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 农村冬景


标签:
故乡冬景乡间 |
分类: 故乡的云 |
这块地宅,曾经是外公外婆和母亲年轻时居住的地方。后因为破旧,由我和先生出钱翻盖。
自外公外婆去世后,这座老宅就一直空着。偶尔母亲回去打扫,平时则由乡下的大舅舅和大舅妈打理。
这次路过,我见到了大舅舅和大舅妈。大舅舅手掌得了鹅掌风,大舅妈腿有老疾。
他们的日子还是几十年如一日般的贫困。我塞了些钱递给他们,希望他们能过一个好年。
大舅妈过意不去,一定要送我两条长馒头,还要为我们做午饭。我和弟弟赶紧逃走了。
上了公路,回头望,他们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
这次路过,我见到了大舅舅和大舅妈。大舅舅手掌得了鹅掌风,大舅妈腿有老疾。
他们的日子还是几十年如一日般的贫困。我塞了些钱递给他们,希望他们能过一个好年。
大舅妈过意不去,一定要送我两条长馒头,还要为我们做午饭。我和弟弟赶紧逃走了。
上了公路,回头望,他们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
弟弟告诉我,现在农村也实行整合。这样可以把土地化零为整,统一管理,可多种植农作物,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没有微澜的死水
记得小时候与母亲返乡探亲,乡间到处都是河流。
那时,河水是活的,是流淌着的。可以看见妇女在河畔洗衣服的欢笑,光屁股的娃娃在河水洗澡
如今,我的眼中,总是呈现这样被截断的河水,仿佛被后母嫌弃的孩子,怎么看怎么丑。

即使是冬天,竹林也茂盛地长着
江浙等地,竹子非常普遍,前园后院,甚至路旁,都随处可见翠绿的竹子
美国没有竹子。在美国见到的竹子,全部都是由中国引进的。
当年,信息封闭的乡下人,获得的外部的信息,许多都是来自于货郎的口传。
货郎,他们是带来文明的窗口。
看见这样的林中小路,我总是会想起鲁迅说的那句经典名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仔细再阅读鲁迅原文,发现他还前面还写有另外一句话,在我,也是名言。这句话原文是: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和弟弟去装机的这家,刚盖起了三层楼的新房。家里在刷油漆,在装潢。
主人很开心,告诉我,他的儿子儿媳在英国定居。二层是留给他们回来住的。
我问:“您的这个新房真气派,儿子儿媳有没有出资?”
主人笑呵呵地说:“建新房就是他们的主意呢。他们在国外,挣钱容易。他们出钱,我们出力。住着气派,全家享福啊。”
忙碌了一年的农人,现在早就歇息下来,忙着赶集办年货买对联挂灯笼。
无论潮流的脚步走得有多远,老百姓过年,还是讲究个“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昨天,大弟弟正好要去乡下装一台热水器,便让我坐进他的那辆卡车里,随他一起去乡下兜兜风。昨日是我回国后最温暖的一天,羽绒服根本穿不住。太阳晒红了我的脸庞。晚上返家的路上,我看见泰兴路边醒目的“黄桥烧饼”,便下车进店一口气买了五十个,有豆沙馅儿的,牛肉馅儿的,肉松馅儿的,还有桂花酿的。一口咬下去,好吃极了。
前一篇:回家 - 触摸你的目光
后一篇:回家 - 金山寺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