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山西中考满分作文(七篇)

(2013-01-03 19:08:11)
标签:

蒿占魁

中考作文

满分

分类: ◇学生公园

2010山西中考满分作文(七篇)

 

【中考文题】

打开初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接受一颗心灵。

请结合初中语文课文,按特别要求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拟题特别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郎士、百草园……)

【写作指导】

一、回顾初中课文,精心筛选。

初中三年,所学课文将近二百篇,涉及的内容和题材相当广泛,再加上本次作文还可涉及作者、文中的人物及课文标题中的词语,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审题障碍的。但是在考场上,如果考生一看到题目就急于下笔,选了自己熟悉的某一课文题目、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去写,极有可能写不出新意。因为你熟悉的,大多数考生也熟悉,你想到的,他们可能也会想到,这就需要考生慎重筛选。首先,要做到在选材上出新、出彩,引人注目。比如,可避开大家印象深刻的《背影》《孔乙己》,尽量不去写孔子、鲁迅,可以去写《我的第一本书》《吆喝》,也可以回忆宋濂、法布尔等等。

二、选好切入角度,立意新颖。

当然,并不是说熟悉的篇目、伟人就不可以写。如果考生对这些内容有独到的理解,能在认识上提升一个高度,能找准切入口,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来表现,也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比如,选择了“背影”,可不去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的背影,而去写自己三年来苦读的背影。再如写“狼”,可以写“狼”为自己的自作聪明而后悔。

三、注重刻画细节,情真意切。

本文题明确要求感情自然、朴实、真切,其实这也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现在的考场作文,大多只注重形式的新颖而忽略感情的真挚。其实在任何情况下,感情真挚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也最能写出新意,因为这份情感只属于自己,是源于考生内心独特的感悟,是很难跟别人雷同的。即使情感相通,即使事情类似,但只要考生善于捕捉细节,并能精心刻画,化平凡为伟大,化朴素为精美,考生必定会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

【高分作文一】

背影不是离去

一考生

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高大的背影;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他们永垂史册,背影不是离去。

——题记

屈原投江

独乘小舟,渐渐远离了国都,楚怀王冷峻的目光还在脑中残留,江水冰凉得让人心寒。站在江边,他看见了孩童高举《离骚》吟咏,他看见了人们竭力挽留的神情,足矣,受辱不如归去。他笑了,笑昏君,笑佞臣,笑自己的忠心无人理解。于是纵身一跳,海平面高过视平线,赤子之心葬于汨罗江的波浪里。这一跳,是“路曼曼其修远兮”的延续。他走了,看到他的背影,我们不再哭泣,只因背影不是离去。

背影不是离去,是感人的忠心。

勾践离国

他一身奴隶装,站在城门下,身边是他心爱的城池,如今早已断垣残壁。透过层层送别的人影,他没有看到悲伤,那一双双噙满泪水的眼里满是期盼,支持,坚毅。是的,他就此走向了吴王的马棚,他受尽了凌辱,但他不会忘记那些卧薪尝胆的日子。他走了,看到他的背影,我们不再哭泣,只因背影不是离去,背影是领军而战的神勇,是坚强的反抗。

背影不是离去,是坚毅地奋起。

文成入蕃

她坐在入蕃的马车里,泪水模糊了双眼。她分明听见家乡那声声燕子的呢喃,那声声亲情的呼唤,可她没有回头。她的风韵在满目的黄沙中消逝了,她的美丽在千古的冰雪里黯然失色。漫天的黄沙似在哭泣,枝头的苍鹰似在落泪。她走了,看到她的背影,我们不再哭泣,只因背影不是离去。

背影不是离去,是构建和平的彩桥。

鸟儿告别母亲,是去培养坚强,树叶告别树枝,是去孕育希望,船帆告别江河,是去遨游海洋。

背影不是离去。

成功启示:

这篇考场作文,作者选取历史上“屈原投江”“勾践离国”“文成入蕃”三个事件,诠释了“背影”与“离去”的不同内涵。文章角度新颖,扣题准确,较好地表达了“背影不是离去”的深刻内涵。本文结构上采用小标题,行文中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很有新意。

 

 

【高分作文二】

成功的征途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莘莘学子漫漫路,在学习的征途中或喜或忧,缠绕我心头。

