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不过夕阳红

(2009-07-29 22:12:25)
标签:

美东之旅

巴尔迪摩

老年人

梦想

休闲

分类: 美国东部之行

梦开始的地方  

           ——美东九日之旅行散记(五)



最美不过夕阳红

最美不过夕阳红

 

   屋子里很安静。当我从半睡半醒中睁开仍然迷糊的双眼,窗外已经是夏日明媚的早晨。我看看床头手表,已经是东部时间早上九点。小君早已经起身在楼下厨房忙碌早餐。


   我起来,走到窗前,掀开纱帘,从小君家的二楼看窗外的清晨。和煦的阳光正穿透远处茂密的树林,照在近处碧绿的青草地上,零零散散的小树上,以及周围错落有致的小楼房上,让人感觉油画般的田园风光。真是视野开阔的景色,心情舒畅的早晨。


   女儿昨晚和我们睡在一个屋子,此时还在地铺上四仰八叉地睡着。我下得楼来,见孩子他爹坐在饭桌前和小君聊天,便和他们打招呼道早安。小君真勤快,早饭已经准备停当,有西式牛奶面包麦片,有中式小米粥生煎包凉拌黄瓜。小君看见我,也向我道了早安,高兴地说要带我们看看她们的房子。

 

   小君家的房子是典型的美国东部很普通的独立楼房模式。楼下有地下室,一半在地底下一半地面上,主要用于书房,游戏娱乐以及堆放杂物之用。房屋的冷暖气水的控制设备也都在楼下。一楼是餐厅和客厅,二楼是四间卧室,一共三个盥洗室,楼上两间楼下一间。他们也是在九十年代初买的房,造价是二十五万,现在已经升值到六十多万了。


   我注意到小君家很中国化,主要是她家的墙壁上,到处都挂着中国字画,有镶在木框里的,也有裱好的长轴,无非是山水亭阁,花鸟鱼虫,能挂的地方都挂到了。


   我笑着说:“你家挂的画是不是多了一点,好像是开展览,准备标价要卖吗?”


   谁知这一问不要紧,小君指着墙上的字画告诉我们,他们家的中国画竟然全部都是小君爸爸亲自画的。老人家很有才华,年轻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去读中央美术学院的,后来由于一些原因,失去了深造的机会,而在南京石化作了一名工人。


   小君边说边带我们走进地下室,准备带我们去看她家里的自留地。地下室的角落里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铺着画画的纸,一个挂架上面挂着不同的毛笔,估计是画不同的中国画而用的。我自己不懂得中国画,在我看来,能被作画者本人装裱起来挂到墙上让客人欣赏的画,应该都是得意之作。


   来到房子的后面,地上是一大块的草坪。在美国很多地方,每一家之间隔开的标志,就是几棵小树,一个水沟,或者一堆灌木丛。小君家的紧隔壁,有一小块地用木条围着,里面种着西红柿,小辣椒,黄瓜,还有生菜,等等时令蔬菜。


   我笑着说:“你的邻居是中国人?”我知道,在美国的许多中国人,还保持着中国的传统,不想浪费每一块宝贵的土地。他们不舍得种花草,他们种各色各样的蔬菜,即经济实惠,又吃到了家乡口味,而且,这些蔬菜都是不含化肥的呢。


   小君说我眼光不错,不过她的邻居不是中国人,而是韩国人。他们有的时候还彼此交换蔬菜,让韩国人尝一尝中国的丝瓜,小青菜,而韩国人也让小君一家品尝过韩国辣椒和韩国大白菜。

最美不过夕阳红

走在小君家的后院里。一条陇,几棵树就隔开了彼此的地界。呵呵,不用砌砖墙的哟。

最美不过夕阳红

最美不过夕阳红

   小君和红花一样,也是一个“内在美”。老黄也是为了一个理想,现正“海龟”中国,发展个人事业,剩下小君住在遥远的东部,又当爹来又当妈,不但要全时工作,还要料理家庭,非常辛苦。


   记得早年有南大的教授到美国作访问学者,说过那么一段话:“生活真的会磨练人哪。我看到以前在学校只会读书的女孩子,到了美国以后,是里里外外一把手,真正做到了在事业上出类拔萃,在家庭里贤妻良母。很不简单。”

最美不过夕阳红

从小君家的菜地往上照,这是老黄家的后院。他们的家在地势较高的坡上

  

   小君最后实在是忙不过来,就把在南京的父母接了过来,帮忙小君打点着家。这些后院里开辟出来的自留地,里面种的带刺的小黄瓜,丝瓜,扁豆,西瓜,韭菜。。。就是小君父母勤劳耕作的收获。最后,我们竟然在地里发现了南京人最爱吃的菊花老。


   “这是哪里搞来的?菊花老蛋花汤,夏天喝清凉解毒。”老公忍不住说。


   “这可是我父母把种子从中国偷偷带过来的。”小君得意地说。唉,思乡思胃,把种子都带到地球的这一边了,“吃一口家乡菜,思一思故乡情”,这中国情结是永远都刻在心里头的了,不会改变,我现在非常理解那些老人。


