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裂痕之“破钟”,铸造自由之精神
漫步在阳光下的费城(二)
这是一张由美国邮政发行的第一种永久面值的邮票,售价为41美分。贴一张这种邮票,就可以在未来任何时候邮寄重量在一盎司以下的第一类邮件,而且永远不会受到未来邮资上调的影响。
它的图案,就是自由钟。
如今,美国很多的家庭都在用这张邮票,寄往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角落。我自己的家里,就存有很多这样的邮票。昨天,当我拿起一枚邮票正要贴在信封上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它的图案,正是我要写的、矗立在费城独立大厅外面的,那只世界上最著名的钟:自由钟。邮票上,自由钟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它刻着《圣经-旧约全书-利未记》的铭文:“直到各方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
自由钟,它的历史只有250多年,但是它用响亮的声音,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和自由,意义非同一般。我想,用它作永久面值的邮票,流通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似乎也是在传递一种美国精神,即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只重量只有900多公斤的钟,是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钟面上,还有一条永远都无法修复的纵深裂痕。正是这只遗留下最著名的锯齿状裂痕的“破钟”,却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之一。
作为国家象征,它在美国的知名度仅次于自由女神。
这座看似普通的大钟,论个头,比中国大寺院中的钟要小;论历史,1751年从英国订购,时间不过250多年;论质量,它在抵达时的第一次试敲时被敲破裂了,后来在庆祝华盛顿生日的时候,又被几个小孩子敲裂了一次,这次的裂缝呈锯齿状,比以前的裂缝更深更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破钟”。
当我听到讲解员带有调侃地、一次又一次说到这只大钟的“不堪一击”的遭遇的时候,我仍不住悄然失笑。依着咱们中国人的脾气,这不是一只“丧门星”钟吗?扔掉它算了,还当宝贝保存它二百多年,不是吃饱了撑的,
就是有神经病。再说了,有了这样一只不能荣宗耀祖的钟,各级领导也不会同意呀,“难道我们穷得连买一只像样的钟的钱都没有了吗?笑话。赶紧换掉!”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讲解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别看这只不完美的“破钟”重伤在身,却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参与了美国精神早期一系列的重要事件:
最最重要 的,是在1776年7月4日,它为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而鸣响 ;在1783年4月16日,它又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而鸣响。可以这么说,它用它似乎并不怎样响亮的声音,宣告了美国的自由和独立。
其次,它还为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送富兰克林赴英陈请,召集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案》而鸣响;为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
那么,美国革命之后,它又为美国的历史作了哪些贡献呢?
1915年,妇女活动家凯瑟林-卢森伯格复制了一口自由钟,以从推动给与妇女投票权的运动。
这个复制 品被称为 “妇女自由钟” 或者 “解放钟”。 她把钟的铃舌绑住,这样钟就无法发出声音。她们倡导人们给与妇女投票的权利,绑住大钟的铃舌,具有两种寓意。一个是比喻妇女没有发出声音的权利,一个就是推动妇女投票权利的运动。
到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终于赋予妇女投票权。The Woman's Liberty
Bill的铃舌才得以解开。
1965年3月,25个民/权/活/动/分/子进入独立厅,围绕自由钟静坐,要求阿拉巴马州给与黑人投票权。
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最后说了一联串的排比句,”让自由在。。。响起“,暗示着观众,这位民/权领袖想要表达的,就是自由钟的声音。
虽然我们来到费城的时间不是周末,虽然现在要经过严格的随身物品的检查,但是前来参观的人流还是络绎不绝。相比较美国人所谓追求物质世界的浮华,其实很多的人,还是不忘借此机会,让自己和孩子接受美国式爱国主义教育。
这只默默地站立在独立宫旁边的、专门为它而建的玻璃房的自由钟,身上还残存着永久的裂缝,虽然不完美,却似乎像是维纳斯的断臂一样,成为了费城的象征,更成为了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
美国的短暂的历史,让他们对待历史的遗存,总是存有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态度。他们对这只看起来不能再普通的大钟,给与的保存和珍惜,是我们外人很难想象的。尤其是我们这些有着几千年悠长历史的中国人来说,更是不可思议。
可见,自由钟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意义。可见,自由的精神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
美东之行“梦开始的地方”第三部系列之二
注释:这篇文章中的原始资料均参考Google,百度等网络资料介绍,特此声明。
相关博文:漫步在阳光下的费城(一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