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发

(2011-02-20 07:14:03)
标签:

理发

休闲

分类: 家庭生活
   这家理发店离我家不远,在一家卖西服商店的后面,不留神找不会发现。这是我家儿子自从越南小姐差点把他的头发剃成一只倒扣的碗以后,找了好几家最后固定下来的。我觉得一般,可他说很喜欢。

   每次儿子理发都是我带他去。店面很小,设施陈旧,不烫发和染发等新潮玩意儿,更不接待女士,只为男人理发和修面。业务范围也就这么点。我问儿子怎么会喜欢这样的店面,儿子回答我说:因为理发的师傅都是老爷爷,特别耐心,就好像是自己的爷爷。

   “可是他们理发动作太慢了,你能适应?”

   “没关系。我正好在里面放松和休息。” 

   儿子比较象我,怀旧善感。以前我们常去一家小店吃点心,开店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妻,每次儿子去,看见他们在就开心,又打招呼又说话,很活泼。老夫妻也喜欢我儿子。后来他们租约到期不得不搬店,儿子为此还伤心了好一阵子。

   开文不说我还没注意,真的里面理发的师傅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后一问,店里一共有三位老人理发师,年龄都在六十开外,全部都是年轻时从越南移民来美国的,手艺也是年轻时随身带来的。有一位理发师是越南华侨,只能听懂很少的国语,看见我和儿子说话,还问我会不会广东话,大有想和我聊天的愿望。

   这个店真的有些破旧,没有一处装潢,白面墙;灯管有几只亮着几只不亮着;吹风机很老式,风力好像不足;理发推子倒是新式的,根据顾客的要求可以变换大中小号。有的时候我看他们视力已经有问题了,眯缝着眼睛仔细寻找有没有漏网之发龇在外面,那专注的神情很木讷,但也超可爱。

   店里的生意并不很旺,人进人出,没有多到排队等的地步,但是每次去,简易的椅子上都坐有两三个人。男人天生少语,或者看师傅推剪头发,或者看角落里一台老式20英寸彩电放直播的球赛:棒球、足球、橄榄球,或者篮球,音量超低。前来理发的顾客,老中青都有。没有所谓的“高档人”,都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七成以上都是老主顾,住在附近的居多。一来就往那里一坐,闭目养神,偶尔说上几句话,听见的是吹风机和理发机的声音,感觉很安静。

   时间在这间屋子里,仿佛定格不走了,理发师傅不紧不慢地理发、修剪、刮面、吹风、抹头油、拿镜子给客人照,每一道手续都一丝不苟。顾客似乎不用特意告诉师傅理成什么发式,好像脑袋早已经被老师傅们摸熟透了,最后很随意地看着镜子中的后脑勺,满意地微笑点头,然后起身去收银机交钱,顺便塞给一到两块钱的小费。老师傅谦和地笑笑说声“谢您哪”,下面的顾客已经坐在了先前的靠椅上,等待被修理。

   有一次,一个中年男人的头发理了好久,老师傅每修改完一次,就举着镜子让他检查,他总是不满意,挑剔这块短了点,那里不整齐。我这个旁观者看在眼里都心生厌恶。对付这个难伺候的主顾,老师傅并不着急,男人咋说他咋修,直到最后男人抹着头露出微笑,并给了不菲的小费,满意地推门而去。

   又有一次,一个光头男人坐上了软垫椅。儿子好奇地说:“他都没有头发了,还来干什么?”我不说话,用眼睛看。只见理发师傅照样程序一样不少,精心梳理男人头上的几根绒毛,还在他的脸上拍拍,揉揉,好像惯自己的孩子,男人则舒服地闭着眼睛任师傅揉搓。后来,男人顶着更加光亮的头走了。老师傅看我笑,告诉我:这是老主顾了,固定日子来。他以前是金融分析师,头发比现在多很多,后来经济不景气,他失业了,头发就一天天少了,现在几乎没有了。

   我开玩笑说:看样子美国经济牵动着各行各业啊。老师傅说:那当然,经济不好的时候,他们的生意就好多了,除了熟面孔固定来,还有许多新面孔也来光顾。“我们服务好,价格也便宜。”我一看价目表:成年人收费$12美元,加上小费总共算做$14美元一次。还行。

   说话间,轮到我儿子理发了。我坐在旁边无聊,看看儿子,再看看师傅,感觉到一种默契。就悄悄给师傅和儿子照了一组理发图。理发的师傅和被理发的儿子,组合在这间普通的理发店里,真是一幅有趣和谐的生活画面。


理发轮到儿子理发了。 师傅正在换理发推子的型号。

理发这些老人都是这家店的老主顾。边理发边聊天,边看电视,打发时间。不紧不慢。

理发修理耳后鬓角。

理发

理发从镜子里看,像一块西瓜皮。

理发后脑勺这块也很讲究。

理发
看,老师傅多认真,儿子多听话。

理发
再看看。。。好像还是一只倒扣的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