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大,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还不是愚民教育的结果,就好象60
年代,瘪吹人们必须购置三大件:腕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授室生子一样,记切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拆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