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580309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回家 - 雨雪交错,信步扬州
(2014-02-10 10:48:37)
标签:
红花摄影
冬景
扬州
分类:
故乡的云
大年初八,一家人重回扬州。有公干的人去上班了,休假的人接着懒散。
大年初二至初五的天气,一反常态地高达摄氏二十多度,相当于初夏的气温。路上人们穿衣着帽就显得不伦不类,四季都有。不过,对我们全家去江西的寻根之旅,似乎是老天爷独特的眷顾,一路畅通。虽热得冒汗,但总比寒冷彻骨要舒服得多,尤其要去老爷子的坟头祭祖,一行人走在乡间的田埂小路上,脚下没踩着泥泞而步履艰难,着实要感谢上苍的巧意安排。
初七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桌吃饭。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员报告未来天气要转冷,并有雨雪交加。过不其然,只听见外面有人喊:“下雪了,下雪了。”
撩开窗帘看向窗外,果不其然,白色雪花如同仙子下凡,飘飘然从天而降,把鞭花炮竹弥散在空气中的硝烟味道慢慢地清洗干净。我决定,第二天一定要出去赏雪。
扬州,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苏北城市。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曾经在扬州乘船摆渡过。破旧的船坞响着鸣笛,载着似乎要下沉的车辆行人满满地行使在风平浪静的长江水面上,我被父亲牵着手,看着与船坞擦肩而过的水上人家。看妇人淘米洗菜,看男人撑竿前行,也看见孩子们在浅水边嬉水洗澡,不可想象在水上生活的情景是多少神秘。
后来上大学时,全班组织活动来过扬州一日游,应该不是冬天,而是烟花三月。犹记得桃花开得正盛,瘦西湖桃红柳翠,我穿的是红色毛衣外加一件“幸子衫”短风衣。全班在五亭桥前合影,照了一大堆各种组合的照片。我们一致认为扬州是出美女的,因为我们班的周晓阳,就是典型的扬州美女。她皮肤细嫩白皙,脸庞椭圆饱满,双眸丹凤细长,一颦一笑小家碧玉般的娟秀,被同学们公认为“杨贵妃”大美人。
再后来,我的小姑子大学毕业迁来扬州打拼,再后来,我的公公婆婆也选择扬州随小女儿定居于此城市,再再后来,我的夫婿也海归选择在距离扬州一江之隔的城市创业。扬州,便成为我每次回国必然要滞留的城市。
来的次数多了,享受着扬州和风细雨的温润气候,小桥流水的家居环境,琼花四溢的阵阵清香,护城大运河的文化古韵,赞不绝口的富春美食,以及近几年突飞猛进的交通便利,我感觉这块风水宝地实在适宜于老年生活的最后归宿,一度很想在这里安居乐业。一来可与公公婆婆做邻居互相照应,二来一生奔波游走也算安置个真正意义的“家”。
大哥大嫂也基本退休了。这次他们俩专程从新疆赶过来与公公婆婆团聚。马年,对二老是特殊的一年。公公进入九十岁高寿,婆婆进入八十岁大寿,夫妻婚姻走过六十载风雨携手。子女回家过春节,与老人团聚,对老人来说,子女围炉陪伴,就是一种幸福。
说起来,我的公公婆婆是相当福气的,子女也个个优秀。拿大哥大嫂来说,大哥是新疆一大专院校的校长,嫂子在职场时,曾经是一家电讯公司的一把手,统管着上千号员工。但他们俩一直为人低调谦逊,工作上各尽其责,回到家却夫唱妇随。大嫂在企业工作,薪水高,但她总是把工资全部上缴给大哥打理,平时也听从大哥的安排和理财。人常说,幸福的婚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其不幸的缘由。曾经还有一个朋友说过:“故事太多的女人,大多都是不幸的女人。”这话有一定道理。幸福的女人,其实大多数都是在过着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在回忆中生活,这不切实际。对我来说,被应该记住的人深深记住,被不该记住的人淡淡遗忘,彼此相依相伴一生,这就足够了。村上春树说过:“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寂寞。”
但是,如果婚姻令人失望心碎,我也宁愿选择孤独。只是,不撞上南墙,谁又会死心呢?