——题记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新年伊始,我登上备战中考的台阶,望着天空大喊:“我要成功!”风掠过发梢,激起我的热情,不施粉黛的脸庞,肆意张扬着青春的不羁。我用仅有的自信作为成功的赌注,我似乎看到了成功的自己,因为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失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夜幕降临,灯光将墙壁漂白,我奋笔疾书,满口的之乎者也,满眼的ABCD,满心的氢氧根、碳酸根,咬着笔头苦苦思索也理不清XY到底是什么关系,只好让思绪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三学习的强度让我想要放弃。想象开学时自己的豪言壮语,不禁怅然。如果可以放弃,我一定会逃离这纷杂的教室,去看日本樱花霎时弥漫的美,去看三月的春水长流,听苏子的低吟,陶潜的絮语,去看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你是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学习!”耳畔传来的声音,一语惊醒梦中人:如果我迷失了自己,那么终究是爬不到山巅的。渐渐地,我也便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一种充实的快乐。那是一种自我满足与肯定,它将激励我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永不后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刻坐在考场上,我的心中五味杂陈,想起一年来自己畏惧着难倒众人的数学、物理,一步步走来,泪水几度湿润脸颊,可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不是吗?我也曾在考试考砸后,产生放弃的念头,也曾在熟睡时被闹铃硬生生地唤起,所有的哀乐,终成往事,不堪回首。细数那逝去的年华,总有淡淡的哀伤溢满心头,但那是不可或缺的生命财富。

回首漫漫征途,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不堪与欢喜。心破碎,修复,再破碎,再修复,终究也慢慢坚忍了起来。对我而言,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双手合十,含笑如常,伴着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将一直走下去。

——后记

 

 

成功启示:

文章亮点有二:

一、结构巧妙。作者紧扣“征途”两字,引用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作为自己迎战中考的三个阶段,来叙写自己在迎战中考过程中的感受,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这样的顺序来结构全文、组织内容、凸显影响的文章在这次考场作文中相当少见。

二、语言精美。文章引用、化用古诗句,语言调侃幽默,作者老道而精练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番。

 

父亲的背影

 

父亲年老了,蹒跚地向前走去。但背影却留在我视线里,依旧是那样亲切那样熟悉,让我想到童年记忆中一次见到父亲背影的情景。

小时候,我记得父亲好象是长年下乡蹲点。那时的干部组织纪律性很强,下乡就是下乡,一二个月难得回家一趟,我和姐姐跟母亲在家。因为很少看到父亲,所以格外想念,母亲也常念叨:“已经去了20多天!”

凉了,怎么不回来拿衣服!”这些话更加深了我们的思念之情,好象家中的一切都围绕父亲转似的。对于父亲我们是又亲切又陌生,想见又怕见。那时太小,依恋之情似懂非懂,也不会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记忆中好象父亲每次回家来总是抱着我们亲了又亲,还要带上街去玩,买些东西给我们。父子父女之情融融,但没多久又走了。

最记得一次,大约是在63年冬季,我正上幼儿园小班。那一年我也稍懂人事,父亲大约有二三个月没回家,也没有口信带回,母亲一直念叨,我们心里也一直想着父亲。一晚半夜,父亲终于回来了,我睡得迷迷糊糊睁不开眼,朦胧中好象父亲和母亲讲了很久的话。第二天一早醒来,果然看到父亲坐在床边看我们笑:“起来吧,看,又都长高了!”父亲替我穿好衣服,又替姐姐穿。吃饭时,母亲说:“快点吧,你爸爸马上要去出差!”我们刚高兴的心又马上“沉”下来,心里很难过,望着父亲。父亲似乎也看出我们的心事:“爸爸过几天就回来,你们在家要好好听妈妈的话!”说着父亲从口袋掏出几个分币,每人给了五角钱。那时的钱值重,五角钱也不容易。饭后,父亲摸了又摸我们每个人的头,肩上扛个旅行包向母亲打个招呼就出门了。

望着父亲出去的背影,手摸着他给的分币,我鼻子一酸,眼泪似要流出来。趁母亲没注意,我赶紧跟了出去。在离父亲20多米远的身后跟着,跟着。父亲那穿着蓝装浑厚挺直的背影,在穿梭人流中那样清晰,牢牢地吸住我的视线。是啊,父亲不会想到,一个才4岁初通人事的孩子对他是那样依恋,对离别是这样伤感,心中会涌动这样强烈的父子亲情。父亲,是幼小心灵永远的依靠,是温馨,是希望。一个人成长一个家庭欢乐,既要母亲的慈祥,又要父亲的抚爱。象天上既要有太阳,又要有月亮,才会幸福美满。我跟着,跟着,那天早上天阴雾重,眼看父亲的背影消失,我赶紧追上几步,这样不知多少次。后来离家太远了,我害怕不敢跟下去,只呆呆地站在街心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手攥着父亲给的角币,心里不住地难过要哭。当时也不会用什么语言表达,只嘴里一直念叨:“给了五角钱,给了五角钱……”

