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得一记:十三岁的生日Party(下)

(2014-10-16 22:32:41)
标签:

成长

教育

家庭

亲情

分类: 家庭生活

十月国庆,孩子他爹放长假飞回美国的家。女儿象盼到了救星,把生日办爬梯的计划一五一十向老爸汇报。但无论这父女俩讨论多么热络,我都无法松口。这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他在家才几天的时间,到时候拍拍屁股就跑人,所有事还不是落我头上。再说,给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办一个大爬梯,别说中国人,在美国人看来也有些出格了。


孩子他爹不愧是领导干部,善于做思想工作。对女儿,他首先肯定她的美好创意,然后因势利导她开动脑筋,办一个真正与众不同的生日,给自己一个真正的纪念。对老婆,他劝我不要负面思维,不要身体里象装了一根导火线一点就着,不要被女儿牵着鼻子跑,而是要学会利用机会把坏事变好事。


家里二比一,我是负,看他们怎么打算。


圆桌会议的结果就是,大爬梯照样举办。但是,请注意但是,小朋友减至五十人;自己设计请帖;举办地点再定;至于摇滚乐队嘛,“哎,听说老邻居雪梨的女儿百灵黛不是在一个DJ里混吗? 老婆,你可以联系一下雪梨问问看。”


有了老爸这支同盟军,小丫头立刻象上了发条的机器,浑身上下都是动力。父女俩上网上街,买回来精美的空白请帖纸,由女儿洋洋洒洒地写好了邀请函,附带一张她可爱的照片,然后我在公司利用上班便利,一次复印了六十份。


当时,美国流行爱心塑胶手圈,好比蓝丝带。女儿紧跟时尚,网上订购了色彩不同的手圈,刻着“Love, Emily“的字样,超可爱。


朋友听说我为女儿生日之事闹心,给我出主意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试一试。社区经常出租场地办婚礼,没准也可以给女儿办爬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带着女儿去了趟社区活动中心。没想到,社区活动中心不但可以出租场地,而且费用以小时计费并不贵。女儿很满意,我们当时就敲定了时间并当场支付了押金。


老邻居雪梨数年前搬了家,随后不久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女儿有心人,通过脸书迅速找到了百灵黛。果然,还在读高中的百灵黛,已经组建了属于自己的DJ,还利用周末常出去赚外快。百灵黛爽快答应女儿到时候会来Party助兴,而且价格打折。


短暂的休假时间到期了,孩子他爹向我们挥一挥手,一片云彩都没带,又飞走了。


女儿目的达到,她每天都兴致盎然地读书上学,变回乖巧温顺的好女儿,还手脚勤快帮我做家事。我知道,她爹地飞走了,生日最后能不能办,还是要仰仗妈咪高抬贵手。听女儿回家说,她现在绝对是学校的风流人物。她的朋友们只要晃一晃手腕上的塑胶手圈,就遭到那些没拿到通行证的同学羡慕嫉妒恨。


时间在一点点靠近。这期间,我和女儿还是精心挑选了几十个Goodybags,并买好了听装饮料,也在披萨店预定了披萨。


女儿的生日派对选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举办。家长们陆陆续续开车把女儿的同学接到了社区文化中心。女儿兴奋地拉着同学跑向预定的房间。不大的活动室里交叉挂着彩带。雪梨的女儿百灵黛正在忙活着她的音像设备。这个女孩真不简单,她朋友开了个卡车把她运过来。所谓的DJ乐队,原来吹拉弹唱就是她一个人全拿呀。


我正在招呼客人,社区活动中心的负责人向我走了过来。他问我,一共有多少个孩子来爬梯,我告诉他约五十左右。负责人接着问我,有多少个家长陪护,我回答就我一个人。负责人严肃地对我说,按照法律,一个成人最多只能照看十个未成年人。我一个人看管,显然不合法。


我从来不知道这项法律。当时就懵在哪里。社区负责人说如果找不到足够数量的成年人,舞会就必须取消。看着许多孩子正兴高采烈地赶来爬梯,我怎么能临时取消活动?于是,我安慰负责人说,给我一些时间,我保证舞会开始时监护人就到齐。


顾不得许多,我赶紧给平时的好朋友打电话。那是一个周末,许多家庭都预先有活动。最后,秀萍和斯蒂文夫妇,常红和郭斌夫妇都重新调整了他们的家庭安排,保证赶过来帮我忙。


孩子们的舞会进行了三小时。他们在里面又唱又跳,我和我的朋友们呆在活动室大厅聊天,防止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乱跑乱画闯祸。这是一个纯粹女儿做主的舞会,不欢迎任何家长参加。这期间,斯蒂文开车去快餐店取回披萨饮料。孩子们只顾欢闹,我只希望控制好局面,安全结束。


舞会结束时,冬天的夜晚又黑又冷。许多家长开车过来接上自己的孩子回家,还有一些孩子根本没人来接。女儿今晚玩儿得嗨极了。她意犹未尽地与朋友们一一道别,剩下我和秀萍常红赶快打扫房间。包装纸和披萨盒子还好办,主要是那些打开却没喝完的饮料,有的浸湿了地毯,有的泼在墙上,扫起来擦起来格外费劲。我拽过女儿让她看被糟蹋不成样子的房间,女儿气得把几个臭男生叫回来打扫清理。

 

等我们把房间尽力打扫干净物归原位,让活动中心的负责人过目验收之后,每一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秀萍他们也累坏了,谢过之后各自回家。回头看,大厅里还坐着五六个没家长认领的孩子。我只好让他们全部上了我的面包车,按照他们的指点,把他们各自送回家。女儿在回家的路上睡着了。我困乏到了极点,却不得不努力睁着眼睛驾着车前行。。。


女儿格外满意。回到家,人家坐在她自个儿的房间开始数钱(她请帖明确说了不收礼物)。她说的没错,支付了百灵黛的DJ费用,支付了妈咪我的所有费用,人家还小有剩余。


第二天,我收到了社区活动中心的主管电话,说墙上地毯上到处都是饮料泼洒的斑迹,清理干净有难度,押金不予退回。


这个十三岁的生日派对达到了女儿记忆犹新的目的。偶尔谈论起来,她依然会记得那些曾令她难忘的朋友和场景。但是,对我而言,感触却很复杂。


家长们,要是换作你,如何去办一个别具一格的生日派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