   “对了,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怎么没有见到老人家呢?”我好奇地问。


   “他们一大早上班去了。”小君告诉我们,她已经为父母办理了移民。现如今,老两口白天在一家小公司编织竹制帘子。早晨一起坐巴士去,晚上一起坐巴士回。


   “有工可做,他们感觉可有价值了。以前刚刚来美国的时候,身体很不好,浑身上下都是痛,后来他们找到了事情做,生活比以前忙碌多了,要上班,还要伺候菜园子,还要打点家务照顾小飞,反而病没有了,身体比以前好了,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们说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内心充实了,能自己挣钱养自己了,还能存下养老金,当然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自然身体就好了嘛。


   今天的行程是要去参观首都华盛顿。“呵呵,那可是一段很长的路,将是一天的疯狂走路。”我们一一档档地吃了丰盛的早点,小君帮我们带上瓶装水,可乐,又从她家的自留地里摘了几根带刺的黄瓜,我们就上路出发。


   “晚上回来我们出去吃个饭吧。叫上你的父母,找一个像样的餐馆。我请客。”老公坐在车里说。


   “我看算了吧。冰箱里都是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我还指望你们来了帮我们忙吃掉一些呢。晚上我去买条鱼,再买些肉,在家里吃又经济,又实惠,还可以敞开了喝酒,多好。”

最美不过夕阳红

临出发前,站在老黄和小君的家门口合影留念。


   从华盛顿DC回来,个个精疲力尽,真的不想动弹到外面吃饭了。小君买来了鱼和肉,我们马上开始做晚饭。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见到小君妈妈。老人家看起来年纪很轻,很热情好客。我们一边忙活着晚饭,一边攀谈起来。


   老人家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在南京石化当工人。文革的时候工厂迁徙到安徽,他们不想离开南京,没有去。后来在江北的石化工作,却闻不得那里的充满化学味道的空气,整天头晕。几十年下来,烙下了一身的毛病。后来托女儿的福气,到了美国,才从此脱离了工人生涯,过上了老年无忧的生活。而他们的同事,退休以后却晚年生活不保,有病了看医生医药费也报销不了,有很多的人已经去了。。。唉。


   老人好像陷入了回忆当中,不再说话。


  “我怎么没有看见伯父?”我岔开话题。


  “哦,他呀,一定是在后院的菜地里浇水呢。这个老头子,以前在国内不得志,画得一手好画,却不能进大学深造。在国内的时候,就喜欢种个花草什么的,哪里有什么地方让他种? 现在好了,他除了工作,回到家就浇水种地捉蜗牛,一做就做到吃晚饭让人喊。老头还在地里和那些瓜啊,菜啊说话呢。”说起老伴儿,伯母情绪又高昂起来。


   我从窗户里往外看,暮色之中,老伯正拿着喷水管站在那里,专注地伺候他的菜园子,也许,此刻,他也正在自言自语地对那些瓜果说他的心里话?


   果然,饭刚刚做好,碗筷备齐,老伯才从外面回来。老伯是那种寡言少语的人,但是看上去气色相当好,显得很精神。我们为伯父伯母斟上酒,祝福他们在美国生活愉快,享受天伦之乐。老伯笑而不答,饭间只说过一句话:“吃菜,多吃菜,都是自家种的,新鲜的。”

最美不过夕阳红

这就是我们丰盛的晚餐。茄子,青菜,韭菜,黄瓜,豆角,都是小君自家菜地种的。大人们有酒吃菜,家常话旧,孩子们也吃着开心,探讨他们感兴趣的新的游戏。各得其乐。


   晚饭过后,我们洗锅刷碗,清理厨房。老伯又没有了踪影。伯母说,他一定是到地下室写字作画去了。


   我来到了地下室,果然见老伯站在他的桌前。桌上是画好的画:富贵牡丹。笔墨饱满,花朵盛开。


   我站在旁边欣赏了一会儿,问老伯:“您这一生的梦想是什么?”


   老伯笑笑说:“老都老了,还谈什么梦想?就是想种个花草,画个画什么的。自己高兴高兴。”

   “那——,您现在的这种生活,算不算正在实现您的梦想呢?”

   老伯被我一问,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上竟然还泛起了红晕。“不知道,呵呵,算是吧。”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一首中国歌,名字就叫《夕阳红》。美国,是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谁说不是,也是老年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呢?


 夕阳红 / 最美不过夕阳红,/ 温馨又从容。/ 夕阳是晚开的花,/ 夕阳是陈年的酒。/ 夕阳是迟到的爱,/ 夕阳是未了的情。/ 多少情爱化做一片夕阳红


 

   美东之旅的第一部分一共五个系列就此告一段落。本人要休息一段时间,再整理美东之旅的第二部分。老公跟朋友说,俺这个老婆很啰嗦,都写了系列五了,还没有 写到出门看风景,急死个人。忠告朋友要耐心,还说他老婆脾气是个急性子,笔头却是个慢性子。呵呵,本人就是这个脾气,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不受影响。我希望 交待给大家的,是属于我要呈现的思维理念,是我要表达的东西。而不是一篇简单的观光旅游景点介绍。希望大家理解我。


美东之行第一部分相关博文:(一)出门前的话    

                          (二)滋脾润胃的夜宵:绿豆稀饭

                              (三)白雪*瀑布*一盘棋

                          (四)那夜那雨那盏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