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此生未完成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贴文章 |
这句话,一直深刻地印在我的心里。它是一种性格,是抵达心灵的一条路。。。
为什么而活?活着能做些什么?死后留下的又是什么?
去读一读于娟生前写的博文,我们就应该知道:如何珍惜生命。
是的,活着就是王道!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
----光头
于娟的名字和她的书早有耳闻,只是没想过会买来读。直到和妹妹Skype闲聊,她两次提到这本书,我就在卓越网订了。昨天晚上和今天上午,我用八个小时读完了《……此生未完成》,掩卷,内心久久难平。
原以为,一个濒死的人定是满纸忧伤、痛苦,岂料,我竟被屡屡逗乐,于娟的乐观和可爱贯穿始终。先说两个片段。
于娟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后,她丈夫光头的堂弟只知道她得了重病,深夜发来短信:“我没什么钱……如果需要骨髓、肾脏器什么的,我来捐!!!”光头念完,于娟哈哈大笑:告诉他,我需要他捐乳房。
还有“义乳”那段,为了节省一千多块钱,乳房残缺的病友各显其能自制义乳。有用绿豆的,结果义乳体积越来越大,原来,受体温汗水滋养,绿豆发芽了。因癌细胞扩散,于娟已无需义乳,她给出的“馊”主意是气球灌水,率先实践的阿姨一天捂着肚子笑弯了腰进到病房:“于博士啊,今天电梯太挤了,把我的气球奶奶给挤破了,我的衣服湿得呦。”
身为经济学博士的于娟文笔如此鲜活、生动,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她的侠骨柔肠、真挚坦诚因为有了这样灵动、睿智的表达而独具魅力。除此之外,我想说,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于娟关于生命意义的感悟。其实,这也是我们常常思考、困惑乃至惶恐的问题。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于娟如是说。
在《“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一篇,几经生死的于娟终于可以坐在桌边打字写下自己的思考了。这些文字对经历了人间极刑般苦痛,身心已被摧残到无可摧残的境况的她来讲,已没有任何意义,但即使插着输氧管她还在拼命撰写博文,为的是多留下一些警醒世人的文字,她不想让这种事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她的分析涉及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突击作业、环境问题等几个方面。谈到饮食,她毫不避讳自己的“恶习”,诸如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等等。她写第一次去公婆家进行的一场餐桌战斗令人捧腹、可爱至极。
读了于娟的书,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个癌症患者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除了精神、体力接近极限的耗费,还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一面是明知无可挽救的生命,一面是只要有一线生机也不愿放弃的亲情。很多家庭为此变卖房产、放弃了能放弃的一切,于娟的房子、于娟父母的房子因为治病都被变卖,因为一支小小的进口针剂就要两万五,而且要不间断地注射。
于娟写故乡、写宝贝儿子、写留学生活、写女人。她写姥姥、妈妈的文字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她写儿时的经历活泼有趣,令人感怀;她写女人的际遇堪称精彩,令人屏息;她写与儿子的相聚与分离,令人唏嘘。
她唯独没有特意着墨她的老公,但这个男人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身为交大副教授的丈夫光头似乎从始至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突如其来的灾难有时还会令这位书生手足无措,但他天天为全身骨头坏死、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擦屁股,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屁股”。就是这句,令我顿时泪奔了。
如果你想感受坚强,如果你想体味感动,如果你想理解担当,那么就读一读《……此生未完成》吧!
于娟支撑着她那千疮百孔的躯体告诉我们:
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我不太喜欢尼采,但是我喜欢他那句----
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记住了这些,我们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注】关于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