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感恩节这天,一大早,妹妹很郑重地对我说:“妈妈,今天我要去买灯,把屋里屋外装饰起来。”
说干就干。她开车上街买回几盒五颜六色的小灯,兴奋地招呼哥哥一起动手。只见哥哥从后院搬来梯子,两人有商有量开始挂灯。因为屋檐下早有现成的钉子,兄妹俩只要沿着钉子的轨迹把灯挂上便成。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时间,房前的灯饰就挂好了。
那屋檐下一排排钉子,是十年前孩子他爹钉在那里的。圣诞节挂彩灯,曾经也是我们家过节的传统。
我不知道今年妹妹突然想起要挂灯,这样的兴致缘自她怎样的想法。我依稀记得,自此孩子他爹海归之后,我们家的屋檐下,就再也没有挂起过彩灯。一年又一年,每当圣诞节的脚步临近,左邻右舍的家门口悄悄地被繁星似的灯饰装扮一新之时,我们家的夜空却淹没在黑夜之中,显得格外孤单和冷清。
起初,我也想挂灯,热热闹闹地与孩子一起过传统佳节,但苦于力不从心,便忽视了挂灯这一细节。渐渐地,我懒得挂彩灯,乃是缺少了那份心情和兴致,从而变得越来越麻木。挂不挂灯,每一天还不是照样过。挂灯费力,取下来还麻烦。就这样一过就是十年,我们度过的是没有彩灯装饰的圣诞节。
两个孩子兴致盎然地挂灯时,我一直站在他们身旁。他们偶尔会征询我的意见,
但是却不让我插手做事. 不是嫌弃我会添乱, 而是想要显示他们已经长大,
可以独立做成这样的小事。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会令妈妈开心。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 他们自然需要做父母亲的悉心照顾,
可是, 当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人时,我隐隐约约能感觉到,
他们也愿意把父母当老小孩来对待。比如, 孩子小的时候, 我们喜欢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好吗? 现在,
上了大学的儿子打电话回家,总会先问我:“你这一天过的好吗?” 女儿也会在进家门的时候说:“妈妈, 我不在家的时候,
你都在做什么?”关切之语,俨然把我当成了她的孩子。这会令我有些不安, 这话听起来, 好象我已经七老八十了。
孩子们长大了, 能为家里做事, 能学会体谅父母, 这是多么令人欣慰和安心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