以后多少年,我看到父亲的背影,就会想起童年时这一次望父亲背影的情景。特别是今天年逾八旬的父亲到我家离去时我总是送出很远,很远,望着他熟悉而亲切渐渐远去的背影,化作那跨越40多年凝成的一瞬,一种特殊的感情顿时涌上心头。那纯朴的相思,那温馨的怀想,那真挚的亲情,已牢牢定格在我记忆里,久久地挥之不去。

 

 

 

我的老师

 

老师在我心中是一个指导员:指导着我们该走的路,指导着我们该学的知识,指导着我们该懂的道理。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我们敬佩的人。特别是陈老师。

记得与您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谈话,第一次上课,就觉得您与其它老师不一样。您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拐弯抹角,您是直来直往。有时在您冲动的话语中也会吐出几个四字经文,使学生参不透。

在您的课堂上,气氛闷闷的。您要求严格,上课从不说笑。严肃的眼神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时的你让我很不喜欢。

您是一个做事要求完美,但又很急噪的人。有一点差错,就会很不耐烦,一定做得很好才会罢休。不过您也是一个愿听意见的人。每次同学向您提的问题和意见,您都会虚心接纳。而且越做越好,我对您的坏想头也慢慢消失。

渐渐地,您终于与同学打成一片,有说有笑。您的课下课后,课室里总是一片欢笑声。我感到老师您变了,变成一名喜欢跟同学聊聊话的开心果。我也越来越喜欢您了。

虽然您的课的威严不变,但课后的爱的种子也慢慢在滋长,也播给了同学,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

有一句名言:老师像一支蜡烛,用自己的光照亮学生。

对啊,您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您也曾经说过:“你们如同我的子女,一样乖巧、聪明、惹人疼……。”这一句足够令您当我们的母亲。陈老师,您就像我们的亲人,无时无刻地教导我们、爱护我们,不让我们受到欺诈。

现在,您不教我班,我感到遗憾。但您对同学、对我、对大家的关心会永远印在我心中。曾经是您的学生的我,感到无比荣幸。陈老师,谢谢您,您是特别值得我敬佩,喜欢的指导员。

 

 

 

 

 

少女闰土

 

站在巷尾,“叮叮当当”的车铃声响在耳畔,我轻抚着墙上的色彩,那个名字在心头跳跃。

车铃声近了,我扭头一望,她烫成小卷的头发与眼睛纠缠着,金黄金黄地刺我的眼,隐约看到耳钉在闪耀,仿佛在嘲笑我是个土包子。

“嘿!你不认识我了?”她讲话带了些流气。“你是……”我心中原本跳跃着的名字在此刻却灰飞烟灭。

而我淡淡地笑了……

那个春天,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怯怯地站在家门外:“你玩过家家吗?”她告诉我她的小名,便拉着我去巷子里玩,玩老师和学生的游戏。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她摇头晃脑地朗诵着,挺别扭的乡音里饱含感情;我卖弄着刚学的生字词和加减法,在墙上涂写着,她眨巴着眼,认真地学着;我没争抢着彩色粉笔;抢着当老师;我们还一起立志长大当同一个班的老师……

茸茸苔藓是地毯,我们的思绪在上面跳着舞,有欢声笑语为它们伴奏;它们慢慢沉淀,渗入了苔藓的缝隙里,每到这些植物长出来时,就会散发出一种叫友谊、叫童真的香气。

叫骂声越来越近:“那是谁家的小孩!往哪胡画呢?……”她牵起我的手,飞快地藏在她家大门后面,我们四目相视,“扑哧”一声笑了。那笑声一直留在了心底,却在此刻渐渐模糊。

她回了那个熟悉的院子,院门前的苔藓不是那么绿,有些干巴了,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

我抚着墙上模糊的字迹,脑海中努力地拼凑那篇文章,“东风来了,……春天……近了。”

我笑了,笑她也笑我,我们之间居然隔了这么远。她让我想起了闰土。

她是因为出外打工,所以变成了这样吧。过早地步入社会,看不清前方的路;或是缺少教育,误入了歧途,不知不觉地陷了下去。我沉思着,我觉得我就像迅哥,哀叹着我们失去了友谊和快乐,她是闰土,在社会中辗转着,沉沦着,我不禁惋惜。

我笑了……

脑海中浮现出模糊的影子,在嫩绿的苔藓上,站着小小的她——少女闰土。

 