就拿公公婆婆的六十年婚姻来说,大方面说,他们经历过战争,经历过文革,经历过动荡不安,经历过人言可畏,小方面讲,他们也经历过年龄差距带来的代沟,也必然经历过男人和女人火星撞地球的不可理喻,也一定经历过在培养子女方面的争吵执拗,更可以想象,他们每天会为柴米油盐甚至一丁点儿的芝麻绿豆怄气流泪。。。
有的人比如像王菲李亚鹏,和颜悦色说声“内什么”就分手了,有些人却抱着一生一世的信念勇往直前,到底哪个是我们应该效仿和追求的。一方面,我们敬佩和羡慕牵手到老的爱情,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妥协变异的婚姻。于是乎,爱和婚姻,势必成为永世永生的话题,为人论道。
我,应该算是认死理的人吧。不撞个头破血流伤心欲绝不回头。
我和大哥大嫂在雨雪交加的城市行走。他们喜欢打伞,而我不喜欢。我喜欢走在雨雪里,让头发淋湿,让鞋子沾满泥水。喜欢流浪,喜欢出去,呆在家里,吃喝拉撒睡,享受着上餐下顿的安逸,这样过年,新鲜劲儿一过,真的就是可怕。只可惜,因为这份爱包围着,拥堵着,心里留存的,只有无可奈何。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杯》杜牧
扬州公共交通很方便,也便宜,每人只需两元钱。乘坐公共汽车在瘦西湖下车后,我们来到售票处。大哥去了回来说:“门 票要180元一人。”大嫂说:“既然来了,就买票进去吧。”我不答应:“瘦西湖我们都来过了。今天出门,主要是随便走走看看,不必非花这笔钱不可。不进瘦 西湖,扬州古朴的建筑河道随处可见,何必浪费。”大哥大嫂听从我的意思,于是,我们沿着围墙在清静的小路上走,一路穿过去寻扬州美食街 - 东关街。
扬州古城,青楼花雕;灰墙褐瓦,低吟浅唱;护城河道,婉约清澈;水台驿楼,烟雨朦胧。
中午十一点半,我们一路询问走到了东关老街。大哥大嫂没来过,我在2011年带孩子夏天来过这里。样子没变,一条青石板路面的街道通到头。路两边是各种传统工艺包括美食的小商铺。因为雨雪天的缘故,照样看不见多少行人。
我们先来了两份油炸臭豆腐。老板推荐完了臭豆腐,又推荐扬州特产牛皮糖。我尝了一块,没有特别喜欢。臭豆腐五块钱六块,也吃不出记忆中的味道。大嫂怕冷,想赶快找一家有热腾腾面条的地方坐下取暖。我们三人信步闲逛,脚上的鞋子全都湿透了。寒从脚起,衣服穿得再多,也抵不过雨雪交加,何况在江苏这个地方,一般人家是没有暖气供应的。
东关街有雕塑,反映的都是扬州八大怪和三把刀的普通百姓从事小生意的传统典故。我们找到一家店铺算是干净的餐馆坐下,立刻被屋内浓重的煤气味呛了出来,在冰冷的天井处坐下。不一会儿,面上来了,味道一般,绝不像菜单和墙面上的招贴广告那么打动人心。
旅游,做的是游客的一笔生意。我们要的是热气儿,凑合着吃完,准备打道回府了。顺便,大嫂在一家漆器工艺品店买了三只红漆首饰盒,送了我一个。
一路询问着回到市中心。嫂子喜欢喝一种COCO热饮料,叫什么五谷杂粮。买到了。 在扬州的金鹰购物中心,我们选择一处有靠背的椅子坐下喝饮料聊天。商场的名牌琳琅满目,可是我一个都不想看。在美国,我花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名牌,而在这里,我从不轻举妄动,因为回来后,虽然有的时候花钱不把钱当钱,但是,在这样的购物”天堂“里,我看见的是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热情的笑容背后是洞察的眼睛,不买的话,语气里便是冷嘲热讽。这样的态度,我实在授受不起。
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两元一张车票。自动投票,或者刷卡,乘客都很自觉。这是城市的进步。
寒冷的风中,雨雪终于停了。地上是融化了的雪水,空气中洋溢着清新的冷,很舒服。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天路客广播(61)- 美国小镇的慈善箱
后一篇:
天路客广播(62)- Do You Love Me(D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