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耶鲁,我们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校园之间,感受着这所世界名校的厚重幽邃,础重穹阔。
耶鲁校园处处是景,夏季的暖风拂面,碧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漂亮的哥特式建筑和乔治王朝式建筑与现代化的建筑交相呼应,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古典和秀丽,立体感十分强烈。就连那些树木青草、野花藤蔓,都仿佛在耶鲁的训诫中长成了高贵的气质,郁郁葱葱,生长茂盛,传承着既古朴又清新的气息。
七月的大学城,学生已经放暑假,街上行人稀少,校园里走来走去,驻足参观的,几乎都是和我们一样远道而来的家庭。所有的人慕名前来,就是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耶鲁古老、严谨的文化气息,沾染一些特殊的气质,无论是否可以成为耶鲁人呢?
校园里环境整洁、宁静,每一个科系之间衔接得井然有序,让我们沉醉其中,浑然不觉地走过了一道道各式各样的大门。这些大门,有些是绚丽多彩的雕花铁门,有些是古朴典雅的拱型门廊,每一道门都有自己的神韵和特色,仔细看看,它们都被注入了不同的意义,被不同地解读和理解着。
当我着手整理这些在耶鲁大学漫步游览的照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怎么拍了那么多的耶鲁大学门窗的照片。回忆起当时,每次进入一扇门,每次看见一扇窗,我都好惊叹它们造型的精美独特,好像为那些古典的建筑画龙点睛,无不体现了独特的艺术和审美设计。
今天,我实在没有理由不把这些精美的图片一一地挑选出来,供大家一起欣赏。虽然我对艺术的审美非常肤浅,虽然我对建筑的美学一窍不通,但是,我相信,美的事物都是能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的。再说了,我的读者当中,不乏艺术家和画家之类,他们看见这些门和窗,一定会有独到的见解吧。索性,我临时写了这篇短文和图片,供大家欣赏耶鲁大学的门与窗,题目就叫做《门窗的随想。。。》。
现在想来,喜欢琢磨摄影的我,还是应该有一个稍微好一些的专业照相器材。自己现在手上的,是普通的富士数码相机,照出来的效果距离审美的要求,就差了许多。有些遗憾。

门里的小天地,门外的大世界
知识,开启智慧大门
站在门口,欲叩,不知里面是怎样的人来开门。
每天,不同的人从这扇门进去,
每天,不同的人从这扇门出来。
进去,出来,还会是同样的你、我、他吗?
大教堂巨大、敞亮的拱形窗棂,
线条、平面、几何形体、绚丽色彩。。。
光,从外面射进来,
影,投在圣洁的大堂里
人生,就是变幻多姿,好像光与影
游走于窗内与窗外,打开与关上是两个世界的对接。
远望,总是美好而幸福的。所以无论多么绝望的环境下,我们只要抬头看,总是有一扇窗在向我们眨着美丽的眼睛。
窗,是希望,是温暖,是芳香,是勇气,是力量,是智慧。
一个女孩叫YY的说。我觉得她说得很好,正好配这幅图
这个幸福的孩子,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你可知道攀登知识的路上,有艰有难
如果只是想穿一件镀着金边衣裳,
智慧和文明照样还在书籍上躺着
你永远就是你,它(知识)永远都是它(知识)
这扇门,看似简单重复,
其实,它是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
它世世代代地站在这里,等待着你与它的交流
真理和光明,是你追寻的足迹
严谨、科学、攀登,
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为了理想来到这里。
摆脱蒙昧、无知、愚昧、野蛮
崇尚文明、自由、智慧、真理
这些门,窗棂,其造型,框架,门楣,颜色,质地和装饰,真是大气精致,华美无伦,有很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也依稀可以感觉到与另类文化的交融。
透空雕镂的隔窗和门,无疑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乃极灵性的构思。中国建筑里无处不在,譬如镂空隔扇,苏州园林里镂空花墙......起到了隔而未隔,疏而不空,流通空气,增加景深感等美学作用。
隔墙或门窗相望甚至给与人们以可望不可即之心灵暗示,犹如怀抱琵琶半遮面,益增魅力和想象......
如上文字来自博友乌老师的点评,深刻而到位。红花把您的点评放进文章中去,希望让更多的朋友学习,鉴赏。谢谢乌老师!
梦开始的地方
——美东九日之旅行第五部系列之(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