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我画一朵花,画的是花的“生意”,不是它的形象。我画花卉所追求的是花的本质“活”的意义。我画山水,是画其壮气,画其清幽,不是画那座山的样子。
——孙家勤
************
今天下午,红花有事路过斯蒂文森大道上的硅谷亚洲艺术中心,情不自禁地又把车开了进去。独自走进孙先生的“精丽写神”画展厅,里面静悄悄地没有几个人。脚步停留在一幅一幅精妙生动、明丽写神的画作前,红花品味着孙先生在谈论艺术作品时曾经讲过的话:“我画一朵花,画的是花的‘生意’,不是它的形象。我画花卉所追求的是花的本質‘活’的意義”。
隔壁小屋里,见一位先生正在桌前忙碌,红花走进去自我介绍。原来,他就是艺术中心的馆长舒建华先生。舒馆长听我说起曾经在丁丁电视里亲耳聆听过孙教授畅谈艺术人生,还写了一篇博文介绍了孙家勤先生,大为高兴。他送我一本装潢精美的画册,并且告诉我,孙老先生临时出去有事,过不多久就会回来,也许你还可以个别采访一下孙家勤教授。我点头谢过馆长。一边继续驻足浏览,一边翻看着手中的画册,一面等待着孙教授。
孙先生的作品,涉及花鸟、山水和佛像的題材多样。这次在硅谷亚洲艺术中心举办的画展,展出的是孙先生的近作和新作50幅(套),其中金箋卡紙42幅,纸本立轴8幅(套)。许多作品曾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做过大展。
画册上介绍说:孙家勤先生的作品精准饱满,富有弹性;結构精妙,开合有度;敷色明丽端艳;意象优美俊逸,都直接体现张大千精能综博的画学思想。而他的绘画特色是:他把细笔和粗笔以及泼彩泼墨自如自在地融為一体,在金箋上泼彩而成氤氳浑茫之气,使精工的花鸟草虫更添灵动和生意,是比张大千更进一步的创新。孙先生曾经在巴西生活居住过,他擅长使用西方的色料,尤其在金箋作底的纸材上,如何在贴妥的金箔上泼彩,使色块与金色相映,是他研究开发出来的新的表达方式。
画展才开张了五天的时间,展厅里的画作已经有一大半早已售出,且价格都在$2,600美元左右,价格不菲。红花非常喜爱孙先生绘画的花卉作品,尤其偏爱他画的莲花和荷花。我对着作品翻拍了下来,准备把它们放到自己的博文中,给所有热爱绘画的朋友共同欣赏。
后
来,又等了一会儿,孙教授并没有如期出现,而我也要赶到学校接孩子回家了。有些遗憾,错过了又一次拜见孙家勤教授的机会。不过,细想想,聆听过了孙教授的
艺术人生,也前来仔细品赏了他的绘画,这就已经足够了。他的艺术的真谛,都倾注在了他的绘画中。“写其生意”,“写其生趣”,而不只是“写其生貌”。追求
的是“活”的本质。
白荷 (局部) Lotus
絳青虬 Lotus
秋塘金莲 Golden Lotus 1995
荷塘幽香 Lotus
& Butterfly
红莲 (局部)Lotus
荷 Lotus
紫面金刚 Lotus
************************
孙家勤先生生平简介:
孙家勤先生祖籍山东泰安,1930年生于辽宁大连,父亲是曾为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1885-1935)。1944年隨母亲周佩馨居北京,正式师从“湖社”名家陈林齋学画三年。1947年考入铺仁大学美术系,旋因战乱,经香港移居台湾。1951年考入省立师范学院艺术系(即师大美术系),受教于溥心畬、黃君璧、金勤伯等名家。1955年毕业後留系任教,並与好友胡念祖、喻仲林创办画会“丽水精舍”。
1963年,孙先生得張目寒、台靜农的推荐,拜張大千為师,並于次年离开台湾,赴巴西圣保罗郊外的八德园,成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和助手,居园三年,日夕師从。1967年受聘于圣保罗大学任教,创办中文系,同時继续深造学业。1973年获博士学位,1977年起任终身教授,至1994年退休。1992年起,孙先生先在台湾师大担任客座教授,並自1994年起,一直在台湾中國文化大学担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