 

点评:读完文章,内心有点沉重,原来的纯真少女变得玩世不恭,原本我俩之间纯真的友情有了隔膜。原本茸茸苔藓,今天不再青绿。人变了,情变了,景变了。写作内容和对比的写作技巧多像鲁迅先生的《故乡》啊,经典美文与小作者的作品很好地融在一起。

 

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小作者直面人生和现实,解剖其变化的深层原因:“过早地步入社会,看不清前方的路;或是缺少教育,误入了歧途”,文章深广的主题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撞击,也唤醒我们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关注。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品,因为人世间的真爱值得讴歌,而带给这个社会一声春雷的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弘扬。真情可以感动人,而思想可以震撼人,我们的作品需要用感动浸润心灵,同样需要用思想洗礼心灵。

 

 

 

 

 

我们班的杨二嫂

 

 

我们的妈妈老高,像极了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题记

“豆腐西施”

三年前我们满怀青春活力踏入校园,迎接我们的“新妈妈”便是一个打扮素雅,温柔可亲的女人。在我们心目中,她虽然貌不惊人,但却成为我们心中的女神。她总是笑眯眯地站在台上讲话,轻轻地嘱咐着什么,甚至比清纯的少女都多一丝雅意。在我们心里,她甚至温和的像块豆腐,占领我们心中不可取代的位置。

“圆规”

 

后来,这个原本充满活力的校园仿佛伴随着时针与秒针的交集开始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再次打量我们的老高,仿佛脸上多了许多岁月留下的痕迹,也少了当年那份雅意。她仍旧站在讲台,却双手搭在腰间,粗鲁得像她常用的圆规,面对我们的过错毫不退让。大多时候,她是踏着朝晖走进教室,然后吝啬地“搜刮”走我们前一天晚上熬夜积累的一本本“财产”,仿佛得到奇珍异宝般回到她的“领地”。又或者是在我们做题时,她又会拿起扫把,将满地的脏物搜刮一空,满意地笑笑。这只细脚的圆规,如此“粗暴”,如此“贪婪”,如此“吝啬”。

可爱女人

 

而本年度轰动全年级的一件大事竟是这杨二嫂的生日。那天我们异常激动,回到班中,蛋糕已准备好,点燃蜡烛,大家在烛光中许下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她也一样。只见她双手合十,闭上眼:“希望把你们这群臭孩子都赶走,赶到那些好学校,再也别回来……”话音未落,她脸上已满是泪水,这泪水又将她变为了多年前的“豆腐西施”,让人充满怜爱。那天,大家都哭了,可都好开心。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大花猫”,奶油抹得到处都是,夹杂着泪水,留下了一片最珍贵的回忆,难以释怀。其实,她一直是个可爱女人。

我们知道我们即将离开,即将离开这故乡,离开我们的妈妈“杨二嫂”。可在我们的心里,这个永远都那么可爱,那么温和却不失严厉的杨二嫂,她永远都是我们大家的妈妈,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她。

总之,不舍。

 

点评:“我们的妈妈老高,像极了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的确,文章将鲁迅笔下的“杨二嫂”与陪伴“我”三年的班主任高老师恰切地结合在一起。她们形似:“豆腐西施”一般的雅意,“圆规”一样的粗鲁;她们神似:人世沧桑让杨二嫂失去了原有的温柔美丽而变得泼辣恣睢,而高老师也由最初的清纯雅意变得严厉干练。

 

写人,最怕的是流于平庸,缺失个性。作者笔下的高老师的个性多么鲜明啊。她有女人味:感动时候泪眼婆娑;她是一名严师:面对我们的过错毫不退让。她的魅力更来源于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一声“我们的妈妈老高”是对高老师最好的报答。

 

文章的小标题是高老师性格特点的形象概括,三个片段是我们和高老师相处的过程,也是我们感情不断升华的过程。

 

陋室铭

 

(太原一考生)

 

斯是陋室,惟吾俩人之爱馨。

——题记

这是我和你简陋的房子。

爸爸离开我们了,他拿走了我们居住了很长时间的大房子。你用你为数不多的积蓄买到了这间小小的房子,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没有客厅、卧室和厨房,有的只是仅能放下两张床和一个写字台的小房间。没有了落地窗,只有那高高的巴掌大的浑浊的小玻璃,从那扇小窗中透出混浊的光。

你说:斯是陋室,惟吾女儿之爱馨。

这是我和你简陋的房子,但这座房子里有你和我彼此最爱的人就变得明亮起来,一瞬间,那扇小窗透过的混浊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清澈、明亮起来。

