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父亲

(2015-05-15 23:39:24)
标签:

情感

回忆

分类: 父亲回忆录

今早读到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文字里都是对父亲生前琐事的回忆,却令我感动。结尾处他写道:“父亲走了,什么时候想起他,什么时候怅然,很多时候,我还会梦见他。”我也如此。也许我是女儿的缘故吧,每次想起父亲,或者目睹一个物件,或者读到一句话,都会触动我的心弦,止不住流泪。

我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这话一点都不假,我算过的,也求证过母亲。父母六五年正月结婚,在去新疆的路上已经孕育了我,我是十月生日,正正好的准日子。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自认为结合了父母的优点,可能和那个刹那激情有关系。瞎猜的。

我的小名是父亲取的。母亲说,当她在产房生下我的时候,父亲风尘仆仆赶来,抱起襁褓中的我的那一刻,我冲父亲嫣然一笑。于是,父亲给我起名“笑生”。这个名字一直被父母喊着,直到到了升学年龄才取了一个正式的大名。不过,每次回到父母身边,他们还是喊我的小名,并不顾及周围有无生人。

父亲爱读书。他也是他们家族里读书学历最高的人:农师专。父亲兄弟姐妹七个,他排行老五。家里穷,一辈子耕农,唯有父亲从小有读书的天赋。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深知没文化之苦。她看出父亲是读书的材料,决定送父亲去学堂。爷爷和亲戚反对,奶奶却执着不悔。我知道,若不是奶奶当年的决断,就没有后来的父亲。父亲常说,奶奶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小的时候,父亲最常给我们讲的故事,就是他小时候赤脚上学。奶奶做了双布鞋,他也是小心放在书包里,快到家时才换上。有一次下雨,他穿了家里唯一的胶鞋去上学,回来快到村口时把胶鞋穿上,结果不小心还是被石头刮破了,被奶奶一顿痛打。还有一次,他在镇上买了一支钢笔,吸了墨却写不出字,奶奶也是追出去用竹竿打他。可见那时家境有多苦。

父亲读书会痴迷,一份报纸都会看得忘却身外事。最可证明的,是他的裤子上全是烟头烫的破洞。而且,他人走到哪里就坐在哪里读书看报,家里一撮一撮的烟灰堆得到处都是,为此母亲没少和他吵架。他不觉理亏,也不争辩,挪个地方继续读他的书报。

父亲本来是可以进最高学府深造的,但是因为家贫,懂事的他选择了师专,为的是不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师范院校提供食宿,还有少许助学金。父亲虽然学的是农,但他却有别的天赋。除了读书写字,他还喜欢动手做家具。我们家有一个书桌,就是父亲的“作品”。那个书桌不同于一般书桌,他做了一个隔板。隔板放下是一个小书架,隔板撑平了,就是一个桌面。书桌做好以后,邻居都来围观,说老叶有创意。后来,这个书桌一直被我们使用,直到八十年代中全家调离回内地,书桌送了人。

父亲二胡拉得不错。这是他在读书时学会的。这个才艺,他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过。他的一生,二胡几乎没有离开过他。后来他来美国与我们小住,二胡也随带而来。他还教我的儿子学拉过二胡,可惜孩子没有长性,学了几天就放下不学了。我不会忘记,小学时,我在学校的宣传队表演,父亲就在宣传队拉二胡。我们父女俩经常随宣传队外出演出。一个在台前蹦蹦跳跳唱,一个在侧幕咿咿呀呀拉。演出结束后,犒劳我们的经常是一块面包,或两个鸡蛋。我把自己的那份送给父亲,他用口袋包好后,骑自行车带我回家。我坐在前杠上,后面夹着父亲的二胡,行在夜里的柏油马路上,天上明月当空。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都是甜丝丝的味道。最快乐的事,是吃完晚饭后,父亲搬一张椅子坐门前,在那里调音,我则洗好了碗筷,站在父亲身边。他起个调,我开口唱。小常保,李铁梅,一首接一首来,周围都是学校的老师,他们也同一排房子的邻居。大家拍手,有时还点歌。头顶的葡萄一串串挂下来,夏日的凉风清爽宜人。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