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南山返回的路上,时间也就是过了午后不久。阿晨一家人带着我们前往附近的农家乐,说是要让我们品尝一下地道的新疆农家菜。路边的景色,一如我心目中的景色:赏心悦目。
汽车停留在农舍的土路上。放眼望去,远处是灰色的山峦,头顶是碧空的蓝天,那一排排金色的小白杨,衬托在蓝天下、荒野中,耀眼得让人无法言说的喜悦。树荫下,几只小羊或卧或立打盹休息;三两只母鸡悠闲地在草垛旁寻寻觅觅;几匹彪悍的栗色俊美的马儿,甩着尾巴从我们身边慢慢走过。。。
从南山下来,走得有些累,身上也出了些汗,肚子里真的有些咕噜噜地响呢。
一下车,我就闻见烤羊肉的孜然香味,忍不住深吸几口气,恨不得把这香味永远地储存在记忆中。这些年,在国外,在内地,因为口馋也吃过不少的烧烤羊肉,但是残留在舌苔和胃脾上的,也不过是些劣质的怪物,那久存在记忆之中的原汁原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怀疑它们还是否存在。今天,这久违的香气透过澄净的空气飘洒过来,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手里拿着妈妈给的零用钱,站在树下,等着维吾尔小伙在简易的炉架上一阵忙活,递到我手上的“滋滋“冒着羊油的那一串儿。我一边慢慢地吃,一边沿着小路回家。。。
思乡的人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思胃的感觉。在外面漂泊久了,胃会不舒服,只有坐在家中的板凳上,品尝一口家中的菜肴,品味出哪怕是苦涩的味道,才可以真正地对自己说:我回来了。
阿晨让我们在一棵海棠果树下坐下来,他进去点菜去了。沙皮狗儿栓在农家低矮的木桩上,阿晨的女儿则和另外一个女孩子,爬上海棠果树摘果子,嫌摘果子太费劲,干脆摇晃树枝,那些金黄色的果子,立刻噼噼啪啪地掉在地上、桌上,有一颗还打中了我的头。小的时候,我也像阿晨的女儿那样,爬上海棠果树,摘果子给弟弟吃。
等候阿晨点菜的功夫,阿晨的妻子、晓红,还有我,则坐在桌边随意闲聊,离不开的话题当然还是:婚姻、孩子、丈夫。。。温暖的家庭,永远是女人倾注心血而为之打造的事业。
说话时间,阿晨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烤羊肉来了。
掉落在桌上的海棠果
手抓羊肉
烤羊肉
我们的农家菜
待烧烤的羊肉串儿

阳光下的海棠树
站在树上摘果子的女孩子
欣赏照片
咦?最后上来的那碗清清爽爽的羊肉汤,怎么没有照片呢?呵呵,估计只顾着享受美食,忘记拍照留念了。有些遗憾。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的就是我们这些身居钢筋水泥楼宇之中的城市人。世界至繁,天地至简。返璞归真,放飞心情于自然,现在越来越变成一件奢侈品。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追求的欲望少一些,心灵自由的空间才会大一些;城府和猜疑少一些,天真和质朴就会多一些。
我喜欢这幅蓝天、白云、山峦之下的白杨图。因为留有的空白多,天就显得格外的蓝,云就显得格外的白,山就显得格外的远,土地就显得格外的厚实,小白杨,也就显得格外的矫健可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