这是你和我简陋的房子。

这房子没有什么高科技的电视产品,有的只有那台你从姥姥家搬来的总是飘雪花的电视,有的只有那台伴我一起学习到深夜的小台灯,还有你那部几年前价值不菲而现在早已过时的旧手机。我说:如果我们能有台电脑就好了,这样查资料的时候就变得容易多了,就不用总是麻烦同学了。我不知你何时暗暗下了决心,要给我买一台价格不菲的电脑。我只知道当我那天打开房门看到那台电脑时你的笑容那样璀璨。

你说:斯是陋室,电脑亦馨。

这是我和你简陋的房子,但这台电脑却又让一切显得不简陋起来,因为它是你用你的爱与艰辛换来的,它来之不易。一瞬间,这房子好像又变成了从前的三室两厅。

你说,等以后你东山再起挣到钱时,你要给我买比以前还要大的房子。

你说,你要将那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一起住进去,该有多么惬意。

我说:我不需要大房子,大房子拉远了我们的距离,让我无法在寒冬时躲在你的怀抱里。

我说:就算是这眼前的简陋的房子我也十分喜欢,你总说因为我这简陋的房子才变得温馨。

我说:斯是陋室,惟吾俩人之爱馨。

因为我爱你!妈妈!像你也爱着我一样。只要和你在一起,哪里都是天堂!

 

 

点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读这样的文章,你会读出眼泪,为一对苦命的母女而落泪。家里的男人走了,房子没了,母亲用自己的积蓄买来的小小的房间简陋、苦寒。然而,我们是笑着落泪地,因为我们享受着这小小的家里承载着的暖暖的亲情。这份在苦难的土壤里孕育的亲情令人感动。陋室不陋,只因真情浓浓。斯是陋室,惟吾俩人之爱馨。

不由得想起冰心老人的一句忠告: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没有生活中真正感人的情景,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打动人心。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的堆砌,有的只是本色纯净的淡淡地倾诉。文章没有轰轰烈烈的痛彻心扉,只是在娓娓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真事、真情、真表达。一个“真”字,打动人心。

另外,文章主题与刘禹锡的《陋室铭》巧妙暗合,“这是我和你简陋的房子”把文章自然分割成两部分,从两方面展现“陋室”,最后用“你”“我”的真情告白再次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行文思路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2012年山西中考满分作文:微笑的魅力

 

微笑,如春雨一般凉爽,如彩虹一般绚烂,像春花一样可爱,像冬雪给一惊喜。

微笑,就像它的字眼儿一样,着实令人喜欢。当你感到无助和寂寞时,意外的收获一份微笑,你会发觉世间的温情无处不在;当你陷入困境,需要理解和支持时,一份微笑就是一份特棒的礼物。收获微笑是幸福,赠人微笑同样也是幸福,当每一次微笑在你的脸上绽开时,你会感到分外的轻松,愉悦,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活中的微笑太多了,然而最特殊的就是母亲的微笑,这是任何笑容都无法比拟的,它包含了母亲对女儿纯洁无私的爱,受伤时,这微笑会给我无限的关怀,抹去我的伤痛,脆弱时,它又给我信念,使我坚强,让我信心百倍的面对生活。无论何时,母亲的微笑都是我心中一抹永远的阳光。

其实,只要用心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笑,微笑的内涵也因此多了起来,课堂上,老师的微笑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快慰,打谷场上,农民的微笑是最灿烂的,是丰收的喜悦,也是对来年的希望;交际中,微笑就是礼貌,是对对方的理解和尊敬。微笑就是生活的五彩屏上最亮的色彩。

晨练中遇到过这样一次微笑。早晨我在林阴路上跑步,遇见一个小女孩,也许兴趣相投我俩交谈起来,说话间,她的小脸总是洋溢着一朵灿烂的微笑,我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很简单:“老师说了,微笑是给人的最好礼物。”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为什么每次面对别人时,不能送一份微笑呢?于是回家路上,每遇到晨练的老人,我都向他们投以热情的微笑,我发现每个人都送我一份同样的微笑,原来一份微笑会带来无数的欢乐。

如果你很苦恼,我愿意送你一份微笑,抹去你的忧伤,带给你欢乐,如果你遭受了挫折,人愿意送你微笑,给你信心和勇气。

告别了苦恼和挫折,朋友,笑一笑吧,把微笑送给别人,迎接你的会是无数张笑脸,这也就是微笑的美丽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谷穗儿
后一篇:3@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