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走出人生的困境》春令营(五)

标签:
2010春令营读书休闲 |
分类: 信仰和见证 |

“得着智慧的,爱惜生命。保守聪明的,必得好处。”
***
清晨,亮光从窗棂透进来,穿过了浅蓝色的细布帘,照进深沉沉的昨夜梦乡。我睁着眼睛,会盯着窗口外灰色的天空发一阵呆,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枕边人发出轻微的鼾声,终于卸下了日夜兼程,安然于山林梦乡。我静悄悄地起身,拿上牙具毛巾,还有小数码相机,蹑手蹑脚地走过还在酣睡中的家人,把嘎吱作响的木门轻轻地带上。
脚下是被露水打湿的枯枝败叶,周围就是苏醒过后的森林。阳光还没有出来,树木枝叶在灰蓝色的天空下,若即若离地相互掩映着,越往远眺,排列无序的树种变得混落交织,偶然有一片浓雾还没有散去,仿佛一种神秘的叹息在里面飘荡。几栋小木屋安安静静环抱在树林里,不远处的简易厕所里透漏出灯光和人的咳嗽声,我知道有人比我还起得早。
静静的清晨是属于我自己的孤独。我用不着和什么人交谈,此时只喜欢听自己的心音,还有所有从这大自然的空灵中发出的各种声响。我先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散发着泥土气味的空气,直到这口气深深地进入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才慢慢的倾吐出来。此时,才是真正的醒来了,耳朵里可以真切听见鸟儿捉摸不定的歌声,身体里可以感触到沁入脾胃的潮湿的气息。
面前的小径通往两个地方:一个是山下的宽阔大路,一个是山上的密林小路。沿阶梯往上走,一个人走进密密的森林,这种感觉好美妙,好像要和神灵独自相约。
神在暗中察看道路,数点我的脚步。
越往高处走,四周围就越安静。眼睛被绿色笼罩住,不知名的小动物在蔓草中穿梭,树根的泥土里开满无名的小花。。。散发着阵阵的幽香。我探询着什么来呢?我并不知道,树林太密,也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泥土地上是潮湿的,鞋子走了几步就粘了草泥。空气有些清冷,心中却是空灵般的充实,若不是树叶上都是露水,真想在那个高坡上躺下来,舒舒服服地再睡一小会儿。土地贴着土地,心也贴着土地,就这样感受着温暖和湿润的气息。。。
不知道在树林中呆了多长时间,沿着土坡下来的时候,阳光的灿烂和天空的蔚蓝已经明晃晃地呈现在人的眼前了。我有一种感觉:在树林中行走,听觉和视觉的分辨都加倍的灵敏,超越了平时。原以为是年龄的缘故,其实是在世俗的空间里呆得时间太长而麻木不已了。
陆陆续续地有人走动。各自住宿的小木屋的门都打开了。有的人在做着伸展操,有的人沿着石阶走到下面的盥洗室去洗漱。大家点头打着招呼,看得出来,昨夜每一个人都睡得又香又沉。
我往游泳池的方向走。走过那条宽敞的柏油马路,在几株高大的红杉树后面的掩映里,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正坐在一棵倒下的原木上,低着头专注地读着手上的一本书。这个人是我的儿子。
此时此刻,清晨的阳光正穿过婆娑的红杉树梢,斜斜地照在他的肩头上,透过他的肩头,又照在他脚前的杂草野花中,顺着长满青草野花的湿润的泥土,那里掩映着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哗啦啦的水声,像一首欢快的歌曲,蜿蜒着流向更远的地方。。。溪水之下,是干干净净的鹅卵石。
我站在他的身后有一会儿时间,没有上前打扰。这样的画面,我感觉很美。它美的不惊天动地,它美的自然而然,不在意料之外,也不在意料之中,却不费一点力气,没有刻意捕捉。它很真实,也相当和谐。
我从侧面给正在读书的儿子拍了几张照片,被他发现,厌烦我的打扰。我问他手上的书是怎样的书,他告诉我,是一本历史老师推荐大家阅读的书,主要讲述上个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期,美国的农场工人(Farmers)从奥克拉荷马州大量迁徙到加州,在西部开发的移民奋斗史。
那个时候,西部的加州人烟稀少,土地荒僻,农民们从中部进发,到西部开垦种植,安家落户,促进西部粮食产量的提高,又带动了西部的工业革命,使最后的西进运动成功,让加州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大粮仓,以及后来联邦政府利用国家所掌握的大量公地的优势,支持铁路和公路建设,为后来的交通运输和电信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一本书。
我问儿子,为什么对这样的一段历史感兴趣?儿子反问我说:你住在加州那么多年,为什么对美国的历史不感兴趣呢?你说过,每一个现代的中国人都是五千年的历史造就而成,我想,每一个美国人不也是历史造就而成?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